我心溫柔,自由力量,這溫柔是百煉成鋼的意志,是繞指柔的個性,更是從靈魂里生長出來的力量。
沒有什么比溫柔更有力量。華語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繼百萬暢銷書后,主編人生詩意生活的修行課。張德芬、畢淑敏、陳文茜、黃佟佟、武志紅、李銀河……三十余位重量級作家共同分享:怎樣過上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的光芒,綻放出自己的愛與美。
本書是一個名人美文集,看似美文,其實直擊心底。想要從中有所收獲,必須心靜如水,打開悟性,逐字逐句地去感受。
不同的作者將各自的人生、生活、心理感悟與人分享,有些篇章確實引發了我的內心共鳴。其實,一本書,一段文字,可以讓你從開始閱讀時就靜下心來,便已足夠。
獨立成章,每一個故事都寫了心靈的狀態。
每一章都有一首開頭詩。所有的詩都表達了對自我的接納,自我對愛的感受。
本書有作家、心靈導師和心理學專業人士等三十余位分享自己和身邊人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古典的〈過日子的學問〉和祝小兔〈我們需要時常更新生命〉,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生命的四個維度,原來我們的選擇都是存在兩面性,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選擇去買單。
我們生命的發展方式有四個維度:高度、溫度、寬度和深度。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想要的方式發展自己的生活。女人近三十,生孩子的人選擇了寬度,讓自己的角色更加豐富;選擇工作的人選擇了高度和深度,讓自己的職位或者專業性更高;而選擇享受快樂的人則選擇了溫度,過自己最熱情的生活。
生活中打動我們的,往往是那些小而美的事物:一個深情的擁抱、一束蓬勃的鮮花、一張充滿生氣的笑臉……正是這些美好的瞬間,決定了我們人生的幸福感。如何能夠讓這樣的瞬間越來越豐厚,讓它閃耀的光芒穿透每個平凡的日常,抱著這樣的信念,詩意而有力量的生活。
當詩意遇到生活,是柴米油鹽與風花雪月的對壘,還是不管遭遇什么樣的坎坷,內心仍舊保有一個空間,讓自己放下疲憊、可以重新出發?
詩意,不一定真要曲水流觴、吟詩作對;詩意,也不僅僅屬于遠方的田野。詩意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一個獨立的小宇宙——開放、天真、純粹且想象力爆棚,它要你像個孩子一樣面對世界,看見黑暗也不忘內心的光亮,受過傷還愿意敞開信任,跌倒了就爬起來繼續勇敢向前走。
因為你知道,你有力量。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學會獨處,自己能愉悅自己很重要。發自內心的溫柔,因她溫暖善良而熠熠生輝,如陽光明媚如鮮花芬芳,故充滿希望和力量!
不管日子如何瑣碎,保持覺知和輕盈,保持詩意和柔軟,保持每年春天抽出嫩葉,就是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女人漸漸老去并沒有那么可怕,反而應該有一份慶幸。可怕的是,停止生長,喪失新鮮,那才是真正的枯萎。就在這萬物生長的春天,讓我們一起生出一片嫩葉。就這樣兀自生長,就這樣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柔軟,也越來越堅定。
人柔和了,就會有容量,心胸都是被撐大的。你若計較,世界都會和你計較,放開心胸接納世界,整個世界也會接納你,失之桑榆得之東偶,禍即是福,福也是禍。看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 ? ? ?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加油!陽光總在風雨后!時光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
幸福從來不是別人的給予;而是自己的努力!
當詩意遇到生活,不管遭遇什么樣的坎坷,內心仍舊保有一個空間,讓自己放下疲憊,重新出發,我想那一定是經歷過什么之后,看得更透徹,想得更明白,才會聽到內心那股召喚的聲音,這個聲音照管我們的孤單、自卑與落寞,撫平創傷,溫暖歲月。這個聲音就是我們內心的力量。
好好愛自己,盡己所能活出自己的光芒,綻放出自己的愛與美,使自己的生活富有詩意和力量。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真實。——[英]查理·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心溫柔,自有力量,不管日子如何瑣碎,保持覺知和輕盈,保持詩意和柔軟,保持每年春天抽出嫩葉,就是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
特別喜歡序言里的一段話:
“當我們敢于跳出安逸,選擇心中最渴望的道路;當我們不怕在30歲換跑道,40歲也敢愛敢恨,60歲還會瘋玩兒,80歲仍然發光的時候,同樣的力量還在那里
這力量無條件地支持每個人。事實上,它從來都不在外面,它深植于我們的內心,你越信任它,它就越強大”
做一個溫柔且有力量的人,我想這個力量不僅僅是正能量,還有勇氣的力量,簡單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力量,憧憬美好未來的力量……
希望大家都能從書中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上的目的和使命,然后簡簡單單快快樂樂的,讓靈魂一直在路上,與大家共勉!
愿每個善良可愛的你,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