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房子不能賣。
爸爸說:這次不一樣。
這是屠夫的第 185 篇原創,全文 2600 字
閱讀時間 7?分鐘,讀完別忘了【點贊】哦
金錢永不眠,屠夫問候各位早安。
《漫步華爾街》的作者伯頓·馬爾基爾說:
投機心理,就像是上演荒誕劇的劇場。
這個劇場每幾年開一次。每一次都有人在短時間內賺到錢,但最終全身而退者,寥寥無幾。
在這些瘋狂追逐金錢的荒誕劇里,大部分人會把常識置之腦后,沉迷于虛幻的空中樓閣。
這些空中樓閣里最有名的,莫過于以下三個:
荷蘭的郁金香
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
英國的南海公司
今天,屠夫將帶大家回到400年前的荷蘭,看看一株郁金香如何毀掉一代人的幸福與夢想。
注:本文參考了伯頓·馬爾基爾的《漫步華爾街》和查爾斯·麥基的《大癲狂》
01? 誘惑的烈焰
1593年,一位新獲任命的植物學教授從維也納趕到萊登赴任,同行的還有一些原產于土耳其的稀有植物。
這位教授不會想到,其中一件隨行之物,將引發人類史上最大的泡沫。
沒錯,隨行的就有今天故事的主角 —— 郁金香。
傳入后的十年間,郁金香成了荷蘭花園里一種廣受歡迎且價格昂貴的花卉。
感染了花葉病的郁金香,會在花瓣上長出對比強烈的條紋色彩「烈焰」。
擁有烈焰的郁金香球莖更受歡迎,這讓一些投機商人發現了商機。
就像服裝廠需要預測來年大眾對面料和色彩的偏好一樣,荷蘭的球莖商人開始預測未來最受歡迎的郁金香款式。
為了獲取更豐厚的利潤,這些商人甚至開始大量囤積存貨,推動郁金香球莖價格的瘋漲。
有趣的是,郁金香的價格越是昂貴,將它視為明智投資的人就越多。
泡沫,開始了。
02? 最貴的“洋蔥”
這段歷史流傳下來許多故事,最有名的莫過于《布萊恩威爾游記》記錄的這一個。
一名富商為了答謝替自己跑腿的水手,大方地送了一條紅鯡魚給對方做早餐。
這位喜愛吃洋蔥的水手也毫不客氣,走之前“順”走了餐桌上那顆洋蔥一樣的東西作為調味佐料,高高興興地回碼頭吃早餐。
沒過多久,富商發現自己那珍貴的郁金香不見了,于是他召集了所有人四處搜尋。
這時他突然想起那位愛吃洋蔥的水手,于是和隨從們一起奔赴碼頭。
一切為時已晚 —— 水手津津有味嚼著的那塊“洋蔥”,只剩一小塊了。
被吃掉的那株名為“薩姆波·奧古斯特”的珍貴郁金香,在當時價值3000弗洛林。
3000弗洛林是個什么概念呢?
這一頓早餐的價格,“奢侈得足夠宴請一次奧蘭王子和聯會省整個朝廷了”?—— 那位富商如是說。
最后,那位貪吃的水手被富商指控搶劫罪,在牢里待了好幾個月。
03? 郁金香期權
商品一旦沾染上了投資屬性,就很容易衍生出金融工具。
郁金香也不例外。
荷蘭人發明出郁金香的“要求選擇權” (call options),類似于今天股票市場的看漲期權。
要求選擇權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確定時間以某一固定價格購買郁金香球莖的權利。這個固定價格通常接近于當前市價,而且要求交割。
選擇權持有人在訂立合同時支付一筆選擇權費,這筆費用大概相當于當前市價的15%~20%。
舉個例子:
一株市價為1000弗洛林的郁金香球莖,對應的要求選擇權價格為200弗洛林。
如果球莖的價格漲到2000弗洛林,選擇權的持有人當然選擇行權,也就是以1000弗洛林的價格買入球莖,同時以當前的市價賣出。
行權后,持有人獲利800弗洛林 ( 2000-1000-200 = 800 ),而本金只有200弗洛林 (要求選擇權的價格)?
—— 這意味著,通過要求選擇權,你有機會讓資金增加3倍。
倘若選擇直接在市場上買賣球莖,你需要1000弗洛林的本金才能賺取1000弗洛林的利潤 (2000-1000)。
直接買賣只能讓你的本金翻倍,收益遠比不上要求選擇權。
要求選擇權的存在,讓當時的人可以用更少的本金參與買賣,同時獲取更大的回報。
換句話說,郁金香球莖的要求選擇權提供了一種杠桿投資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放大投資的潛在回報,也放大了投資的潛在風險。
這也是金融工具的特性:助人還是害人,得看人。
04? 狂熱蔓延
1636年,人們對郁金香珍品的追逐到達了空前的地步。
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哈勒姆等城市開始了郁金香的股票交易。
一些股票經紀人大量買進郁金香股票,想方設法地操縱其漲跌。
看到這些人瘋狂斂財后,更多的人投身于賭博游戲中,在郁金香股票的大起大落中做著投機生意,也確實有很多人因此一夜暴富。
查爾斯·麥基在《大癲狂》里這樣寫道:
貴族、市民、農民、機械工、水手、男傭、女傭,甚至煙囪清潔工和洗衣老婦人也進入了郁金香交易市場。
當時的郁金香貴到什么程度呢?
以人們最夢寐以求的“奧古斯特”為例,當時全荷蘭境內僅有兩株。
哈勒姆的那1株,對價為12英畝的地產 (約4千平方米),不過沒有成交;
阿姆斯特丹的那1株,被人以4600弗洛林,外加2匹馬和1輛帶全套馬具的全新馬車購得。
4600弗洛林又是個什么概念?
當時8頭豬也只需要240弗洛林,這個價格可以買到153頭豬
—— 夠你開一個養豬場了。
就連很多不在荷蘭的人也在利益驅使下奔赴荷蘭,盲目地加入到這場泡沫之中。
世界各地的富翁紛至沓來,為了珍貴的郁金香品種,不惜一擲千金。
外國人把自己的財產從世界各地帶到了荷蘭,當地的物價也因此水漲船高。
狂熱,似乎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05? 戛然而止
沒人能說得清,郁金香狂熱為何戛然而止。
1637年1月,郁金香球莖仍以20倍的速度上漲。
但到了2月,價格迅速崩塌。
郁金香球莖的貶值速度越來越快,賣主們即便降價3/4也無人問津。
轉眼間,人群由狂熱轉為恐慌。
人們對郁金香球莖信心不再,拒絕履約購買的人越來越多。
交易商破產倒閉,進一步加劇了這種違約現象。
許多靠郁金香狂熱完成階層躍遷的底層人士,被無情地拋回底層。
而更多曾經的富翁在這個時候淪為乞丐,甚至世襲的貴族也傾家蕩產。
多個城市的郁金香炒家聚集在一起,在阿姆斯特丹經紀人聯合會的主持下勉強達成一個協議:
1936年11月以前達成的交易合同全部無效;
在此之后的合同,如果買方提出中止,
必須對賣方進行10%的補償。
然而隨著價格跌破這一標準,協議也宣告受挫。
郁金香價格繼續下跌,一跌再跌,直到大多數的球莖幾乎一文不值
—— 甚至還不如普通的洋蔥。
06? 寫在最后
一株小小的郁金香球莖,將人性的貪婪放大到極限。
郁金香狂熱不是人類史上第一個泡沫,卻是最有名的一個,Tulip Mania甚至成了泡沫的代名詞。
一場持續數年的狂熱,讓許多人一夜暴富,也讓許多人一夜返貧。
轉眼得來的巨額財富又轉瞬失去,一切,恍如大夢一場。
人們以為郁金香泡沫的教訓已經足夠深刻,然而,歷史正在醞釀一個更大、更富戲劇性的泡沫。
法國,這個歐洲大陸上的老牌強國,很快將面臨一場經濟危機。
為應對危機,攝政王起用了一名流浪賭徒,無意間揭開了新泡沫的序幕……
敬請期待系列第2篇「這次不一樣:密西西比泡沫篇」。
文:屠夫1868
歡迎關注:基業長紅
轉載需獲本人授權,并注明作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