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覺得自己要處理的事情過于繁多,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一一完成?當你陷入到這樣的困境,你會覺得自己很努力了,可是很苦惱,為什么我這么努力,效率還是這么低?事情過多,時間不夠,效率很低,這樣的結果沒有人會喜歡。
那么你是否渴望過這樣一種狀態:
自己雖然整日事務纏身,卻仍然能夠頭腦清醒、輕松自如地控制和處理一切。
《搞定》的作者戴維.艾倫說: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是有可能實現的。縱使時光流逝,你仍能充分調動自己的注意力。你所做的事情是你應該做的,并且完全處于你的承諾和興趣。你時刻待命,處于“活躍”狀態。
當你聽到有人這樣對你說,你會不會覺得生活頓時充滿了希望?
是的,你覺得事務繁多,時間不夠用,并不是因為時間真的不夠用,而是因為情況發生變化時,你沒有找到一種新的做法。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作的界限不再是那么清晰,信息鋪天蓋地而來,這要求我們要拋棄留有的模式和習慣,換一種適應新情況的新做法。這種新做法的目標就是:達到一種“心如止水”的境界,也就是“忘我”的境界。
“心如止水”的狀態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呢? 這是一種一切就緒的狀態,心中沒有雜念的,對事情的反應既不會過激,又不會置之不理。戴維艾倫說:
在高級階段的武功訓練中,對平衡和放松狀態的教學并不亞于對其他方面的要求。清除雜念,保持清凈和適當反應是關鍵所在。任何造成你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過來控制你。很多人對于一些事情,要么給予過分的關注,要么不屑一顧,這僅僅是因為他們無法做到“心如止水”地行事。
人們為什么無法做到“心如止水”地行事呢?
這是因為人們對于自己做出的承諾或承擔的義務管理不當,導致他們承受著重重壓力的折磨。如果事情總是占據著頭腦,一個人的思維就會受阻。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并不總是那么管用。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幫助我們記住所有未經事宜,即便大腦記住了所有未經事宜,它也不會主動給我們準確的提醒,反而會給我們希望思考的其他事項帶來干擾,繼而會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說,如果我們把所有事務都存儲在大腦里,那么,你就無法真正地獲得控制感。那么怎么才能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呢?我們必須把一切事務都趕出大腦。如何把一切事務趕出我們的大腦,只需要這三步:
- 明確每一件事務的預期結果是什么。
- 確定下一步的具體行動是什么。
- 把預期結果和采取行動的提示信息存入到你所依賴的系統中去。
這三步就是澄清每一個問題,做出一切必要的決定,并把預期結果保存到一個系統里面去,用來提示何時該做行動。只有做到這樣,你才能放松下來。如果你沒有做好這些工作,那么,你的大腦就一分鐘也不會停止運轉。
比如說,你想策劃一個讀書活動。如果你有了這個想法,但是對此不管不問,它會一直瀠繞在你的頭腦里,干擾你做其他事情的注意力。怎樣讓這件事情放下呢?第一步,明確你做這件事情的預期結果,比如說,你希望舉辦一次讀書活動,能夠有大約10人參加,持續1個小時,大家都很有收獲。第二步,確定做著一件事情的下一步具體行動,比如寫一個策劃方案。第三步,把這兩個信息寫下來,存到一個可以提醒你行動的系統中去。
思想上開小差,將是你最難戰勝的敵人。
? — 薩莉.肯普頓
也許你曾經覺得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很難,但是持續做到了這三步,你會發現一切并沒有那么難。你愿意試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