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個短劇《家里家外》,是有史以來刷到做的最好的一個短劇,故事以時代為背景,一場特大的洪水給四川這片土地帶來了深重的災害,在救災過程中,單身父親工程師陳海清遇到了工人單親母親蔡曉艷,兩人重新組成家庭,一起相互扶持、共度風雨的故事。
印象最深是陳海清的妹妹和她老公離婚后,住在陳海清家,蔡曉艷文化不高,給孩子默寫作業,念錯字,陳海清的妹妹便幫忙給孩子們輔導作業,蔡曉艷天天出去打麻將,一天陳海清的媽媽來家里,挑撥陳海清妹妹和蔡曉艷的關系,陳海清妹妹內心而且泛起了嘀咕,加上屢次去單位申請住房,因為是離婚,辦事人員也沒有幫忙把房子申請下來,很是難過,過了幾天,蔡曉艷便帶著陳海清妹妹出去,帶到了一處住房,告訴陳海清妹妹以后就是她而且的住處了,在聊天的過程中,陳海清妹妹這才知道蔡曉艷天天出去打麻將是和房管局夫人一起打,為了就是幫海清妹妹申請住房,蔡曉艷臨走時給了海清妹妹一串自己家的鑰匙,說到“想回家隨時回來,這里永遠都是她的家”。
除此之外,短劇中還有很多感人的瞬間,傳達的三觀也特別好,無論是陳海清面對媽媽和舅舅無數次找麻煩,一直都站在妻子曉艷這邊,和曉艷一起把家經營好;還是夫妻兩人在兩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付出很多的心血,告訴孩子無論面對什么困難,一家人在一起一切困難都會過去的,短劇的結局陳海清一家辦了公司,姑娘去了中國女排,兒子去了北大讀書,夫妻兩人告訴孩子們:“每年不管多忙,一定要回家過年”,讓我想起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孩子不管長多大,父母不是需要你賺多少錢,而是希望你健康,在有空的時候,可以回家看看爸媽。
而且故事中的演員對話都是四川方言,作為一個云南昭通的人,因為語言和四川話差不多,看著劇都覺得很親切,加上劇中的各個環節都很打動人,推薦大家都可以去看看。
希望咱們國家的短劇可以處處開花,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