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靠的是個“義”字

本文與前兩篇文章,各自獨立成篇,由于主人公相同,也是三部曲。今天要說史上首個“牽紅線”盲選老婆的帥哥:郭元振,以及由他引起的一段人間傳奇。

郭元振原本是個文科生,十六歲的時候,在當時的太學(唐代國立最高學府之一)讀書。太學生的名額總共才五百人,比清華、北大稀罕多了。

郭家出了這么個天之驕子,當然會不遺余力地支持。為了讓他心無旁騖地讀書,不必勞心于金錢俗務,派家仆送錢四十萬。雖然是官宦人家,這也不算一筆小錢了。

好大一堆錢啊,正忙著搬運收藏,聽到有人敲門。

開了門,卻見一人,身穿重孝、臉帶戚容,對著郭元振行禮道:“我家不幸,五代親人分別在各地去世,棺柩寄存于天南地北,迄今尚未葉落歸根。我現在想要歸葬親人,卻沒有資費。聽說您家里捎錢來,不知可否接濟我成就大事?”

郭元振沒有大喝一聲:“叉將出去!”而是定睛看著他,凝思片刻,隨即喚來家仆,把所有的錢都交出去,一文不留。

這人用車載了錢,深施一禮,告辭而去。自始至終,郭元振甚至沒有打聽對方的姓名,當然,也沒寫借據。

身邊的同學見了這一幕,不勝駭異,有的忍不住嘲笑他錢多人傻。

郭元振怡然自得地回答:“助人成事,有什么可笑。”

仗義疏財一時爽,不會一直爽。這一年,郭元振生活得很窘困,以致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又過了一年,郭元振一鳴驚人,考取進士。接著吏部復試高等,順利出仕,遠赴四川通泉(今射洪)當了縣尉。

也許是成名太早、走得太急,還不夠懂事,頭角崢嶸的十八歲縣尉,任俠負氣、狂放不羈。為了繼續仗義疏財的偉業,他竟敢盜鑄錢幣、掠賣人口!

錢嘩嘩地流進來,又嘩嘩地流出去,這個唐朝“及時雨”出手豪闊、結交天下同道。身為官員,卻行草莽之事,升遷是不用想了,而居然也沒丟官罷職。原地踏步,一晃就是二十三年。

他的事跡傳到了掌權的武則天耳中。則天皇帝縱然千古宮斗第一名,也被這個膽大妄為的小小縣尉驚到了,把他召到京城,看看是該重用、還是下油鍋。

這一看,從白天到黑夜。武則天聽其言、閱其文,深感人才難得,帝國正需要這樣的文武全才。別回四川那個小地方了,要給你更大的舞臺!

從此郭元振壯志凌云,一吐胸中悶氣。先出使青藏高原,與贊普(吐蕃王)當面折沖,有理有節,不辱使命。實地了解情況回到朝廷,獻上離間計,武則天欣然采納。吐蕃果然中計,君臣相互猜疑,最終大將被殺。

武則天知人善任,派遣這個智勇兼備的文科生出任武將,鎮守西陲。在那里,郭元振對內發展生產,對外安撫控御。幾年后,文治武功卓有成就,境內生民感悅,域外異族敬畏。

郭元振威震番漢,安定一方。武則天去世后,他被召回朝廷任職。聽到這個消息,異族酋長用刀割破臉,哭著送行。回京路上,他的儀仗所至,軍民舉著酒漿爭相迎送。

少年進士,終成一代名將。郭元振封公拜相,天下景仰。

唐玄宗登基,風云突變。皇帝在驪山下講武閱兵,借口郭元振妨礙軍容,竟然要斬殺他。經大臣求情,改為奪職流放。究其實質,郭元振有功于國家、有功于太上皇,卻無恩于唐玄宗。一朝天子一朝臣,唐玄宗急于剝奪郭元振的宰相大位,以便重組中樞。但是采用這樣激烈的手段處置功臣,唐玄宗可謂天性涼薄,令人齒冷。

郭元振郁郁不得志,在出京途中病故。

后人沒有忘記這位華夏功臣。有唐一朝,好幾個皇帝追封功臣的時候,都把他列入名單。甚至到了宋朝,為古代七十二名將立廟,郭元振赫然位列其中!

生前落寞,身后尊榮,歷史會永遠記住他。

郭元振久鎮邊陲,有一次遵旨回朝,因為沒在京城購房,寄居于友人家中。

入朝的時候,有人趕到他的馬前,呈上一封信。郭元振拆開信件,見是一張禮單,上面列著禮物數字,卻無落款。郭元振抬頭看時,來人已經飄然遠去。一旁的樹下,有騾馬二十余匹、帛三千匹。

郭元振呵呵笑道:“莫不是在太學的時候,那個來借款葬親的人嗎?”就用這些財物買了房子。

惟其在雄邁的朝代,才會有如此雄邁的豪杰。?

郭元振的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但他的一個后輩,也有值得大書特書的故事,我們繼續往下說。

郭仲翔,是郭元振堂弟的獨生子。自幼才學過人,郭元振對他很欣賞。

云南姚州(今姚安縣)一帶的蠻族作亂,朝廷派大將李蒙率兵征討。時任宰相的郭元振把郭仲翔托付給李蒙,讓這個堂侄隨軍出征,到戰場上去殺賊立功。

李蒙發現這個年輕人頗有才干,便委任他做了判官,幫著料理軍務。

郭仲翔是河北魏州(今大名縣)人,他有個同鄉,名叫吳保安,在四川遂州擔任縣尉的職務,任期已滿,正要籌劃下一步去向。

吳保安聽說有個同鄉隨軍到了姚州,便寫信給素未謀面的郭仲翔,請他引薦自己到部隊里任職。

在古代,同族、同窗、同鄉、科舉同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情紐帶,通常應該彼此提攜。所以郭仲翔一口答應,向李蒙大力推薦,李蒙也答應任用吳保安為掌書記。

就在吳保安趕往姚州的同時,戰斗打響了。

唐軍與敵人交戰,旗開得勝。大軍奮勇追擊,深入敵后,不料中了埋伏,全軍覆沒。李蒙戰死,郭仲翔被俘虜。

蠻人貪圖漢人的財物,命令俘虜們設法聯系家中或親朋好友,拿東西來贖人。普通士兵每人需三十匹絹,郭仲翔是宰相親屬,敵人索價一千匹。

于是郭仲翔捎信給吳保安,請他去找郭元振,支付一千匹絹來贖自己。

這個請求不過分,然而吳保安辦不到:郭元振已經去世了!

吳保安彷徨無計。想到自己曾經貿然請托,這個年輕人一諾無辭。郭元振為國效勞,凄涼以終,子侄眼看都保不住。

好吧,既然你郭仲翔信任我,這副擔子,我來挑!

吳保安決定以一己之力贖回身陷蠻夷之地的朋友。他變賣全部家產,才得到兩百匹絹,遠遠不夠。

已經下了決心,天大的困難都必須克服。吳保安南下來到四川巂州(巂讀如西),開始在那里做買賣,同時省吃儉用,目標是積攢一千匹絹。

一晃十年過去了,吳保安攢到了將近七百匹絹,還遠未成功。

這十年里,他從未動搖初衷。我們不知道是什么信念支撐著這個曾經的官員,在異地默默做著小買賣,只為了報答一個對自己幫忙未果的朋友。人生有幾個十年!

或許,他常常想到的是,在云南,有個水深火熱中的年輕人,每天翹首以盼,焦急等待著自己前去解救吧。

對于一個燃燒生命都在所不惜的人,哪里還顧得上別的?吳保安曾是遂州的縣尉,妻兒還在那里。為了贖回郭仲翔,他獨自一人在巂州打拼。每當做買賣有一點收入,哪怕是一尺布、一斗米,都要積攢起來。家里卻失去他的音信,得不到他的照顧。

妻子的生計日漸艱難,實在撐不下去了,帶著兒子南下去找丈夫。

半路上,盤纏都花光了,可是離巂州還遠。吳妻苦從中來,在道旁哭泣不已。見到這一幕,路人都不禁為之惻然。

所幸天降貴人,姚州都督楊安居路過這里,詢問了原委,嗟嘆不已。他慷慨解囊,贈送了幾千文錢,并安排車馬送母子倆去巂州。

楊安居以前在郭元振手下任職,懷念老上司,同時被吳保安的義舉深深感動,也想出力營救郭仲翔。

楊安居把吳保安召來姚州,握著他的手說:“我常常讀古人的書,向往古人的仁義,沒想到現在親眼看到您的古道熱腸。您急朋友之難,甚至到了拋妻棄子的地步!我剛到這里,沒有帶足夠的錢物,但可以從公庫里借出四百匹絹,交給您去辦事,我自會逐步償還所借的絹。”

吳保安大喜,取了絹交給蠻族的聯系人,讓對方前去贖領。過了二百多天,劫后余生的郭仲翔終于回到姚州,曾經意氣風發的宰相子侄,如今衣衫襤褸、憔悴不堪,幾乎不似人形。

這十來年,郭仲翔充當蠻族的奴隸,食不果腹,還要挨打、干重活,并被反復轉賣。逃跑兩次,都被抓回去。現在終于重見天日。

直到這個時候,郭仲翔與吳保安才初次見面,二人大哭一場!

楊安居感佩不已,不遺余力地幫助他們重新開始生活。

過后,吳保安被任命為四川眉州的彭山縣丞。郭仲翔先在楊安居手下做了一段時間的縣尉,后來輾轉升遷到河北、山西一帶任職,直至母親去世。

郭仲翔回鄉安葬了母親。守喪期滿后,郭仲翔長嘆道:“幸虧吳公把我從死地里救出來,我才能擔任官職,奉養母親。現在親人去世,是時候去報恩了。”

他趕去尋找恩公。到了四川,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殘酷的噩耗:吳保安夫婦都已經不幸去世,棺柩寄存在當地的廟里,不能歸葬家鄉!

郭仲翔臨風痛哭。

他換上粗麻布喪服,拄著喪杖,脫去鞋子光著腳,一路哭聲不絕,趕到了彭山縣。

在彭山,先設酒菜祭奠。然后取出吳保安的遺骨,在每一骨節上,仔仔細細地用墨筆標上數字(以免重新安葬時放錯位置),然后裝入行囊。又把吳妻的遺骨也取出來,用墨筆標記后放進竹籠。

郭仲翔背負吳保安夫婦的遺骨,依舊光著腳,從四川徒步幾千里,回到了家鄉河北魏州。

他用盡家財厚葬吳保安夫婦,豎起石碑,記錄逝者的功德,然后在墓旁搭了一間茅屋,守孝三年。

吳保安的兒子,被郭仲翔接到身邊,當作親弟弟養育。

郭仲翔后來又去山西做官,帶著吳保安的兒子一起赴任。撫養這個孩子成人后,為他張羅娶妻成家,照顧備至。

唐玄宗天寶十二年,郭仲翔親赴京城,懇求朝廷把自己的官位讓給吳保安的兒子。

這就是以德報德。縱然陰陽兩隔,到底恩義兩全。

郭元振對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不吝巨資、施以援手;吳保安看重一個托付勝于自己的十年光陰,辛苦經營、舍家全義;郭仲翔千里負骨并且撫養遺孤,知恩圖報、不負亡友。還有那個還錢的無名氏、熱心的楊安居,也都有君子之風。這些仁人義士的千秋節義,點亮了世間,讓不會輕易被感動的我們看到,生活除了爭先恐后的匆匆前行,也有不計得失的仗義扶持。

來一趟世間,全一場恩義。


相關文章:

硬漢和軟蛋終極鑒別指南

有的婚姻,像賭博,還是投資?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56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01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6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7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35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28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1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5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1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9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08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