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好飯后,天氣也比較涼爽,就開始準備到公園去刷圈了,
準備好汗巾,下載好歌曲,喝點涼白開,帶上巧克力。
因為給自己的定的目標比較高,所以運動開始前的準備活動一定要耐心,充分,活動好相應(yīng)的關(guān)節(jié)。起步的時候配速不能過快,也一直保持著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穩(wěn)定的跑步節(jié)奏,不和途中的其他跑者進行比拼。
跑到 13 公里的時候,是一段上坡路,也許是上帝保佑了我,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條橫穿的小青蛇,于是趕緊繞開,真的是非常幸運。同時看到和我對向的跑者時,提醒對方注意前方路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接下來的一段路線我選擇了光線比較好,幾乎無坡度的路面,進行折返跑。
跑到 16 公里的時候,雙腿已經(jīng)有點抬不起來了,跑步的姿勢也有點變形:「背已經(jīng)開始有點駝了?!?此時一個姑娘風一樣的迎面向我跑來,然后沒過多久,她又折回來追上了我,超越了我。 我知道我是不可能有那樣的速度,但是我知道我再堅持 5 公里,第二個半馬就完成了。堅持,堅持,再堅持。
自己定的目標,咬著牙也要堅持完成。 如果放棄,那么前面的16公里也就等于0,最終的成績是 2:14:39.
經(jīng)常跑步的公園相對較大,一圈就是3公里,對于半馬來說,就是7圈。也曾經(jīng)在另外一個坡度更緩的公園跑步,每圈的距離時1.6公里,也許這個公園的成績會更好。為什么沒有選擇相對容易的路線? 我想了很久,結(jié)果也許是這樣:
對于半馬或者全馬來說,每一段旅程都是嶄新的,相對應(yīng)給予跑者的動力也會更強。需要重復(fù)的次數(shù)越多,帶給跑者的心理壓力也許會加大,此時相對較大的公園就是一個好選擇。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那么人生的樂趣就會少了很多。總要給自己找一些好玩的線路,難度更高的線路,路上可以欣賞的風景就會更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