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回顧一下今天的一些經歷和感受,首先是今天凌晨結束的聚會,這次主要是高中同學,有五個,另外有兩個是同學的朋友及同事,時間持續近四個小時。每逢聚會,酒肯定是不能少的。這次也不例外,有白酒和啤酒,我只飲用了啤酒。主要是擔心自己喝多了難受。
春節將至,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里,大多數人要回鄉過年,此時是社交最多的時間段。而中國人社交大多數發生在酒桌上,所以回家過春節,喝酒是個難以回避的話題。我想談談自己對此的一些看法和以往經歷以及經驗教訓,首先酒精對于社交是有促進作用的,酒精能夠麻醉大腦使人產生興奮感,使人更傾向于傾訴,平時不敢說的話,在因酒后更容易說出來,也就是敞開心扉。其次人在酒精的作用下變得更加大膽,更加口無遮攔。酒壯慫人膽就是從這里來的,前兩年的畢福劍事件也是因酒而起。再有就是過量飲酒對身體傷害非常大,主要是大腦和內臟。個人感受是因酒過量后最要要一天時間恢復。第四因酒過量非常危險,主要是因為大腦在酒精作用下人非常容易失去理智,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再有就是因酒過量容易引起猝死。總之喝酒是件弊大于利的事,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是一件風險回報不成比例的事。因此聰明人是不會過多參與酒局的,我之前這這件事情上吃過你很多次虧,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對此事沒有正確的認識,容易受環境的影響。
回顧自己喝醉的那些經歷,其中大多數的酒局都是自己無法掌控的,比如陪領導出去應酬,參加領導或哥哥們組織的飯局。現在反思一下,自己之所以喝多,從內心來講,我覺得是自己得到邀請,是別人看得起我,我要投桃報李,這個得從喝酒的量上體現出來。其實這是一種內疚感,感覺欠別人的感情,要從因酒上還,要把自己喝多了才能算是給東道主面子,自己內心才能自洽。其實這個想法可以理解,但是這是個很荒謬的想法,但這是社會的集體潛意識,雖然大家不愿承認,但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這種潛意識不斷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
聽了今天吳軍老師的課,我想換個環境或許可以破除這樣的環境影響。比如出去旅游過年,大年初一拜年后安排其他活動等。人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打破固有思維可以通過跳出原有環境,改變原來的行事方式等來實現。不斷的切換環境比宅在家里要更健康,更有利于我們的成長進步。人只有不斷打破固有思維,才能增長見識,才能登高望遠。其實這就是我黨所謂的自我革命,先革環境的命,再革思想的命,最后革行動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