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規劃這個詞,這段時間我接觸了很多次,現在又開始感到了一些迷茫,需要重新開始規劃一下我以后的人生了。
35歲是人的身體、精神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所以我要在35歲之前獲取足夠的能力和金錢,建立我自己的事業。
一個人的價值提現主要在于這個人的能力,以及他能幫到多少的人,為多少人提供價值。
說白了就是這個人對他人的重要程度。
如果是職場工作,這個人對公司有多重要,他就能拿到多高的工資。
如果是個體經營,他的商品能賣給多少人,他就能拿到多高的收入。
如果是公司,這個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能夠為社會提供多大的幫助,它就能有多高的價值。
當然,價值并非絕對,任何事物的價值都處在需求的波動之中。
當身處沙漠中的人極度缺水的時候,如果讓他在黃金和水之中選擇,他肯定選擇水。
同樣的選擇放在平常的生活中,選擇的人沒有對水的需求,那么傻子也知道選擇黃金。
但是,一般情況下,價值的波動幅度還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的,所以,事物的大概價值是可以被估計的,這個估計的標準就是需求。
我還有7年的時間來建立我的事業。
事業的積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個人價值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他一個月能夠賺到多少錢。
而賺錢的方式有3種。
第一種是工資收入,就是為他人工作,然后讓人家給予報酬。
第二種是副業收入,就是基于個人的興趣愛好,為他人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或產品,從而拿到額外的收入。
第三種就是投資的收入,比如基金,股票,債券,外匯等等理財收入。
前兩種都是主動收入,第三種可以看作是被動收入。
根據馬太效應,富人會越富,窮人會越窮,所以要學會如何投資,如何積累自己的財富,使其產生復利效應。
復利效應被愛因斯坦譽為超越了原子彈的力量,確實是非常強大。
任何事物經歷了時間的積累都能產生強大的復利效應,所以任何目標都可以拆分為最簡單的努力和動作來達成。
畢竟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掌握的物質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最大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和資源。
3年的時間,每日寫作,持續看書,讀書,積累自己的知識和寫作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變現方式為投稿,出書。
每天學習英語,2年的時間熟練掌握,變現方向為翻譯。
每天做一個小動畫視頻,3年時間熟練掌握,變現方式為抖音視頻,視頻播客。
每天寫一點思維導圖,變現方式為幫別人做思維導圖,3年時間掌控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