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生下女兒的時候,總覺得想給她最好的,但是最好的是什么呢?我想到了陪伴和快樂的童年,于是我也是這般去做的,并沒有覺得不妥,還成沉浸在陪伴女兒的幸福中。直到看了枕邊閱讀一篇關于歡樂頌的文章,標題叫《歡樂頌》:成年人的世界里,智商在一個層次的人,才能一起玩。讀完之后,我的思維有了大幅度的轉變,我的大腦瞬間有被撞的感覺,是“震驚”,震驚原來我一直有那么錯得離譜的觀念,我差點因為我淺薄的觀念害了我的孩子,讓她成為與我一樣因為生活而生活的人,沒有精彩的人生,只有生活的隨波逐流。
? ?文章中說到,美國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培養孩子的興趣,為孩子辦畫展,以便于寫進簡歷里,孩子才能進一個好的小學或是好的高中,甚至大學。而在孩子四歲五歲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想陪伴孩子,讓她開心,帶她玩好玩的吃好吃的。我卻沒有想過孩子的將來,沒有客觀的規劃孩子的將來,反思中的我帶有強烈的愧疚感,幸虧現在一切我還來得及。我們還來得及去學習如何做一個負責人的父母。
? ?端正自己的態度,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從父母做起。想要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起點,父母的觀點起關鍵性作用。
? ?今天這個詞語我也是這兩天才深刻的思考,以前也遇到過,但是卻把它記成書本上的字而已,從來沒有思考這個名詞背后的含義,這個詞語就是客觀。也許很多朋友看到客觀兩字,第一感覺就是初中政治中出現的吧。正是這個我在十年前就認識的字,今天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接觸客觀兩字也是我在看歡樂頌中感悟出來的吧,安迪的理智總是讓我著迷,我總是在問自己,智商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但是學習她理智的對待人生,總是可以的吧。慢慢的,我就在想怎樣理智對待人生,大腦中突然跳出客觀這個詞語。
? ?如何理解客觀?
? 客觀,就是公正的看待自己的過去,分析自己的現在,規劃自己的未來。自己可以用一張白紙畫下自己的過去,寫出過去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是否得到,自己最大的遺憾是什么,反思過去為什么會成功或是不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現在我們又面臨什么問題,我們還做什么,思考怎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規劃未來,在實現現有目標的基礎上,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
? ?客觀的看待他人。不能因為自己的喜歡或是厭煩而偏袒他人或是誹謗他人,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寬容他人的缺點。
? ?以上便是我對客觀的一些還不健全的理解,也許以后會不斷的深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