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寫作
又要開始立志寫作了。
每次開始前,總會有這樣一個感覺:潛藏在心里的懶惰和享受,就像每一個游戲里都會遇到的魔王,我抱著辛苦打造的破銅爛鐵裝備,滿懷信心,躍躍欲試。一劍砍在魔王身上,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估算著自己這次肯定能夠干掉這個魔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戰斗力就像磕了藥一樣攀上巔峰,砍魔王如剖瓜切菜。
可是這魔王卻是個打不死的小強,強大的防御力硬生生的撐過了我的藥效時間,開始肆無忌憚的虐菜。破銅爛鐵的裝備經不起魔王幾番蹂躪,于是世界逐漸暗淡下來,眼前閃過幾個大字:「勝負乃兵家常事,少俠請重新來過。」
于是,我卡關了。
但是你要知道,所有的游戲機制都是有毒的,無論被虐了多少次,總會有那么幾個瞬間,還想提起武器,再走到魔王面前挑戰一下。而寫作這件事,在我眼里和游戲無異,最長的一次堅持大概接近300天,最后仍然倒在了魔王面前。
之后又有過幾次匆匆忙忙提槍上陣的經歷,無外乎是灰頭土臉的敗下陣來。現在我似乎也總結了一些失敗的攻略,決定再一次發起沖鋒。
寫作是一個閉環
寫作本質上是一個從輸入到輸出再返回到輸入的閉環,在這個閉環上的任何一個鏈條脆弱,都會摧毀掉整體。
輸入的過程占了整個寫作的最大比例,拆分下來還可以分為搜集、閱讀、整理、總結。用游戲做比喻的話,這就是武器的打造環節,取材、冶煉、鍛造、成型,每一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每次匆匆裝上破銅爛鐵的武器踏上征程,才是被魔王屢屢虐菜的重要原因。
每個環節都需要認真對待,才能讓輸入以最佳的方式銜接到輸出階段,所以從我自己的角度,對我最合適的輸入方式:
- 搜集是從輸出銜接而來的,所以搜集應該從輸出的角度開始。我要寫什么,所以我才應該看什么,從輸出的角度,列出我要寫作的大綱,從大綱的分點出發,去搜集最權威的資料,書籍、報道、長文……當然,這樣的輸入線路,是從寫作為源動力出發的安排,另一種情況,則是以閱讀為源動力,此時的搜集,則是根據閱讀的主題,從主閱讀書籍出發,搜集合適的延伸閱讀材料。
- 閱讀是整個輸入過程的核心環節,也是最容易喪失動力的環節,一方面是閱讀內容有時候限于作者筆力,或者是翻譯功底的原因,讀起來佶屈聱牙,硬著頭皮閱讀下去,就是在逐漸消耗忍耐力。另一方面是內容組織過于松散,閱讀之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讀久了就陷入一片迷茫,提筆茫然。合理的閱讀方式應當是速讀、細讀、精讀、重讀結合。速讀以快速把握內容的主脈絡,清晰的建立起主題的版圖;細讀是體會某些重點內容作者寫作的語境,把握文章的深度;精讀則是對作者最核心的觀點進行重點理解和延伸,進而在自己的思考版圖中補完;重讀只是針對那些最優質的文章,體會作者行文的風格、思路,為寫作助力。
- 整理的過程,不過就是把書刪薄的過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就是將核心的觀點,實例,有意思的內容分類規整,作為寫作的備查內容。
- 總結并非真正的輸出,它只不過是閱讀環節的收尾,大多數時候一篇讀書筆記如果寫成了一本書內容的匯總精選,那這篇讀書筆記就沒有什么價值了。所以總結的過程,不過就是將整理的內容進一步收納的過程,網絡上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看完一本書,寫一個思維導圖,這也是完成知識版圖構建的重要一步。
至于寫作,不過就是輸入之后水到渠成的了。
而在寫作結束,在個人的知識版圖上添上一塊后,必然會發現更多的連接線,順延著這些連接線,可以發現更多未知的和不完善的版圖,于是進而循環到下一次的輸入輸出,來擴充更大的知識版圖。
博覽與駁雜,系統化與碎片化
是否建立起良好的輸入輸出閉環,也是決定一個人知識是博覽還是駁雜的關鍵。我覺得,無論是系統化閱讀還是碎片化閱讀,實際上并不會影響到整個知識大廈,但是如果缺乏有素養的輸出和查證,最后所有的知識都只會變成飯桌上的談資而已,對個人的認知體系產生不了實質性的優化。
所以針對不同的閱讀方式,需要有不同的知識淬煉方法。
如果閱讀是從一本書出發,那么就圍繞這本書作為專題,將閱讀后精華連同延伸閱讀,作為專題資料匯總,供以輸出。
如果閱讀是系統化的專題閱讀,那么就建立一個核心關鍵詞的專題,將多個閱讀所得匯總整理,供以輸出。
如果閱讀是碎片化的,則需要對知識進行多層過濾,首先建立 inbox,將有意義的文章直接放進 inbox,并標注出重點內容,定期復查歸檔至相應主題。等到某一主題的歸檔內容足夠時,則進一步思考,依托資料輸出一篇文章。
寫作是思考的凝練
寫作是開始打怪的最終環節,常敗將軍敗久了也敗出了一些經驗。
作為擴展知識版圖最后這畫龍點睛的一步,必須是將知識內化的過程,應當注意這么幾點:
- 務必從思考出發,寫自己思考的內容,寧愿跑題,也不要照搬材料或者生硬堆砌。寧可一篇文章卡殼,停下來再思考一番下筆,也不應如趕任務一般強行推進。只有從自己筆端冒出的是自己的思考,才能享受一篇文章完成時的滿足。
- 寫作過程遇到空白知識點,不清楚的內容,可不寫,可略過,切忌糊弄。否則補完的知識版圖不過是一張滿目瘡痍的版圖。其后可以添加延伸材料加以補足。
- 當然,寫作本質是多目的性的,可能是為了抒發情緒,可能是為了完善新知識,可能是評論時事,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評測心得。任何一個類型的文章,培養起相應的行文風格,才能夠持續快速的輸出。
- 忌半途而廢。
這篇零零散散的打怪攻略,是多年屢戰屢敗的收獲。
所以這次,悄悄的開始新一輪的打怪之路,注冊了一個新微信號,起了個稀奇古怪的名稱,作為一個提升自我的輸出目標,感受循序漸進的成就感,無需觀眾。所有的搜集、閱讀、整理、總結、寫作的過程,會在公眾號里保留。
很多作家對寫作這件事都有自己的名言,我還是最喜歡周國平說的那句簡單的話:
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
我寫作,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特定的讀者,我寫作是為了光陰流逝使我心安。
我們寫作的理由,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個人靈魂的尊嚴浮現出來,將光線投在上面,敲響警鐘,以免我們的靈魂被世俗糾纏和損貶。
是為初篇。
個人號:Cyber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