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2016年,從10月中旬開始,案板街共推送了40篇原創文章,共7萬字,平均每篇1750字。我寫不了太長的的文字,因為寫著寫著會抓狂。每篇1500-2000字,剛剛好。
從第一篇文章開始,每次都是在紙上完成內容框架,再用手機便簽完成整篇內容,然后再一個字一個字的敲在電腦上。之所以沒有選擇復制粘貼,是因為這樣做可以重新組織邏輯,修改語病,讓它看起來更順暢一些。
每篇文章在推送時都至少要經歷三次預覽,第一次檢查語病和排版,第二次檢查錯別字和標點符號,第三次重復前兩次的檢查。饒是如此,依然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存在,往往都是在點擊完群發的“確認”按鈕后才發現。
現在轉回頭去看最初的幾篇文章,越看越不順眼,總有刪除的沖動,可最后還是忍住了。要知道這在兩個月以前是自我感覺超好的內容,也就意味著再過兩個月以后看今天寫得內容,一樣會有看不上的感覺。這也沒什么不好,起碼有一種在進步的感覺,就讓它們留著過狗年吧。
記得最初的時候順子告訴我:我用將來五年的時間,給你活出一篇精彩的素材,希望到時候你的文筆能好一些。如果那時你還在寫的話…
我立刻反駁,講故事靠得是邏輯,文筆一點兒都不重要。現在回想起來,還真不是這樣,起碼想要刪除文章的沖動可以證實。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寫五年,但我知道,有個兄弟欠我一篇精彩的素材,在2021年的10月份給我,希望我不會讓他失望,他也不會讓自己失望。
02
▼
不管寫的好與壞,我始終在堅持原創。10月14號推送第一篇原創文章,11月8號收到原創保護邀請,一周后收到贊賞功能邀請,前前后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這期間買了很多相關的書,卻發現一眼也看不進去,因為總擔心會不自覺的在文章中引用書里的內容或觀點,那還算什么原創?也正是這份傲嬌,讓我陷入了很長時間的惡性循環,越是不看書越是沒靈感,越是沒靈感越是不“屑于”看書…越來越“難產”。
我把身邊幾乎所有認識的人都寫進了文章里,這才發現自己認識的人太少,沒多久便寫完了,于是開始編故事…
別人是講故事,到我這里成了“憋”故事。或躺在床上對著手機便簽撓頭,或坐在電腦前對著編輯器跺腳。體重飆升了近10公斤,幾乎每篇文章都是用啤酒喂出來的,這不好,我知道…
直到后來有了網友的投稿,“難產”的情況才慢慢好了起來。網友感謝我可以認真聽完他們的故事,并且可以幫助他們記錄下來。我感謝他們對我的信任,把自己鮮為人知的故事告訴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03
▼
習慣在每篇文章的片頭添加一首歌曲,最初選擇的是粵語老歌,這是我喜歡聽的,雖然不能完全聽懂歌詞是什么,但是音樂的年代感聽起來很是舒服。
直到后來,在民謠歌手白亮的“蠱惑”下,我把粵語老歌換成了民謠,為此不得不放棄聽粵語老歌的習慣,閑暇的時候戴著耳機隨機播放民謠,感覺不錯了就點“喜歡”進行收藏。
每篇文章在完成后再去曲庫里尋找合適的歌曲,有時候找一首應景的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一首一首的去聽,一首一首的去排除。
直到找到那首最合適的民謠,精選歌詞并貼上二維碼,再選一張應景的圖片,貼在文章的頂端…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些歌曲。
每篇文章的封面圖片對于我來說是個大工程,百度之類的圖庫很容易找到符合文章的圖片,但清晰度太差。
專業做高清圖庫的網站大多收費,雖然可以用截圖的方式規避收費問題,但抄襲可恥。
最后選定了一個國外的圖片網站,這里多數是國外的攝影師作品,沒有任何版權,可以在任何場景下使用,也聲明無需注明圖片的出處。但我還是習慣注明圖片的來源網站和攝影師姓名,無他,尊重原創。
由于都是高清矢量圖,所以打開速度相對慢很多,最慢的時候十幾分鐘才能打開圖片,也導致尋找圖片的時間一般都在半小時以上。
也許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我沒找到而已。
04
▼
這兩個半月,實實在在的感受著“痛并快樂著”的快感,也真真切切的發現了自己的太多不足。
兩個半月,40篇原創文章,7萬字,這在很多人眼里什么都算不上。但在我看來,這段時間的收獲大于2016一整年,還不錯,嗯。
現在不敢再去立什么計劃,因為被之前的計劃打臉太多次,挺疼的。2017年,想嘗試“最后一次減肥”,想嘗試拋開“傲嬌”多讀點書,想嘗試去做那些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給自己一個交代,也給即將到來的“三十而立”一個交代。
2017,你在,或不在。我,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