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討論了兩個巨大的話題,讓我感到吃驚的是,作者的態度并未把青春期或者性教育看的無比重要,作為前面所談到的,人格的一致性來說。孩子在青春期或者性方面有一些錯誤的反應的話,那也只是問題到這個時期顯現出來的而已。
青春期的問題
大家談論青春期問題的時候,有點如臨大敵,市面上那么的書籍和講座都是在幫助父母處理好與青春期孩子的關系。在父母們的眼中,有的孩子就像是完全變了另外一個人。他們或許變得脾氣暴躁,或者干脆對生活提不起興趣,變得寡言少語。
這一切的表現并不是說孩子到了青春期就變了,而是在這個迅速長大期間,他們更容易近距離的接觸生活,他們感受到了自己力量的增長,他們急于證明自己已經長大。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不樂于跟父母溝通的原因。尚不成熟的他們,會用一些偏激的行為來證明自己的成長,這是一種危險的行為。
教育者了解青春期的知識,對于一些正常的表現就不會大驚失色。那些看似脫了疆繩的野馬的青春期孩子們,也許是在家庭環境中,被看管的過于嚴厲,他們沒有機會表達自我,也沒有機會得到理解。這種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會看上去變了一個人,變得不服從父母的管教。
家長能夠順利指導孩子的前提是孩子的信任。在過往十幾年的童年生活中,彼此之間的關系是否民主又和諧?如果已經得到了孩子的信任,那么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是很樂意與家長們分享感受的,遇到問題也會第一時間尋求幫助。只有那種永遠無法得到理解的孩子,他們會被孩子拒之門外,什么事情也不告訴父母,更有很多孩子把父母完全隔絕在他的世界之外,關系惡劣的,還會把父母當成敵人,是他成長路上的敵人。
青春期的女孩對于自己的性別認知很重要,父母也需要有更多的心理洞察力,他們需要為青春期的女孩具有最基本的判斷力和自主性。為隨之而來的新的情景做好準備。(作為兩個女孩的媽媽,瞬間感覺亞歷山大啊!)青春期的不利環境,對于女孩來說,不在青春期的時候出現,就會反應在婚姻中。因此做好準備,是相當有必要的。
性教育問題
中國的教育環境和作者的環境還是有區別的,即便是到了今天,我們的性教育還是處于遮掩難以啟齒的階段。個體心理學認為,性教育不必極度被夸大。孩子們沒有必要過早的學習心理知識,也沒有必要過早的接受性教育。家長們的做飯就是在孩子有疑問和需求提出問題的時候,給予孩子真實、簡潔的回答就可以了。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盡量要避免給孩子過早的性刺激。這包括一些成人的電視和書籍。性教育是一件順其自然和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必遮遮掩掩,也不必大張旗鼓。
無論是青春期還是性教育,家長們提前具有一定的知識體會是有必要的。在問題來臨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數。
無戒365極限挑戰營第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