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沒有QQ號碼的那一小部分人,我最早使用微信是在2013年初,弟弟介紹給我的,他說用微信上傳照片特別快、特別方便,當時我還有些擔心信息的泄露、不安全,安裝以后也沒怎么使用,直到2013年8月份,到四川旅游,才真正使用起來。
2.
一開始,微信朋友不多,微信朋友圈也被我當作是抒發感情、分享美好的一個渠道,我會上傳旅游的照片、生活點滴、轉發有感悟的文章,一開始還會很關注點贊的人數、評論的內容。到后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微信通信錄里除了朋友,還有同事、客戶,甚至便利店的小弟小妹,各式人等、魚龍混雜,朋友圈里五花八門,賣保險的、代購的、秀恩愛的、炫富的,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沒有隱私,我開始有所節制地使用了。直到有一天,我的朋友說,大家都在單位干活,你跑出去玩,又大曬風景、美食,我們做朋友的,為你開心,但是你的領導和其它同事會怎么看,你有沒有想過?!
我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從那以后,如果我手癢了,想發朋友圈,我就會問問自己,有多少人看到這個微信,會真正為你覺得開心?問多兩次,就不會隨便發朋友圈了。
3.
昨天,因為方方學校的班主任,做了一件事,讓我很感動,他在微信上說: 天氣悶熱干燥,孩子們周六培訓很努力,很辛苦,我請客吃冰棒吧 。(提前有告知腸胃不好的不要吃。不是全班同學都在,不用班費,我請客。)所以我就發了一條朋友圈,說: 初中時期,能遇到真性情的班主任,多么值得感恩。
發完以后,我覺得有些不自在,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發表發自內心的感慨了。不過,這種美好我覺得值得記錄。有很多朋友點贊,不過我并不上心。
4.
只是,班主任請同學們吃冰棒的故事還有后續。在班級的家長群里,有些家長認為老師做得不對,不該讓孩子們吃冰棒,因為: 春發,地表,人體氣全部往外發,腸胃氣就弱,腸胃也比冬天冷(冬是藏),所以吃冰棒耗費著人體更多陽氣啊。
一個家長還建議老師: 有空和有興趣要去看看《黃帝內經》,里面從小兒到老人應該怎樣吃,四季怎樣順應,五味怎樣調配,環境怎樣順應,都講得很好!
班主任后來在群里,也道歉說自己沒有考慮周全。
可是,我覺得班主任做得很好啊,這是很有人情味的教育,我相信孩子們青春年少,天氣熱,吃根冰棒也不是什么大事,并且,我覺得班主任周六請吃冰棒,這給孩子們枯燥的學習生活,帶來多么大的樂趣啊,孩子們一定都很開心。
方方傍晚回家,我一問,果然說全班同學都很開心、很興奮啊!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
我覺得,教育的目的,一個是引導孩子,做他們天性中喜歡做的事情,另一個,是讓孩子們喜歡他們的老師、他們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