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為彌補兒子親手改造房間#
黃先生和妻子因為孩子近期停課所以經常帶兒子回老家,兒子曾和他說老家房子蚊蟲多、比較臟,為此黃先生歷時一個月20天把改造好的房子當作送給兒子的禮物。
看到這則訊息我忍不住為這位爸爸點個贊,這位爸爸對兒子的愛不僅僅體現在送給孩子的禮物上,還有更多的是隱匿在了解孩子的需求感受中,躲藏在用心陪伴孩子的時光里。
原來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僅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回憶如潮水般涌出將我推至我的兒時,我與爸爸相處的時間因為爸爸工作在外地總是聚少離多,可是有一幅畫面無論如何都無法被時間遺忘,被歲月摧毀。
有一次不記得什么原因爸爸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剛剛睡醒頂著凌亂的頭發傻傻地望著爸爸,當時的我表現得有多么淡定從容,我的內心就有多么波瀾起伏,小小年紀的我竟在爸爸面前學會了偽裝。
“剛起床嗎?需要爸爸給你扎辮子嗎?”爸爸溫柔的話語打破那一刻的寧靜,我點點頭,爸爸拉起我的手一起坐在板凳上。
爸爸扎頭發的技術真的很爛耶,不是這邊漏掉一縷,就是那兒高高翹起,而我卻盡情享受著,內心偷樂著。
有一抹我轉頭偷偷瞄到了認真為我扎辮子的爸爸,那一刻定格成了永久的畫面,那個畫面里我在前面坐著,爸爸在后面手里拿著梳子笨拙地為我扎著高低不同的兩個辮子,而這幅畫面成了爸爸送給我的最珍貴的禮物。
快三十年了,兒時爸爸送的這份“禮物”卻依然記憶猶新,每當想起它時我的嘴角總是上揚著的。
借此文呼吁爸爸們,你們的陪伴是孩子們不可或缺的那堂必修課,也許你們不能像文中那位爸爸一樣為兒子親手改造房子,也許你們不能像我的爸爸一樣為女兒扎一次辮子,那么你們可否在日常的生活中為孩子帶去些許走心的“禮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