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出去逛街,我一般處于兩種狀態。
一種,閉口不言。
就是沒有逛街的興致,純粹就是陪朋友。
這時和朋友出去逛街,只帶眼睛不帶嘴。就是只看東西,不怎么說話,動嘴巴就一個原因,吃東西。
如果你覺得帶著我這樣人逛街很奇怪的話,那么更奇怪的就是我朋友。她會明知道我情緒不佳,沒有逛街欲望但是她會很堅持帶我出來。
然后一個勁的在我面前試衣服,對著鏡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不斷問我,你覺得怎樣?好看不?這顏色顯白不?
而坐在沙發上發呆的我,一般都面無表情地說一句:“不好看。”
她也不生氣,拉著我邊往下一家店走,邊說:“再逛幾家我們就去吃飯,今天我請客。”但是我很清楚她的幾家最起碼幾十家,她的請客最后也會是我付錢,因為她錢都花在購物上了。
第二種,口若懸河。
就是自己有逛街興趣,但自己不想購物。
這時我興致勃勃的,每家店我都會仔細看衣服,幫我朋友挑衣服,吆喝她去一件件試。
等她出來后,我會根據這個衣服的上身效果,來做評價。如果真的很好看,無需導購員費口舌,我在旁邊就能夸個不停。
最后我朋友會抱著懷疑的態度買下這件衣服。每次我處于這樣狀態,就是我朋友真的下血本的時候。
當然最后吃飯還是我付的錢。
最后講到和陳先生逛街。
男女朋友交往,逛街是必不可少。陳先生也是很喜歡帶我逛街,聽他自夸,和我認識后,他研究了我的身材,知道什么樣裝扮適合我。
果不其然,他帶我買衣服都是直奔主題的,還會給我上課:“收腰的衣服不太適合你們這樣的身材,你要穿A字裙。顏色不要太花的,黑白灰比較百搭,適合你。”
我臉上的笑容掩飾了我內心的奔潰。
收腰的不適合我,就說我沒腰唄!
黑白灰百搭,就說我懶不喜歡折騰唄!
雖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他說的都是事實。
只能聽他的話,跟著他走。
耍賴是我逛街必備的。
一般逛商場,一層我就會叫苦連連了。再去逛一層根本不可能。
陳先生就會對坐在商場休息椅上的我提條件:“再去逛一層,我們就去吃你想吃的自助餐。”
我想了想搖搖頭:“逛五個店,不試衣服,就去吃。”
“不行,衣服要試才知道效果。要不逛五個店試五件衣服,買奶茶給你。”陳先生思考了下說。
“再加一個泡芙!”我是得寸進尺的人哈。
“可以,但今晚如果買不到衣服,你的自助餐就沒有了,這個沒得商量。”陳先生很“嚴肅”說。
我聽完這話就感覺頭皮發麻,因為買衣服對我是件很難的事情。
為了自助餐,為了那些海鮮,為了那些肉肉,我忍……
后面的行程會變得無比順利。不會挑三揀四,嫌棄這嫌棄那,只希望適合我的,哦不,陳先生心中滿意的那件衣服快點出現在他眼前。
這樣我們就可以皆大歡喜,一起奔向自助餐。
幾次下來,陳先生也知道我適合什么了,后面就直接放棄拉我逛街的念頭,自己會主動不定時去買衣服。除了偶爾想打擊報復我下就會說:“走,帶你逛街去,給你買點衣服。”別人聽了覺得他好好啊,就我知道他那腹黑的心態。
有一次聽同事抱怨,因為老公嫌試衣服麻煩,昨天買了一件衣服有點小了。
我突然想貌似沒有給陳先生買過衣服。
下了班興沖沖約他,帶他去男裝店給他買衣服。挑挑揀揀的選了一大推,放到他懷里,讓他去試衣服。
看到陳先生盯著我看時,我還很溫柔笑了下:“從來沒有給你買過衣服,不知道你適合什么樣的,這些你都試下。”
我做好陳先生沉下臉甩手走人的準備了,因為誰這樣對我我就會走人。
但陳先生沒有,轉身去了試衣間,真的一一試著衣服。出來還和我討論衣服的感覺,顏色,樣式。
最后我扔給他的衣服都試了個遍,讓坐在外面沙發上的我等著花都要謝了。
“除了這件,這件還有這件,其余的都包起來。”只聽見陳先生這樣對眉笑眼開的導購小姐說著。
我剛抬頭就看到他對我招手,我以為可以出去吃飯了,屁顛屁顛跑過去。
“你跟著這位導購去結賬吧,謝謝你送的衣服。”我還沒有反應過來陳先生話里意思,就被迫不及待的導購小姐笑著引薦到收銀臺那邊。
我發誓,我在刷卡時真的瞄到陳先生潔白的牙齒。
我不想說,那天我具體花的數額,我怕一口血吐出來電腦會死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我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