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蒙古語稱伊克柴達木,意為大鹽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北緣。
今天的旅程不在計劃之內(nèi),是臨時調(diào)整的。由當?shù)芈糜瓮茝V大使老達帶著我們游覽他們的推廣景區(qū)。走西大環(huán)線,全程450公里。
老達是個高高大大的人,初見時,他正抽著煙,我說,導游,今天你可要克服一下了,因為我聞著煙味要吐。他說,我會克服的,所以我現(xiàn)在先抽好。后來到了景點,發(fā)現(xiàn)老達很會選擇拍攝角度,照相技術很不錯,他簡直就是我們免費的攝影師。一路上,還發(fā)現(xiàn)他很會開車還懂汽車,見識極廣,很有思想。
今后如果有人要去大柴旦,一定要去找老達做導游,他說,他喜歡帶干脆利落的團隊欣賞他的柴達木風光。
他先把我們帶到了”翡翠湖”。翡翠湖在大柴旦湖旁邊,實際上是一些小小的鹽池,因為藍天倒映水中,如同翡翠一樣,所以叫它翡翠湖。
通往”翡翠湖”的路很爛,車很顛簸,“翡翠湖”的開篇是不怎么樣的。但是,幾個鹽池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那水又清又藍,白云飄飄的藍天倒映其中,實在誘人。今天回想起來,有點一好遮百丑的味道。
我們站在鹽池邊上擺著各種姿勢照相,特別喜歡那水中的倒映的。一個人兒,就這么靜靜地站在天地間,向上向下都是天空,天地在這一刻變得如此澄澈空明靜謐,天與地融合得如此完美。
這里還沒有打造出來,所以老達帶著我們這種有緣人來體驗這些美景,希望我們也能告訴更多的旅行愛好者,大柴旦是一個值得留步的地方。這些大大小小的鹽湖,個個都是乳白的鹽圍著的一汪汪碧藍的清澈見底的水,湖水平靜如鏡,沒有一絲波紋。
這就是鹽湖邊上的鹽。
這是微距拍攝的鹽。
這是一個很小很小的鹽池,我覺得它像人的左眼。水真正的顏色不偏綠,而是藍色。
然后我們前往南八仙欣賞大柴旦的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亦稱為風蝕脊,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我國的雅丹地貌面積約2萬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羅布泊周圍。
“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風的磨蝕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較強的剝蝕作用,并逐漸形成向里凹的形態(tài)。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巖層比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觀如同古城堡,俗稱魔鬼城。由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構成,順盛行風方向延長,所以,你看到雅丹,就會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了;高半米至幾米,長數(shù)十米到數(shù)百米不等,所以,它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胖有瘦。
大柴旦就在柴達木盆地,它的雅丹地貌樣式多,有陸上雅丹、沙海雅丹、水上雅丹三種類型。
陸上雅丹在敦煌雅丹地質(zhì)公園能一睹風采,但是老達說,他們這里的雅丹地貌有1.2萬平方公里,非常壯觀。我們這次沒去成敦煌雅丹地質(zhì)公園,無法做出比較。但是,大柴旦的陸上雅丹,確實讓人震撼,上到高處,一望無際的小山包啊!照片根本不能表現(xiàn),非得身臨其境才能品味。
相較于陸上雅丹,我更喜歡沙海雅丹和它的玫瑰石。顧名思義,沙海雅丹就是沙漠里的雅丹地貌。因為有流沙,而且那流沙,就像水流一樣環(huán)繞著雅丹,讓這原本死寂荒涼的小山丘群靈動起來了。看見雅丹溝谷里的黃沙了嗎?像不像靜靜流淌小河?
這就是玫瑰石,我們最先在小攤上見到這種石頭的時候,還以為是人為地將一些小石塊粘在一起的,到了這里,老達帶著我們在沙漠尋找,才知道是天然形成的。
這是在沙里找玫瑰石,我一塊也沒找到,漆校就送了我一塊。
更震撼我們的是水上雅丹地貌。水上雅丹是柴達木盆地深處吉乃爾湖里的雅丹地貌,我們到的地方叫“鴨湖”,湖水源于昆侖山鶴托坂日雪山和布喀達坂雪山。沿寂寞國道315從東臺收費站出去40㎞,就是鴨湖了。
鴨湖里,一個個魁梧的小山包蹲踞在海洋般的無邊無際的藍色湖里,那樣子,如萬艦待發(fā),軍容如此整肅,作風如此剛毅!我們驚嘆不已,感嘆造化神奇!在這廣闊的大漠里竟然有這么闊大的水域,在水中居然有歷經(jīng)七千多年的雅丹,我想不明白,為什么土性這么重的雅丹居然可以這樣屹立水中,不僅不倒,反而昂首挺立!
返程了,這是今天450公里的旅程中唯一的40公里回頭路。被陽光照射的漫漫大漠的柏油路,發(fā)著水的光澤,有點讓我眼花,天邊的朵朵白云把蔚藍的天空襯托得更加干凈。還沒從對水上雅丹的美景中回過神來,我們又開啟了百里戈壁之旅。
由于公路養(yǎng)護,有兩處車行比較緩慢,心急的司機就把車開進大漠。我好羨慕他們可以不走尋常路,可是老達說我們的車不行,弄不好會陷進沙里去,如果是越野還可以。正說著,就看到有兩輛車前輪已經(jīng)拔不出來了。
這不是一塊高高的紀念碑,這是百里戈壁里的一景——天路。老達教我們怎樣才能拍出天路的效果來,這就是他教的效果,我拍的天路。按理,戈壁是一馬平川的,可是柴達木盆地會顛覆你的想法,戈壁的路一樣有上坡下坡,我們甚至還穿過了一個短短的隧道。
天路這段特別的高、陡,黑黑的柏油路在金黃的沙漠里格外引人注目,坡頂與天接,不是上達天庭是到哪里去呢?柴達木的天庭里是否也有鹽湖和雅丹?
小柴旦湖是我們今天的最后一個觀賞點了。大柴旦湖是見鹽不見湖,小柴旦湖是見湖不見鹽,就只有一湖碧水在那里蕩漾,逗引我們下去親近她,或許是她太寂寞,她還“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或許是她太熱情,想用她的澄澈洗凈我們一天的風塵。
這一天的旅程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這時候,我們才想起沒有在鹽湖裝點鹽留著紀念。
又回到大柴旦了。
今晚住在守業(yè)賓館,興奮了一天的我們,能美美地睡上一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