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當然與血緣有關。
父母親和子女之間,是最緊密的親情關系。這在法律上也有規定,在第一繼承人序列。
兄弟姐妹之間,承一脈血緣,出同一胞宮,親情關系自是親密。在孩提時代,兄妹幾個睡同一張床上,彼此間沒有隔閡,多的是親密無間。
隨著慢慢長大,逐漸融入社會,逐漸長大獨立,兄妹間不再親密無間,血緣間的親密逐漸沒社會關系的親密取代。
再到后來結婚成家,各自有了獨立生活,獨立家庭。生活重心都是各自的家人和家庭,兄弟姐妹的親密也就成了在父母家相聚時的關心問候。
父母在,尚有交集,小家終會匯聚在大家。父母若不在,小家也就成了平行線。
民間有句話:一代親二代鄰三代氣死老先人。說的就是這兄妹間逐漸拉遠的親密關系。兒子輩還是親人,孫子輩疏遠成了鄰居關系,到重孫輩,“我管你是誰,愛誰誰”!可能不想認這親戚了呢。
有時想想蠻悲戚,親情怎么就會漸行漸遠了呢!再回過頭想想,社會不就是在這種分化過程中逐漸進步的嗎?
以前,大家庭會多代人在一起生活,直到一個家族大到無法承受那么多人的時候,就會有分家儀式。但即使分開的各家,也還是有多代人生活在一起。
而現在,基本是兒女直接單另居住,父母孩子各有各家。兄弟姐妹各家更不可能同住一個屋檐下。這種關系是現在社會文化引導的產物,也是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居住條件受限制后的一種自然選擇。
所以,親情關系漸行漸遠,就是社會前進過程中的一個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