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一場寒風 ?一場冬
●各地飄揚的雪花還沒有落得干凈,轉眼間,就已經立冬了。不知道您的家中是否已經備好了餃子與熱湯,準備迎接著又一個節氣的到來,也不知道您是否早已經準備好了溫暖的棉衣,去面對銀裝素裹的世界,今天的立冬,不會給人們太多的時間準備,就已經裹挾著陣陣冰涼悄然而至。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立冬過后,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立冬補冬,補嘴空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東北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F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御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
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并且要注意葷素搭配,冬天的菜品選擇性較少,但是可以多吃一些類如白菜、黃豆芽、白蘿卜等這類蔬菜,注意維生素的攝入,可以讓您的身體更加健康。
每逢立冬這一天,各地的民俗豐富多樣,在哈爾濱,據說在立冬這一天,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們會橫渡松花江,用這樣的方式去慶祝立冬的到來。可能對于吃貨們來說,明天是將會是一場精彩紛呈的饕餮盛宴,但是,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也別忘了給父母長輩們打上一個電話,讓家庭的溫度去溫暖整個冬天。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