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焦慮癥狀的,經常為我的未來而擔憂,為自己混得不好而發愁。這些擔憂、發愁的情緒,會讓我突然變得焦躁起來,變得無比否定自己。這種焦慮是莫名其妙、不受控制的,甚至有時候會突然半夜里醒來,發現自己正在發愁!
學習了這本書,我覺得我的焦慮主要是兩種思維方式有問題,一個是災難化思維,另一個是應該化思維。災難化思維主要問題是,經常想著萬一我突然沒了,我的家人怎么辦!我的父母怎么辦?我的愛人怎么辦?我的孩子怎么辦?應該化思維主要問題是,我總想著我應該做出一番事業來,應該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應該出人頭地。
我想,我的災難化思維,并不是因為我天生憂慮,而是因為感覺生活狀況太脆弱,幾乎沒有任何風險承受能力。總覺得一旦我有個萬一,這個家就塌了。我的應該化思維,或許是由于虛榮心在作祟,渴望成為圈子里混得相對好的人,并且摻雜著一些急功近利的緊迫感,以及對自己太追求物質的羞愧感。再深度地剖析一下:我會焦慮,是因為我愛這個家。我擔心家庭太脆弱,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這個家能夠變得更好。
我嘗試著改變思維,減少我的焦慮。既然擔心家庭太脆弱,那一方面,我需要有反脆弱的意識,學會反脆弱的方法,焦慮是沒有用的,提升這個家應對風險的能力才是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另一方面,我需要讓自己保持健康、注意安全,我需要的不是焦慮,而是平安,讓我擔心的災難不要發生。而想著做出一番事業,是每個男人的正常想法,我不需要為此感到羞愧,但也不需要為此而焦急。我已經在努力地奮斗了,但所有的改變都需要經歷足夠的時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我想學著書中那樣,給自己寫一段克服焦慮的肯定話語:
我不需要焦慮,因為我的生活已經很美好。我的家庭很圓滿,父母都還健康,愛人體貼顧家,孩子活潑可愛。我的家人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我知道自己工作很努力,也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我正在持續學習,努力變得更好!我每年都能看到自己的變化,看到自己的進步!我正在學著變得更自信一些,我會經常告訴自己,現在已經挺好的了。我選擇繼續努力,我堅持不斷學習,我相信收獲的時候總會到來。而現在,我需要的只是時間。焦慮,是沒有必要的。
以上,獻給需要直面焦慮,希望活出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