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初那次宅家,恰逢春節(jié)期間,大妹妹要給兒子操辦婚事,考慮到在外的兄妹們都能回來,日子定在元月三十日。
二十五日小弟弟從天津返回,接著二十六日中午小妹妹從石河子到了伊寧,我們接到她們母女倆和二弟在石河子讀書的兒子,送她們去愉群翁回族鄉(xiāng)母親處,說好都在母親那兒相聚,等二十七日二弟從克拉瑪依過來后,商量婚禮的一些事宜。
路上接二連三地接到來自母親那邊的電話,先是問不讓出城了,知道我們已經出城,又說檢查站可能要把我們攔回去,臨時拐上高速路,從青年農場下高速再折回愉群翁,直奔母親家。
午后,天氣陰濕,母親所在的小區(qū)里,地面上遍地泥濘,放了寒假的孩子們跑來跑去的,穿梭在樓宇間。
母親早就做好的飯菜等著我們,大弟一家也在那兒。
母親的孩子們,就差二弟兩口子還沒到,其余的都來了,孩子們見面,吵吵嚷嚷的,好不熱鬧,一頓飯吃下來,感覺累了,都在搶著說話,不知道誰在聽。只有母親最開心,子女孫輩都圍在自己身邊,這是一個母親的愿望。
不知道啥時候出去開店的大弟急匆匆回來,問我們要不要牛肉,說朋友原定明天給孩子辦的婚事辦不成了,剛宰的牛肉要賣掉了,這個消息把大妹妹驚醒了,餐廳、農家樂關閉,那自己家的婚禮豈不是也辦不成了嗎?就忙著電話聯(lián)系訂了席的農家樂,得到肯定答復的同時,又傳來要封城,明天起居家隔離的消息,村委會這會兒已經開始清理人口了,讓外來人口返回。
看著我們慌亂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母親還是想的周到,讓我們買些日用品,從鄉(xiāng)下買菜、面、米、肉等,載著一后備箱的糧食倉慌逃離母親家。
孫子孫女們都留在了奶奶家,外加小妹和小弟,母親家隔離了八口人,居家隔離的一個多月里,可是熱鬧非凡。
二零二零年元月二十七日,整個伊犁居家隔離,一時間大街上空無一人,從我家臨街的窗口望去,整個北京路、河北路靜悄悄的,只看得見靜默的樓群和無言的樹木,一片灰蒙蒙,像極了災難片里的空城。
二十八日開始,就有社區(qū)工作人員上門登記居家人口信息、通知居家條規(guī),陸續(xù)有志愿者來拿生活垃圾,送日用品……人心不再恐慌,各個渠道的信息讓人們有足夠的信心,安心居家,每日的疫情播報,使人們有信心有希望了。
在一個叫“family”的家庭群裡,每天都按時按點地播報著當天的美食。
看完早間的電視新聞播報,了解完疫情,就打開手機看家庭群裡孩子們的美食了。小弟弟和妹妹,還有侄子,侄女,外甥女模仿快手上的美食,天天不重樣,大盤雞、韓國炸醬面、陜西扯面、土豆魚魚兒、烤包子、薄皮包子……我們都在咎自的家裡過過眼癮,才開始張羅當天的飯菜。
小家伙們飯飽茶足後,開始在群裡調侃我們幾家:曬美食、曬美食……如果群裡沒有反應,就拿奶奶來做借口:奶奶問你們今天吃的撒?
然後我們各家也曬出當天的飯菜,這樣一來,都不再怠慢,哪怕是最簡單的飯菜,也鄭重其事地擺盤,盡量放的美觀。
日子就是這樣慢慢過去,大約快到一個月的時候,群裡母親那邊的美食不再那麼積極了,我還隔空喊話呢:你們黔驢技窮了吧!小弟無奈道出實情:原來,給養(yǎng)供應不上了。說母親備的十幾只雞,當初分來的二十公斤牛肉,還有雞蛋、熏馬肉等,按母親的話說,已被這些蝗蟲們消滅光了,這幾天就吃兩天一次的配給,所以做出的飯菜沒面子,就不曬了。
再後來,群裡沒人說話了,小家伙們開始上網課了,各自躲在房間裡,上課呢。
儘管因為疫情的原因 ,大妹孩子的婚禮被取消了,疫情解除後,弟弟妹妹們因為各地的情況不同,遲遲回不了家,母親還是很高興的,因為疫情,孩子們都回來了,而且是聚在一起這麼久,圍在她的身邊 ,像回到了過去,孩子們小的時候!
沒有白過的時光,在母親說來,這是一次愉快的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