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訪~老師對學生家訪,情況怎么樣?
文:老師對學生家訪情況,看看怎么樣?
一起加油,家訪給孩子力量!
【過去與現在】
? ? ? ? 過去的時候,學生有情況老師到孩子家里把情況講清楚,這個就是家訪!
? ? ? ? 現在的情況,學校有安排老師就聯系家長把過程做記錄,這個算是家訪!
名校,我好奇家訪是怎么樣?
【分析與思考】
? ? ? ? ? 家訪咋變了?情況也是多種多樣:
1.通訊手段日新月異,不需要登門拜訪能算是家訪,反正有溝通好就歸結家訪過了;
2.當今人人都在叫忙,去他人家庭老師也感覺很難與家長約的上,電話微信替幫忙;
3.越來越復雜的社會,出門家訪老師的安全怎么保障?說來也是,不敢指令夜家訪;
4.感覺工作好多好多,老師工作日出門去家訪沒有空,等下班嘛,趕回家不空家訪;
? ? ? ? ……
? ? ? ? 基于有實際情況,有學校這樣家訪:
1.只要有與家長聯絡,統統算是有家訪;
2.集體行動指名道姓,約好家長登門訪;
3.專門設置某家訪日,家長家里等候訪;
4.找到一個公共地方,老師家長見面訪;
5.發動家長主動提議,誰家邀約誰家訪!
家訪問題存在時間安排問題。
思考:家訪是解決有需要家訪的孩子問題而到家庭中去,利用家校合一的教育來促進或者改變孩子,進而讓學生能夠得以提高!
? ? ? ? 現在呢?不提家訪的時候就沒人去想到是還有家訪;等通知要家訪感覺形式比內容來的更重要;這樣的效果就會差強人意!
小區化群居,家訪更為方便。
【建議與期待】
建議:回歸到原始的家訪,孩子表現不好就走進家庭里一道找出原因,分析問題訂好規章約束家校合力解決問題;對好的孩子也可以家訪把好消息帶入家庭,比如說在家中給孩子頒發學校得到的獎狀,比在太陽底下暴曬匆匆忙忙發獎氛圍更好,家庭更溫暖!
期待:家庭是教育主陣地,如真想讓每一塊陣地在教育中產生正能量,老師時不時地走進家庭進行面對面的家訪,效果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