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一個早晨,歪歪要準備出門了——
歪歪媽:“今天外面天冷,多穿點兒,小心著涼感冒了!”
歪歪:“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跟著涼有什么關系!”
好吧,我也糊涂了,好像都說的沒錯吧。
雖然感冒這件事,是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可感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我也并不太清楚。
確實,冬天,又到了一個感冒高發的季節。
感冒,每一個人都對它不陌生,
這確實要算一種常見的不能再常見的疾病了。
如果花時間好好算一下,在人的一生中,
可能要經歷200次左右的感冒,
加起來會有5年的時間都在
忍受鼻塞、流鼻涕、咳嗽、發燒、頭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癥狀的困擾,
可能還有將近1年的時間因為感冒臥病在床。
感冒,英文中常用“cold(寒冷)”一詞
可是感冒和寒冷有什么關系呢?
是因為我們感冒時感覺身上寒冷嗎?
還是因為它往往發生在寒冷的季節?
即便在其他許多語言中,指代這個小病的詞語始終離不開寒冷之名——
意大利語中的ra_reddore(源自拉丁語的frigidus),
葡萄牙語中的resfriado,
德語中的erk?ltung (外語原諒我打不出來)
——全是“著了涼”或者“受了寒”的意思。
究竟什么是感冒?
事實上,我們通常所說的感冒,
分為普通感冒(COLD)和流行性感冒(FLU)兩種。
普通感冒
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常見病
(一些情況通常不會很輕易的傳染)。
具有自愈傾向,一般吃不吃藥都是一星期。
病毒感染是無藥可醫的,
意思是說,靠藥物其實并不能特異性殺滅體內病毒、控制病情發展。
流行性感冒
則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的傳染病。
注意!其實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呦!
通常情況下,引起感冒的不同病毒有上百種
(大致分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而其中4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屬于第一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
而流感(由最后那類:流感病毒引起),約占感冒的15%左右。
普通感冒如何傳播?
30年實驗史(可直接跳過看結論,但實驗過程有彩蛋):
在早期普通感冒的研究中,英國感冒研究所所長克里斯托福·安德魯斯(Christopher Andrewes)發現,普通感冒很少在兩個人之間傳播,即使你們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如果一個人得了感冒,另一個人被感染的幾率也只有1/5。
1950年,安德魯斯在蘇格蘭北岸的一個小島(伊琳南羅恩島)組建了自己的荒島實驗室,征集了12名志愿者,在那里進行為期10周的生活,然后讓那些人跟6名剛剛得普通感冒的人接觸,結果12個人中竟然無1人感染。
10年后,1960年,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教授小杰克·格沃特尼(Jack Gwaltney Jr.)和他們同事經過15年的研究,終于為這個問題找到了答案。他們追蹤了不同類型的普通感冒在500人身上的傳播情況,發現病毒的傳播只在長時間、親密的人中才容易發生。這項研究還發現,孩子常常是家庭中最先感染鼻病毒的人,然后再通過家庭成員間的密切接觸將感冒傳播給其他家庭成員。
1970-1980年,這一論點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進一步證實。他們召集了一半健康人和一半嚴重的普通感冒患者,并將他們分成3組,第一組進行幾個小時的聊天和打牌。第二組在一個寢室中共同生活36小時。第三組進行激吻。結果表明,第二組和第三組中只有8-9%的健康人患了感冒。而第一組中竟無1人感冒。而該研究者的另外一項研究也表明,即使是共同生活的夫妻,互相之前傳播感冒的幾率也只有30-40%。(第三組?這算為了科學獻身嗎。。。)
研究發現,鼻病毒較少通過唾液傳播 。在一項對17份正處于發病期的夫妻中獲得的唾液樣本的檢測表明, 有半數以上都測不到鼻病毒。如果讓感冒的志愿者親吻未得感冒的志愿者整整一分鐘后,16對人中也只有1對發生了感染。
因此就鼻病毒而言,接吻和共用飲品似乎沒什么風險。
但是對于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可能存在于唾液的疾病,就不能隨意的親吻了。
可見,實際上普通感冒,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傳染。
感冒傳播的結論:
對于鼻病毒引起(占40%)的感冒來說,
傳染實際上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就算其他病毒導致的感冒,
也不是碰個面就傳播了的。
只有流感,才是以傳染為主。
那感冒病毒到底是如何進入身體的?
盡管科學家們對于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
研究了70多年,
但感冒病毒究竟是通過什么途徑感染
仍然備受爭議
(“仍然爭議中”是常見的科學結論。。。)
而這其中,
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是目前比較公認的傳播方式。
而具體是什么途徑
可能還是要取決于是哪一種感冒病毒的感染
(嚴謹!。。。)
流感病毒一般還是被認為是由于氣溶膠傳播的。
(比如天空中的云、霧、塵埃,
鍋爐和發動機形成的煙等)
而鼻病毒要經空氣傳播,
可能要長時間并且近離接觸才有可能。
所以對于大多數感冒而言,直接接觸可能是傳播的主要途徑。
(“直接接觸”?根據上文實驗,
40%的感冒即便激吻1分鐘也不會被傳染哇,
難道是激吻半小時?)
你想多了,直接接觸的意思可以是:
口鼻較長時間暴露在病毒較多的空氣中,
比如北方干冷霧霾天氣時,原本空氣中的病毒會繁殖增加。
注:再次聲明,不是所有的感冒都可以隨便親還沒事兒的,要是流感或者其他病毒就糟了。
你造嗎?
感冒的癥狀,居然不是病毒直接造成的!
對于感冒引起的癥狀可以說出很多,
比如嗓子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既然有那么多種感冒病毒,
為什么無論哪種感冒病毒,
引起的感冒癥狀都一樣呢?
其實,當我們感冒時,
引起這些痛苦癥狀的,并不是各不相同的感冒病毒本身,
而是我們自己的身體——
是軀體對病毒的反應,帶來了這些癥狀。
(以下灰色字為癥狀產生原理,感興趣可仔細閱讀;不感興趣就自己看著辦)
當感冒病毒進入你的咽部,并粘附于咽部的腺樣體細胞時,作為反擊,細胞會產生激肽刺激神經纖維,產生干燥刺癢的感覺。這可能就是感冒最開始的征兆。
隨后,當病毒感染擴散到鼻腔,鼻粘膜的上皮細胞會刺激細胞因子和白細胞,逐漸演變成為身體自身的免疫反應,導致特定抗體的產生。這種抗體將會保護你,讓因此產生炎性反應的病毒不能再次感染機體。而抗感染的白細胞會火速趕到感染的部位,開始消滅被感染的細胞和入侵的病毒。同時這些細胞還會產生細胞因子,促進機體產生針對某一種特定病毒的抗體,從而防止機體的再次感染。
就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
當你的免疫系統和病毒奮勇搏斗的同時,
也產生了令你感覺到的種種不適癥狀
可見,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個復雜交錯的有機整體,
可以用各種方式應對病原體,
不管應對任何感染,
健康的免疫反應都會努力地、很好地調動各個細胞和因子,
恢復|、達到平衡。
(前提是:自身有健康的的免疫功能)
聽沒聽說過
病毒性感冒?細菌性感冒?
前面我們強調過,
所有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
并且普通感冒(非流感)具有自愈性。
細菌性感冒是怎么回事兒?其實這是個偽概念。
是因為人體鼻黏膜、咽喉部感染病毒后,
功能紊亂,免疫系統破壞+感冒癥狀發生,
使得細菌趁虛而入,繼發細菌感染,此時病情就會加重了。
不過與病毒感染的無藥可醫不同,
不同抗生素對特定細菌有確切的殺滅作用,
使用抗生素可有效縮短自然病程、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前提是確實感染了細菌!)
這是普通感冒也會開抗生素的原因,雖然確實挺濫用的。
注:想要區分細菌、病毒,一般可直接做個血常規,聽一下醫生的意見,然后用不用藥自己定。
治療感冒,何為良方?
普通感冒優先考慮對癥,
如果沒有細菌感染,抗生素不要用——
普通感冒具有自愈性,
不用管也能好,也沒有必要采取什么特殊治療手段,
如果實在難受,選用一些緩解癥狀的藥物就好。
不過感冒藥只能控制癥狀,也就是讓人好受點,
但是對疾病痊愈意義不大:
比如鎮咳藥抑制咳嗽反射但這不利于排痰,其實并不利于病愈。
同時,普通感冒是由很多種病毒引起,
沒有專一的疫苗,也沒有藥,
(除非確診了某個病毒,有少部分病毒是有專門的藥,
不過流感病毒的專用藥,都是處方藥,藥店買不到的。)
如果造成了感染細菌,
只要不是醫院內感染到的多耐性細菌就不怕,
還是有各種抗生素可以治療的,根據醫生建議。
不過!消炎藥/針效果快,但能不用就不要用,
這類藥物當然效果真的是快,一個小時內就能讓癥狀消失。
但要知道:副作用也一樣是大的,
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和過敏反應,
而且會在短時間內降低免疫,特別是對于兒童。
流感病毒是有疫苗的,
所以流感季節來襲,相比普通感冒,可以選擇接種流感疫苗,
這是保護機體免受流感侵襲的最有效方法,
上小學的時候應該學校都組織我們打過的。
但是要記住,接種了流感疫苗不等于就不得感冒了。
而且需要每年打一次,因為變異太快。
回到開頭,
感冒真的跟寒冷,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嗎?
雖然感冒是病毒直接造成的,一年四季空氣中也都飄著病毒
但是冬天的寒冷環境,
一方面尤其是干燥+寒冷的環境,
會促進本來空氣中就無處不在的病毒的繁殖
(其中霧霾p.m2.5也功不可沒,尤其助長了病毒繁殖和傳播);
另一方面,寒冷的氣候也會使人體免疫力有所降低。
所以內外因交織,我們很容易正不壓邪,就感冒了。
冬季日常,如何簡單有效預防感冒?
其中一個很簡單的方法——
冷天出門戴口罩。
口罩會在口鼻外形成一個濕潤、溫暖的小環境,
而病毒活躍繁殖是在干冷的環境中,所以你懂得了。
另外還有種種的方法可以提升、保持自身免疫力,
由于篇幅限制這次就不重點講啦。
拜拜~
祝你舒服過冬!臘八快樂!
本文部分節選改編自《阿嚏!普通感冒的非凡生活》,詹妮弗·阿克曼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