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習,為了六級而奮斗。教室里暖氣很足,用不完。天很暖,不像十二月應有的樣子,僅有的寒風也被陽光照的暖暖的。我不喜歡。
我還是喜歡有雪的冬天,即使冷,那也是一年四季該有的模樣。家里前兩天下雪了,飄飄灑灑的雪花像是蓄謀已久的意外。看著空間里老友們的小視頻,我也好想回家去。
冬天太冷了,你需要媽媽做的美食來塞滿你空虛的胃,還能暖熱你被寒風吹涼的心。
想吃我媽做的土豆栗子燉雞,湯汁濃郁鮮美,味道無法言語。炒米,蒸面條,各有韻味,炒米可軟可硬,配上熬的面湯,媲美大魚大肉的滋味。蒸面條雖然比較常見,但家里做的蒸面條格外香,熱氣騰騰的面條,澆上早就煮好的湯汁。青菜,肉,面條在鍋里翻滾,挨著鍋的那面被炕得焦黃。軟糯酥香,就在這一鍋里相遇。更不用說那些我媽拿手的面食,什么攤菜饃,攤油餅,炕鍋盔,包包子,都是好吃到炸裂,滿滿的雞蛋餡料,皮薄餡多,比外面吃了幾口都吃不到餡的小吃美味多了。
我們那過年講究年三十初一不動火,家家戶戶忙碌了一年,終于可以坐享其成一回。所以,我們在過年前幾天就會開始把食材弄好。在繩上風干了幾天的雞和魚統統下了鍋。鹵豬肉,鹵牛肉,鹵豬內臟,炸雞肉,炸排骨,炸丸子,炸魚,炸肉片,炸豆腐,炸油條,炸芝麻葉,炸糖包,還有我愛的炸紅薯。雖然現在講究清淡飲食,但是這些油炸食物帶來的誘惑完全不能抵抗啊!
這幾天是我最愛的幾天,因為燃氣的小鍋裝不下這么多東西,所以我們就會燒地鍋,我媽就會讓我幫她燒地鍋。這個時候就是我大顯“偷功”的時候,剛炸好的食物就在桌子上放著,我怎么能忍住被誘惑的口水呢!
所以,每次都是我媽一直忙碌著炸東西,我則是忙著偷吃,我媽老是笑話我,吃得像小豬一樣多,也不怕長胖。我完全不以為意,過年還考慮什么減肥啊!什么好吃我就吃什么,中間根本一分鐘都停不下來,等到真正開飯的時候,我已經完全飽了。
去年的時候,我因為早上吃了很多東西,所以等到炸食物的時候,我就吃不下那么多了,其實還是吃了很多。我媽就問,你今年怎么吃得那么少?是不是我做的不好吃?我當時已經撐得快受不了,就讓她摸了摸肚子,但是我媽還是有點不開心。我今年一定要加把勁,吃得更多。
炸好的第一個食物要放在灶頭,孝敬灶王爺,以保佑來年紅紅火火。小時候不懂事,我看見丸子就要拿著吃,被我媽敲了手指,從此以后,再也不敢跟灶王爺搶東西吃了。現在感覺我媽有點迷信,但是我喜歡這種迷信,有過年的感覺。
不論什么單調的食材,只要過了媽媽的手,就變得柔情多滋起來。在外面吃飯的時候,經常會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可是在家里,不用想這么多,媽媽做的你一定喜歡,因為她做的都是你喜歡吃的。
我喜歡過年,有人說寒暑假都一樣,沒什么差別。但是我還是愛寒假,愛久別重逢的人,愛寒風中熱騰騰的食物,愛飄灑飛揚的雪花,愛走在積雪上咯咯吱吱的腳步聲,愛屋檐下的冰柱,愛熱熱鬧鬧的麻將聲,愛嘻嘻哈哈的孩童聲。雖然討厭客套滿天,互相吹噓的塑料親戚情;不喜歡凍手凍腳,穿著臃腫的打扮;愛不上煙霧繚繞,喧嘩聒噪的棋牌室;厭煩小孩哭哭啼啼,淚雨滂沱的臉龐。但是,這好像就是冬天應有的樣子,用表面的熱鬧嚇走屋外呼嘯的寒風,用極其復雜的聲音趕走從腳底蔓延的寒冷。
有人說,現在過年的感覺比以前淡多了。這種現象在我們那也是很普遍,過年都在搶紅包,春晚沒人看。孩子都在打游戲,大人都在打牌,我在家,因為年三十家家戶戶要開著門,所以我就在家里看門。當然,我也是在玩手機。這是現代人的趨勢所在,人們離不開手機,過年每年都會過,好像也沒什么大不了。
如果,你老了呢?
到了你刷個新聞都需要戴老花鏡的年紀,思維漸漸遲緩,追逐潮流卻發現自己和年輕人差了一大截,漸漸聽不懂兒孫在聊些什么。和你同一個時代的人漸漸離世,包括你的愛人。女兒問你有沒有什么想要的東西,那句想讓你回來到了嘴邊變成了什么都不缺。兒子每周來電話,你卻需要很久才能聽懂他在說什么,你能枕著陽光睡一下午,醒來發現身上沒人為你蓋被子。
到了那個時候,你或許會懷念過年,起碼家里每天有人來,無論是虛情還是假意,你都不在乎了,因為你老了,沒什么可利用的了。你或許會懷念以前的過年時光,批判一下現代人冷漠的過年觀念。想想這些,你或許會珍惜這人生僅有的幾十次過年經歷。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你會選擇錢多事少離家近,還是會選擇詩和遠方。我想我的答案是,詩和遠方需要去看一看,靈魂最終的歸處還是父母在的地方。
原本想變成一個美食作家,沒想到后面喂起了雞湯,差不多還有兩個月就要過年了,你要回家嗎?家里還有你牽掛的人嗎?還有牽掛你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