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知乎看到一個話題——房價會一直上漲嗎?
很多人都回答“不會”,但在評論區出現最多的,卻是多數人勉強樂觀的扎心。
房價,這個在社會大部分人心中無法拔出的一根刺,成為了部分90后與95后對生活不存有期待的根源。
在90后與95后這代人之前,是老一派觀念嚴重的70,80后。他們的父輩母輩主張買房才能結婚,而結婚就勢必要傳宗接代。這樣,90后,95后們就又面臨了自己的下一代。
90后與95后的下一代生活在什么樣的年代呢?
是從出生起就開始的競爭!
90后的下一代,勢必要吃最好的奶粉,請最好的幼教,住最好的學區房……否則,這個社會就毫不留情地把他們甩在底端。
而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90后選擇怎么生存?
我是一個90后,我接受了正常的教育,拿著一份不高不低的薪酬。我時常想去逛逛中國,時常想好好享受生活,可每當我想到以后,我就變得很頹喪。
我居住的城市不像北京上海那么繁華,可買一個房子,卻要花費我的半生。
直觀一些的說:首付需要幾十萬,但我的父母是普通農民,幾十萬?幾萬都很難拿的起!
不能靠父母那便靠自己。
如果我攢到了首付,保守估計的房貸,每月要還6000+,還20—30年,那時候,我已經50多歲了。
這期間,勢必要有孩子的。
負擔起養孩子的費用…
啊…想想就頭大!
這個時候,再說回房價。我努力地積攢首付時,無法確定房價是漲還是跌,萬一辛辛苦苦攢的錢,比首付低了,還要再接著攢,在這個過程中,房價還漲怎么辦?
一代人的恐慌,一代人對生活的無所期待,就在這現實的不斷蹂躪之中產生了。
房子+孩子,成為窮人難以逾越的生存大坎。
在知乎的那個話題之下,很多人都選擇丁克,并且想靠租房子得過且過,他們都抱著一樣的態度——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了,何苦在讓自己的孩子跟著苦下去呢?
與其背著房貸省吃儉用過日子,不如拿著薪資租房過“丁克”生活,還能游山看水,認真地享受一一下生活。
這就與本篇文章的標題聯系到一起了,不排除很多人因為感情受挫而放棄愛情,也不排除很多人不愿意進入愛情的墳墓,但是,生活壓力,確確實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人說,我辛辛苦苦找到女朋友,要結婚還得先買房,買房子就得花我大半輩子還房貸了,而雙方父母又要求有孩子之后必須要住學區房。這么大的壓力沒人能理解,萬一女朋友也不理解,那我干嘛還要結婚呢?
生活是殘酷的,有一類人正用著自己的理想反抗著生活。
為了買房要賠進去我的大半輩子,何不帶著理想有尊嚴的活著呢?
其實我是有些贊同這樣的想法的,因為我也是這樣一群人中的一個。我也對著房價與孩子望塵莫及,我也想努力地反抗。
我不能頹喪,既然生活要碾壓我的尊嚴,那我便用理想回以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