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調查表明,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天才外,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那為什么有些人后來成功了,取得了非凡的卓越成就。有些人卻依然一敗再敗一事無成呢?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先來給大家說三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在我所教的班上,有一個女生,成績是年級的第一名。我注意到,她每次交上來的作業,都是認認真真完成的,就連每次的書寫,都是工工整整一絲不茍。而且,從開學到現在,我從來沒有發現過她有任何一次作業是馬馬虎虎應付了事的。因為,她已習慣了認真做事,習慣于看到作業本上的那一個個鮮紅的大勾勾,眼中再也容不下任何一?!皯丁钡纳匙恿恕R苍S,在她人生的字典里,恐怕根本就沒有過“馬虎”或“應付”這類的詞語。
還有一個女生,成績也是經常排在年級的前五名。在上次的期中考試后,當我講評完試卷時,全班51個學生,只有她一個人,能在下課后主動來向我詢問她作文的缺點,希望我給她再深入具體地指出并改正。
而且,我留意到,她自從進入到初一以來,只要是學?;虬嗉壗M織的活動,只要是她能參與的,她都會積極主動地報名。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到目前為止,她總計參加了班級和年級的辯論比賽、年級詩歌朗誦比賽、年級英語演講比賽、年級英語情景劇表演、年級作文比賽6項活動,非常注意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這第三個故事的主角,也是我班上的一個學習成績也很優秀的女生。一次,我讓這個女生和別人對學生上交來的作業進行檢查。在檢查時,我特別告訴了她作業合格的標準。結果,當她發現自己的作業做得不合格的時候,我還沒在班上說要重新做。她竟然就在當天的下午,主動把作業重新補做了一遍交給我,讓我很是感動。
通過這三個人的故事,我才突然領悟到:成功,其實是一種習慣。是習慣,而不是智商,決定了一個人到底會成功或失敗。而習慣,說到底,其實是自己對自己的長期嚴格要求,它是一種自律的能力。平時,如果你去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成功者的身上,一定有著很多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同樣的道理,失敗者的身上,也必定會有著一些不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的。
當一個人常常習慣成功的時候,一旦失敗了,他們會覺得很愧疚,不用你去說,他們就能自動進行總結糾正,避免下次的失敗。
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要成功,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及早養成成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