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都沒有寫字,忘記了寫字的感覺,更是忘記了字的寫法。
以前聽旁人說,學會了腳踏車多年不去騎,只要碰到了那種本能或是肌肉記憶便油然而出了。現在想想,也是不知如何理解了。
熟悉的也會陌生
對于文字,作為學生寫了有16、7年,甚至更多,但凡一個月兩個月不寫字便忘記了如何提筆寫字,很多的文字明明就在眼前浮現著,可就是不知如何下筆寫出來,或者文字總是在耳邊、嘴邊念叨,卻是要在書寫時如何也想不起如何寫出。
這樣的煩惱最近總是發生,可能是一向懶散的過頭,對于寫字也常常用拼音輸入法代替,碰到筆的可能性大大減少。然而最近,我需要手寫草稿,而這時,忘記了很多的熟悉的字。
本來以為本能的事情,本能的肌肉記憶卻在使用時碰到阻礙,一個字不會寫,事意外,噢,沒事,我忘記了 ,如此安慰自己。很多字不會寫,一股挫敗感和無奈感便涌上心頭,不得不反思。
熟悉與陌生之間是時間的長度,和距離的寬度。很多記憶隨著時間沖淡,很多感情隨著時間消失,追其根源也不過是忘記了“溫故”。
但也是不過如此的“溫故”,卻給人以一個意外“驚喜”活打擊。
艾賓浩斯不是騙人的
著名的遺忘曲線警示世人要“溫故而知新”,卻被常常忘卻。
做學生時,每逢考試便是一遍一遍的復習,一遍一遍的重復,猶如一個復讀機一樣,不停的重復,常有厭倦,卻是信手拈來。再看如今,刷著日新月異的微博,沒有文字的重復,少有信息的重復,每一天都在刷新,每一天都是重新開始的“零”。
打開微信,里面有多少曾經的死黨如今成了如今最熟悉的陌生人。不知道是長大后俗事的繁雜,還是物質社會的繁華,擾亂了人心,迷惑了眼眸,每天都在碌碌無為的慌忙中渡過,每天見守著三點一線,和工作息息相關的人打交道,不自覺的便忘記了聯系父母,聯系親戚,聯系好友。很多的聚餐計劃也是一推再推,最終不了了之。
熟悉的陌生人在增加,陌生的熟悉人也在增加。情感是需要維系的,需要維護的。
有一天,終于可以一起吃個飯,聊聊天,卻發現話題不多了,更多的是自述,或者沉默,兩眼相對亦是無言,這種好友之間的尷尬也是很為難,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感情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得模糊,直到消失殆盡。有些冷酷的話說,朋友之間是相互利用,也是相互取暖。如果只剩下“無事不登三寶殿”,那么,友情消失是早晚之事。
世界上的每一種情感都需要用心去維系,“溫故”還是必要的。
很久沒有寫東西,打開文檔,敲下的文字都顯得生澀,沒有往日的流暢。現在才是最為深刻的體會,不能用準確的文字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著鐘挫敗真是令人傷心。
“溫故”是必要的,不斷的練習果真是極其必要的,不論是情感的維系還是記憶的加深,都是要不斷的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