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的范疇里,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房間里的大象”還有一個,叫做“灰犀牛”
“房間里的大象”是人人都看見了,可是出于各種“社會性誤會“和心理需要,大家都不說,是心照不宣的風險。是那些觸目驚心的存在,卻被明目張膽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實或者感受,是那些“我們知道,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該知道”的事情。
而“灰犀牛”則是指大家都看見了,也都說出口了,有人還在喊,可是沒人管,也沒人負責,似乎也不難解決,可就是沒能及時解決的風險。
這兩個概念名稱的由來也是很有意思的,“房間里的大象”其實很好理解,那么大型的動物很難不被發現,可是大家就是選擇視而不見。
而“灰犀牛”是陸地上除大象之外第二大動物,它平時動作緩慢,一般來說對人畜無害,但是你一旦招惹它,惹急了這么個兩三噸的怪物以每小時56公里的速度沖向你,那后果也很嚴重了。
舉個例子,有一個路口,一直沒有紅路燈,大家都知道,也都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應,可是就是沒有解決,直到有一天,這個路口發生了惡性事故,造成了不良影響,才裝好了紅綠燈。
就在不知不覺間,灰犀了長大了,在后知后覺中,不一定就沖向了誰。
很多錯誤是逐步升級的,一開始可能只是個萌芽,但是一步步選擇失誤后,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人性深處有一個重大的bug,叫做“損失厭惡”。就是,得到一項利益帶來的快樂,要遠遠小于損失同樣利益帶來的痛苦,這個bug有時候會發展到荒唐的地步。因為不想接受損失,不肯放棄上一次的努力結果,而在原本錯誤的選擇上,越走越遠。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高考的時候選擇了自己并不了解的專業,學了四年之后并不喜歡,可是考研究生的時候又覺得不想浪費之前四年所學,又考取了同類的專業,當想要讀博的時候覺得如果換個專業,那之前學的不就都浪費了么,于是就又在這個一開始就錯誤,然后執拗于錯誤的道路上走不出來了。
其實,他們想的都是,如果不繼續,就浪費了過去,卻沒有想明白,如果繼續,那浪費的將是未來。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什么也改變不了,可是未來還沒來,大把的機會在手里,怎么能視而不見呢。
還有一些人,談了一段很多年的戀愛了,自己知道其實也沒那么相愛,也沒那么幸福,可是畢竟在一起這么多年了,分開之后再找一個也不見得有多么的合適,就這樣吧。最可悲的是結了婚,有了孩子,而不合適不幸福的感受一直縈繞在心上,卻又扛上了責任的擔子。分開傷害的是孩子和兩個家庭,不分開就要承受這種痛苦,這時候會后悔吧,后悔當初還沒等去嘗試,就把可能存在的希望給否定了。
的確,我們在開始的時候都沒辦法為結果打包票,可是如果已知的是不幸福了,還要告訴自己未知的有可能也是不幸福,這種自我催眠本身就是懦弱的表現了,為什么看不到還有幸福的機會呢,甚至機會更大呢,不去試怎么知道呢?再說,就算開始之后發現也不合適,那又怎么樣呢?人生沒有劇本,隨時可以重新開始的呀!
在我看來,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你有機會去選擇。
有時候選擇是一種開始,有時候選擇是一種及時的止損
無論是選擇另一條路,還是選擇重新開始,只要選擇權在自己手里,就已經擁有的一定量的幸福。
當你沒有能力兼濟天下的時候,能夠獨善其身也是好的。
我們或許沒辦法在一個很大的群體中去發聲,但是我們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做選擇,我從來不相信人性,但我相信人。
任何時候開始任何事情都不晚,最晚的,是遺憾當初沒有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