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事情不多,停下來整理一下過去幾年的工作筆記。發現工作轉變的每個節點都有一份特別有意義的工作PPT,想了想就把他們都整理了出來。做成了這個《商業策劃案》的專輯(關注微信公眾號:一線青年的筆記,點擊專題版塊查看)。
—— 目 錄 結 構? ——
一、背景介紹
二、思路與心得
三、成功展示
四、PPT展示及復賽時視頻
一、背景介紹
印象中,參加比賽一般只會發生在學生時代。畢業工作以后,更多的在乎到手的毛爺爺有幾張。而作為創業的團隊來說參加比賽是一個了解自身商業模式的一個好機會。
前幾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遍了中國。而我從深圳返鄉后,也入駐在高新區的孵化基地。接觸過很多比賽,里面名氣和含金量最重的要數中國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由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家網信辦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舉辦的一項以“科技創新,成就大業”為主題的全國性創業比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評委都是各個著名風投機構的負責人,在比賽中如果商業模式比較亮眼是有望獲得投資的。
很榮幸的參與了這樣一場比賽,也就是參加這次比賽,讓我對自身的企業有一個基礎的了解,也學會了如何寫商業計劃書(現在看來,那個時候寫的方案還是比較稚嫩)。
二、思路與心得
那時候的參賽主體是聚云科技,由于剛剛成立一年,參加的是江西賽區初創組的比賽。說實話,當時我對自己都沒有信心,公司才剛剛起步,主打的產品是一款E27的節能燈泡,技術含量有限,在業績方面,雖然簽了很多單位,但由于當時不會做生意,報出的價格極低,月流水幾千元,財務數據很不美麗。
在參賽的選手中,有些沖著投資、有些沖著媒體曝光度。而我目的明確,沖著獎金去的,并且很有自知之明,設立了爭二保三的目標。
設立目標,把握自己的節奏。給自己設了三等獎的門檻,基本上就卸掉了肩上的壓力,我只要決賽干掉一半人就行。在進入決賽前,有初賽和復賽,那么以每場比賽為賽點,努力做好眼前的工作,專注當下的小目標。
初賽的賽制是通過網上提交報名及簡單的商業計劃書,網上報名很簡單,我把官方的要求清單拿出來,一項一項對照,把基本的材料準備齊全。
揚長避短,是我采用的第一個戰略,企業的劣勢是商業模式和財務數據,為此,我分析了之后避開了總體的銷售額這個數據,相比同行,我們的毛利率要高些。于是就凸顯毛利率這個數值來弱化銷售額的劣勢。
解決完了劣勢,做到了不比別人差,這時候還需要突出優勢,才能顯得比別人好。相比其他創業公司,我們有兩個優勢:第一,擁有發明專利(參賽時還沒有下證);第二,有簽約的合同,且合同大多為政府單位。于是專門重點介紹了這兩個部分。
學會講故事。決賽的時間只有8分鐘,如果要快速吸引評委,就需要一個一氣呵成的故事。我們自身的產品并不是很高大上,只是一個燈泡而已,講的再精彩也還是一個燈泡。
第一是故事標題,把燈泡作為一個傳感器,那么延展出來就是整個物聯網,瞬間市場從家電變成了生活的全部。于是就有了我的參賽標題“基于物聯網的智能感知節能系統”,給人滿滿的科技感,讓評委看到標題就可以在腦海里暢想出廣闊的市場空間。
第一是故事感染力,好故事能夠讓人有共鳴,作為創業者,在比賽現場最能打動觀眾的是向上的動力、不屈的毅力及想改變世界的感召力(對的,是打動觀眾,打動投資人的是商業模式和回報率,這個和參賽目標要一一致)。為此我講了一個科技改變生活的故事,也側面反映及對比了自身產品的優勢。
應用小技巧。決賽的場地是省電視臺,采用的是直播方式,為了保險起見,一般都不要添加PPT動效及視頻,但為了更直觀的讓評委和觀眾看得效果,可采用GIF圖的方式來展示。另外,這種科技類的比賽,現場PPT不同猜都知道主色調是藍色,這樣一來,很容易對藍色產品疲勞,為此,我專門將PPT改成了大紅色。利用這種反差,讓大家對我的項目有一個比較深的印象。
三、成果展示
功夫不負有心人,順利的通過的初賽、復賽,最后在決賽保住了三等獎,也算對得起為此花費的心血。
四、PPT展示
由于決賽直播,不讓錄像所以也就沒有留下影像,復賽時的一小段視頻來還原一下當時的賽況(復賽沒有時間限制,相對內容和決賽有點區別)。復賽及決賽的PPT分別放置在網盤中了,小伙伴們自取哈!(請移步微信公眾號:一線青年的筆記,回復關鍵字:創業大賽,獲取視頻及PPT源文件)
以下是決賽時的PPT,相對精簡了許多。
當時CTO和技術顧問是兼職,所以就都沒有照片,統一采用了虛擬頭像,這個不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