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那晚,我的心情如同即將要去趕赴一場盛宴一般來到電影院,觀看《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作為一個星戰迷,看到再出星戰系列電影,我是高興的,也是期待的。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對于北美的影迷而言,是一部史詩般的經典巨作,它為觀眾帶來了一個未知而又全新的宇宙世界。
當我剛知道,新的一部《星球大戰》要上映時,我首先是拒絕觀看的。我很清楚,時隔多年再推出,肯定并非原班人馬出演。因此在我看來并沒有繼續追下去的必要。
后來,據聞這部星戰在北美收獲了7.6億元的票房,我想在如今電影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下,將其作為一部全新的科幻電影來看,或者未嘗不可。
然而,看完之后,我心里很不想承認,卻又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這部電影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更多是借著星戰系列的情懷打造一個新的電影系列。
導演J?J?艾布拉姆斯,迪士尼公司認為他是當今好萊塢最適合此類題材的鬼才導演,畢竟他成功地將《星際迷航》系列電影起死回生。
《星球大戰》沉寂期間,好萊塢涌現了不少出色的宇宙題材的科幻電影,如《星際迷航》、《星際穿越》、《地心引力》以及前段時間很火的《火星救援》。3D技術、電影特效、宇宙空間的展現等,都讓人嘆為觀止。
也許,有些事情是不可復制的。J.J能將《星際迷航》起死回生不代表就能將《星球大戰》的傳奇延續下去。
作為《星際迷航》的導演,J.J在《星球大戰》中的表現讓人失望。影片中規中矩,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影片都沒有帶給觀眾驚喜和震撼。
《星球大戰》作為宇宙科幻電影的開山鼻祖,如今再出續集,卻沒能超越后起之秀。
雖然導演在影片中也加入了新鮮的元素,例如圓滾滾的呆萌的BB-8機器人,雖然全程講著沒人聽得懂的外星語,但是不難收獲觀眾對它的喜愛。
例如,帶來了星戰系列一位新的女絕地武士蕾伊,一個新的女性英雄。
然而,這位女英雄的形象刻畫也叫人失望。
對主角的塑造,蕾伊和美國電影許多英雄一樣,是一個本來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卻身懷神奇的巨大能量,在星戰中稱為“原力”,因此成為新的救星。在與凱洛?倫的對決中,蕾伊更是拿著盧克的光劍便把反派大BOSS打敗,有觀眾認為這里沒有體現出導演對于星戰“原力”這種力量的尊重。原力并非一個什么都不會的人揮舞光劍便可操縱的。
另外,她的出身,不由得讓星戰迷回憶起安納金。
安納金,盧卡斯星戰系列中最大的反派,盧克的父親,曾經的絕地武士。
《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中,講述了安納金稱為絕地武士的經歷。
他來自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星球,沙漠眾多,是不是很像蕾伊生活的賈庫?后來在“獨立魚電影”中得知導演重新啟用了在摩洛哥保存幾乎完好的1977年《星球大戰》片場。估計賈庫的拍攝片場就是當年安納金成長的星球,難怪如此熟悉。
安納金當時還是一個受盡欺凌的小男孩,卻恰巧被絕地武士圭剛和他的徒弟歐比旺發現他身上懷有巨大的原力,因此收他為徒,成為絕地武士。而蕾伊也同樣身懷巨大的原力,在賈庫也同樣在外星人的壓榨下生活。
記得當時的我,真的被安納金這個萌萌噠的金發小男孩迷住了,還曾經一遍遍地在本子上寫Anakin Skywalker,覺得這真是個多么美妙的名字!沒想到后來他竟然黑化成反派大BOSS!
另外,對于蕾伊的故事,導演或許是為了續集做鋪墊,總覺得電影中留有太多的懸念,因此對蕾伊這個人物的塑造并非特別得成功。
她為什么會被拋棄在賈庫?
她一定要回賈庫等待的是誰?
這一切,只是匆匆而過的幾秒鏡頭,似乎在告訴讀者“欲知詳情,請關注續集”。 然而,鋪墊做了,懸念也設了,卻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去吊觀眾的胃口。作為星戰系列新一代的主角,蕾伊沒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至少還沒深入我心。
從《原力覺醒》可以看出,迪士尼公司野心還是有的,他也希望拍出屬于迪士尼的星戰系列。不管在之后的影片中,盧克是否還會出現,是否會重返戰場,這都注定了盧克不可能再成為星戰的主角。星戰的主角已然由新的絕地武士蕾伊接棒。
據說,當迪士尼公司收購盧卡斯影業時,盧卡斯把寫好的劇本也一起送上,但是卻被迪士尼公司拒絕了。盡管盧卡斯后來也表示自己喜歡《原力覺醒》這部電影,但不得不說,不是原來的編劇、不是原來的導演、不是原來的演員,《星球大戰》注定不可能成為原來的《星球大戰》。
可是,迪士尼公司不接受盧卡斯的劇本,卻又加入了盧卡斯星戰故事中讓人熟悉的情節。不免讓人懷疑他在消費影迷的星戰情懷,為星戰新系列的開啟打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從票房而言,他成功了。
但是,作為星戰系列的重啟之作,這部影片還是顯得過于保守。也許是星戰系列成就過于輝煌,導演不得不慎重,影片從片頭開始便刻意模仿星戰的懷舊感,以及在影片中大量加入前兩個系列的梗。
導致整部電影看完后,我發現這部《星球大戰》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尋找盧克》。
電影從開篇便圍繞“盧克失蹤,好人壞人齊齊來尋找”這一線索展開。星戰前六部,兩個系列,其實還是聯系非常緊密的,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原力覺醒》這部植入幾個前傳和正傳系列的人物,并與“尋找盧克”為線索展開劇情外,可以說,與前六部真的沒啥聯系。
而抵抗組織的飛行員將能找到盧克的地圖藏在BB8機器人里的情節也是如此得似曾相識。是的,正是來自《星球大戰》正傳第一部,萊婭公主將機密藏在R2-D2上。
隨后,不斷出現千年隼、白發蒼蒼的漢?索羅、丘伊、萊婭公主、換了紅色手臂的C-3P0、R2-D2以及年老的盧克。盡管十年了,對于過去六部的印象已經模糊,但是這些熟悉的人名和臺詞還是一次次地刺激著我的回憶。可是即使看到萊婭和索羅再次擁抱、看到索羅死去,甚至那句經典臺詞:“愿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再次出現時,我的心情雖然稍微有所觸動,卻依然未能引起波瀾。
導演刻意加入的懷舊梗,本希望激發影迷的情懷,然而并不成功。
事實上,星戰的地位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為在1977年這個我還沒出生的年份,盧卡斯便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個對人類而言充滿未知的宇宙世界。無論是安納金還是盧克,他們都只是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人物而已。
假若迪士尼公司有足夠的勇氣,就應該大膽地開創一個新系列,走出盧卡斯的星戰,利用當今的技術,為觀眾帶來一個更加氣勢恢宏的宇宙世界,也許能夠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星戰。
然而,迪士尼公司還是不夠勇氣,他想借助影迷對于星戰的情懷來吸引觀眾,以求萬無一失。
如果迪士尼公司想要延續舊系列的故事,大可沿著盧克的故事繼續展開,或者采用盧卡斯的故事劇本。
可是,最終兩個結果都沒看到。看到的是影片既想做出自己個性,又想討好舊影迷。
因此對于《星球大戰》,我非常無奈。十年再見,你已物是人非,卻又沒成為我期待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