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菖莆,是在微博上。一塊古樸滄桑的老磚挖個坑,栽種了一叢菖莆,疏疏朗朗幾片長條形葉子舒展著,綠得蒼涼而婉約,清雅至極。
隨著年齡的增長,喜歡開得熱熱鬧鬧大紅大紫的花兒。如色澤艷麗大朵大朵的月季;如清香四溢潔白如玉的梔子;如好養易活繁花似錦的杜鵑……第一眼看到菖莆的那一刻,我好像找到了知己,花草中的知己,極度地喜歡上了菖莆。而那些熱鬧之花草就是我泛泛至交的朋友了。
百度了一下菖莆,原來菖莆有極高貴的身份。有“文房雅草”稱號,是歷代文人雅客案頭的至愛。人們還賦于了它一個生日,每年農歷的4月14日,在這一日用竹剪修剪菖莆根葉。恕我孤陋寡聞,花草中有生日的好像也只有菖莆了,可見人們是多么喜愛這種小草。
在我的印象中菖莆就是每年端午節掛于門的菖莆。百度后才知道,菖莆的種類很多,端午掛門上是九節菖莆,為菖莆中至貴;案頭盆栽的是虎須菖莆,也叫金錢菖莆為菖莆中的至美?;㈨気牌我步小半S手香”,據說手觸摸菖莆葉子,手中留香彌久,原來菖莆還是一種香草。人們還給予了“神仙草”之美譽。據說能驅邪避邪,或許是它香氣清新,且有醒腦開竅的藥用價值吧。又因為名為菖莆,諧音有繁榮昌盛寓意,人們喜歡在客廳擺一盆菖莆。這些知識都是這兩天才學到的。
我到無所不有的淘寶上搜索了一下,果真有盆栽菖莆出售,價值從十幾元到上萬元不等,那些上萬的應該是菖莆中的至尊不是我等俗人所有擁有,所以放棄網上購買。準備自己去尋找,或許找到的不是至尊至貴,但一定是至愛。綜合菖莆的所有特征,斷定就是老家溪澗隨處可見的小草,俗名叫“坑韭”。
今天來湫水山下,順著溪澗而上,來到一淺水處,布滿青苔的石頭露出水面,就在這些巖石間,一叢叢蒼綠的菖莆蓬勃地生長著,不妖不媚,脫俗如仙子。俯首細聞確有一股似有若無的清香,但我拔了好多,沒有古人所說的,手留余香,久久不散之說。看到菖莆那一刻欣喜之情無以言表,就像跋山涉水,歷經坎坷,終于尋到了前世盟約的老友一樣,那一刻沒有擁抱,沒有寒喧,只有久久的對視……
這是一種生命極強的小草,根系雖發達,只是淺淺附在巖石上,根不需要扎得很深,就有足夠的養分讓自己活著,要求的不多,給予的很多,這是另一種高貴。這也許是文人們喜歡它的又一個原因吧。
我懷著極敬畏的心情帶它回家。找出家里幾個很拙樸的花盆,給它安了家,有水培的,有土栽的。有放書房的,也有擺客廳的。只是沒有找到干凈的青苔,盆土沒有覆一層薄薄的青苔,終覺不夠雅觀。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曾說:“莫訝菖蒲花罕見,不逢知己不開花?!彪y道我是菖蒲的知己?竟然與菖莆草兒結緣。日后有菖莆日日陪伴熏染,愿自己也有菖莆一樣干凈樸素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