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少看國產連戲劇的我,猝不及防就被圈了粉。除了劇中被人津津樂道的服飾裝扮和古韻十足的布置陳設外,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看魏瓔珞一路走來,如同看高手升級打怪,痛快無比。這位身在乾隆朝后宮里的女人,仿佛被注入了現代的靈魂,如此特立獨行。不但吸引了萬人迷富察傅恒,也得到富察皇后的庇佑和疼愛,最后更是不出所料的收獲了乾隆的心,成為為乾隆生育最多子女、得到最多榮寵的女子。
在魏瓔珞進入紫禁城開始,很多人形容她擁有一個開掛的人生。明明只是剛入宮的小宮女,卻輕易就干掉了參加選秀的小主。之后更是一路遇佛殺佛、遇神殺神,任何貴妃、太妃、甚至皇帝唯一的親兄弟弘晝,都能被她斬殺干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卻深信,沒有人天生擁有絕佳的運氣和自帶的運籌帷幄能力。如果一個剛入宮才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就能臨危不亂用花粉救下伙伴,順手收拾了那位驕縱的待選秀女。只能說明這位小姑娘之前的人生,是那種需要她時刻提防,處處小心,必須擁有細心觀察的敏銳心智才能活下來的艱難環境。
故此,剛入宮的魏瓔珞是不討人喜歡的。她不茍言笑、睚眥必報、充滿了戾氣和兇狠。她同情弱者、被害者,因為她自身就是那個被害者。剛一出生,不過是個嬰兒,就被冠上了殺死母親的罪名,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厭棄的拿出去要沉河。如果不是因為姐姐,她可能沒有活下去的機會。就算勉強救下,想必她的成長過程中是得不到父親疼愛的,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就是姐姐。然而無論是姐姐還是父親,在家族中又是受盡排擠的一支,生存不易讓她懂事太早。
姐姐入宮后,魏瓔珞在家中的日子應該是更難過的,失去了唯一的庇護者,她全都要靠自己。如果一個人的社會系統中,只有一個建立依戀關系的人,一旦失去,打擊將十分巨大。這種痛苦大到無法承受的時候,人就會去做點事情來想辦法抵消內心的痛苦。所以一開始,魏瓔珞堅持認為姐姐是被害死的。這種堅信有基于事實的判斷,也有基于她當時的心理需求。找到兇手,了解真相,是繼續活下去的重要理由。
所以她入宮帶了任務,這個任務需要她時刻警惕,隨時處于技能全開的狀態,甚至有點輕躁狂的意味。而且從她高超的繡工上看,是有備而來,就是準備著要入繡房。看起來輕輕松松就如愿做了繡女,但前期準備的功夫只是沒人知道罷了。
都以為她入了宮就開掛,但都忽略了她一路走來的辛苦。只不過是在繡房當差,步步驚心的皇宮輕易就奪走了好友的命,而她魏瓔珞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那時候的魏瓔珞還不知道深宮的險惡,為了幫愉貴人,就把枇杷葉的秘密說了出來。如果不是繡房的姆姆看在她姐姐的份上照拂她,告訴她宮中生存之道,以她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可能早就被拖到后巷暗暗的解決了。
好在魏瓔珞吃了虧,是知道思考的人,她明白要調查姐姐的命案,靠繡房宮女的身份沒有什么指望。在紫禁城里,向權勢靠攏才是生存之道。嘉嬪為什么要依附刁蠻任性的高貴妃,還不是希望自己和四阿哥可以生存下來。
那么如果她并沒有想成為皇帝的女人的念想,能來到皇后身邊做近身的大宮女,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更何況她當時還在懷疑富察傅恒是害死姐姐的真兇,也許皇后也是幕后黑手,得到皇后的重視一舉多得。
魏瓔珞絕頂聰慧。靠著從小歷練的觀察能力,她知道皇后在意什么,皇后身邊另外兩位大宮女明玉和爾晴又是什么性格脾氣。知道心直口快的明玉其實心眼兒好,而深藏不露的爾晴她卻甚少和對方交往。同時,在不斷的懷疑和觀察中,她被富察姐弟的真誠所感動著。在魏瓔珞短短十幾年的人生中,唯一帶給她溫暖的只有姐姐。但姐姐也和她一樣,出身普通包衣之家,沒有讀過太多的書,許多人生哲理她們無處學習。可是富察皇后不同,她不但仁厚善良,且飽讀詩書。她不單成為了魏瓔珞的姐姐、母親、還具備了人生導師的作用。
就算在皇后身邊,魏瓔珞不計后果的狠厲性格還是常常會闖禍,而皇后每每發現后,不但努力護她周全,還教育她如何正確的去應對這個世界的復雜和不公平。富察皇后為魏瓔珞做的,是一個好母親的功能。
很多父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這個社會的規則是什么,邊界在哪里,但是卻忘記為他們提供安全港。通俗而言,只是為了教育而教育,沒有關注孩子當下的情緒狀態,一股腦的把自己認為對的內容強制灌輸給孩子。
還有些父母會走向另外一端,孩子遇到問題告訴他們都是別人的錯,跌倒了是因為地板不平。過分寵溺孩子,不舍得讓他們經歷任何的挫折,塑造一個很得孩子喜愛的父母的形象。孩子幼年時可以在這樣的父母過分保護下生活的很愉快,可一旦進入幼兒園、小學,開始社會生活就會處處受挫無法習得應對的能力,弄不懂人際交往和集體生活的規則在哪里。
和富察皇后相處的那幾年,魏瓔珞開始成長。她不再一味的追求泄憤,嘗試接受別人給她的溫暖,也學習向別人展露自己的內心。電擊太妃事件后,她明白去辛者庫是皇后對她最后的保全,因為這次她闖的禍太大了。一個小宮女害死太妃還能留下性命,皇后盡了全部的努力。
可惜,富察皇后不是個好妻子。她無論對身邊近身的宮女爾晴還是明玉,包括后來最喜愛的魏瓔珞,還是弟弟富察傅恒,都給予了他們仿佛母親般溫暖而穩定的愛。但是對著乾隆,她卻沒有給對方妻子的愛。所以在乾隆眼中,皇后更象是國母,而非自己的發妻,也是因為她自身拼命壓抑了對乾隆的情欲之愛。
起因看似太后的一句話,指責她在請安的時候說的話比皇上多了那么兩句。可這事放在魏瓔珞身上,或者高貴妃這里,聽過應承一下就忘記了。又或者當著太后的面,按照規矩做足,轉過身該如何還是如何。但富察皇后不具備這樣的靈活性,她的認知里涇渭分明。這種分界線意識在她一聽到太后的指責,立刻就啟動了,并從此以后將這些關于皇后的規則全部內化進了人格面具中,不容許自己有一絲絲的僭越。
但是這樣活著,是很累人的,如同長期繃著的弦,外力猛一彈就斷了。二阿哥薨逝,就是一下重擊,富察皇后讓自己消沉了三年,也讓她和乾隆的夫妻關系走向岌岌可危的境地。魏瓔珞的出現讓皇后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紫禁城這樣的牢籠里,也有自由的靈魂張揚著。所以富察皇后和魏瓔珞是相互成全,她們才能在短時間內建立牢固的關系。
魏瓔珞不能和富察傅恒成親,皇后痛心不已,她反復念叨的一句是:“我以為你們至少可以幸福。”之后魏瓔珞終于可以回到皇后身邊伺候,有她的陪伴皇后終于有了一些鮮活的力量。魏瓔珞知道乾隆是個喜歡新鮮有趣的人,雖然他希望皇后能以母儀天下為己任,但內心深處又渴望白月光閃出不一樣的狡黠。所以才有了月下扮嫦娥,這只有魏瓔珞敢去想的吸引乾隆的鬼主意。
之后一系列的慘劇發生的太快了,趁著魏瓔珞出宮探親的功夫,純妃在嫻妃的挑撥下瞬間出手,富察皇后果然不出她們所料被徹底擊垮。等到魏瓔珞趕回來,已經人去樓空。如果魏瓔珞在,她一定有辦法勸解皇后。因為魏瓔珞是慣于從絕望中爬起來的人,足夠復雜才有足夠的韌性,足夠愛自己才能保證不被外界擊垮。
姐姐的仇已經報了,皇后也自戕了,魏瓔珞如同泄了氣的皮球,被袁春望帶走去過平穩的生活。這個時候她已經有一些改變了,能去承受生命中的無常,不象剛失去姐姐那會兒,必須依靠復仇來抵御喪失的悲戚。富察傅恒娶了爾晴,皇后死了,以前這些痛苦對于她魏瓔珞一定需要反噬到某些人身上才可以,現在她能夠允許自己陷入悲傷并慢慢去恢復。
如果不是在圓明園再遇明玉,魏瓔珞還是個等待二十五歲出宮的普通宮女。但從明玉這里得到的消息讓她大吃一驚,于是開始了兵行險著為太后祝壽,成功引起皇帝注意,并一步步讓皇帝徹底愛上自己的設計。這些看似痛快的劇情,背后的付出和隱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頑強的生命力,加上敏銳的觀察和分析能力,還有對人心理細致入微的洞察力,現在又具備了耐心,這樣的人還不能生存下來,我不知道還有什么人可以了。而在這個階段,兩個男性人物占了主導,一個是乾隆帝,一個是袁春望。
袁春望是劇中很特殊的角色,母親是普通民女,父親是雍正帝。就算是個皇族,卻沒辦法證明自己的身份,還被凈身做了太監,在皇宮里從事最下賤的工種。這種沖突引發的痛苦,一直在袁春望的心里撕咬著他,讓他一刻不得安寧。在他的眼中,全世界都拋棄了他,所有人都對不起他。
生活給了他唯一的一點溫情,就是認識了魏瓔珞。洗個恭桶,也能想到用灰來掩蓋恭桶的氣味,在最糟糕的生活里繼續努力,魏瓔珞是個特例。他被魏瓔珞吸引,是自然不過的事情。魏瓔珞的活力,也為他原本無望的人生里,注入了生命。
圓明園和魏瓔珞一起工作的兩年,是他最幸福的時刻,這輩子從未體驗過的美好。也正因為如此,當魏瓔珞要離開時,他充滿了憤恨。他對魏瓔珞的感情是自私的,可是在他的一生中又有誰給過他無私的愛呢?
魏瓔珞成了他最痛恨的乾隆的貴人,自己應該擁有的東西,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擁有了,最后還搶走了他僅有的人。復仇,順理成章,他要報復的是整個后宮。乾隆、魏瓔珞、太后、弘晝、繼后,這些人都是他痛苦的根源,他們誰死了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他成了紫禁城里的一根攪屎棍,利用那些人的貪婪、癡念揭起了腥風血雨。
那么乾隆對于魏瓔珞又是怎樣的存在呢?他是紫禁城的至高無上的主人,將魏瓔珞從宮女變成了主子。賜予她封號,給予她榮寵,并將帝王稀有的愛情也給了她。不過這一切,魏瓔珞得到的一點不容易。在她成為乾隆妃子的早期,斗智斗勇從未停止。
如果說富察傅恒的愛來的意外,乾隆的愛來的卻不容易。初識魏瓔珞,乾隆不清楚自己對她的感情是什么。他用厭棄來防御自己對一個宮女的好感,屢屢和皇后表示自己多么討厭她,說的連皇后都看出來他的情意了,他自己卻不愿意接受。
看到魏瓔珞受苦,他會焦躁難安,卻不忘折返回去扔下一把雨傘。乾隆的表現,如同情竇初開的少年,通過拉前面女生的辮子,來引起對方的關注。偏偏這個前排女生一點也不關注他,這個前排女生喜歡學霸富察傅恒,還要忙著為姐姐復仇,然后就陷入失去皇后的痛苦。乾隆知道,在魏瓔珞眼里他只是遠遠的某個男人罷了。
初戀失敗,不過是人生常態,乾隆還有后宮那么多鶯鶯燕燕可以撫平自己這點小痛苦。偏偏魏瓔珞要復仇,只能借他的力,無辜的乾隆一把又被拖回當年對魏瓔珞的牽掛中了。雖然這一次魏瓔珞成為了他后宮中的一員,但乾隆依舊沒有勝算。因為在魏瓔珞眼里,感情是平等的,并不因為他是帝王就讓自己受委屈。
富察傅恒是魏瓔珞男女感情路上啟蒙者,相比乾隆,富察傅恒更清楚自己要什么。沿襲他們富察家一貫的給予穩定的愛的能力,他不吝嗇情感的表達。可是乾隆和魏瓔珞在情愛這條路上都是新手,別看魏瓔珞籠絡乾隆的時候,和明玉說的頭頭是道。為了吸引乾隆注意,扮太監扮買酒女玩的很溜,可是真正讓她去面對自己的那顆真心時,又退縮了。
魏瓔珞用“我在復仇”防御自己對乾隆的感情,乾隆是富察皇后深愛的丈夫,而富察皇后對于她來說如同母親。魏瓔珞怎么能允許自己得到“父親”的愛呢,這是對“母親”的最大背叛,所以必須找一個很好的理由,為了替母親復仇。所以她偷偷的喝避子湯,表面看害怕生孩子難產死去,內心深處也可以不用承擔生下“亂倫”的孩子的內疚。
那段日子魏瓔珞有很多人要對付,暫時還沒時間深思自己對乾隆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她運用自己的智謀和手段,一路高歌挺進。干掉了純妃,又毒死了爾晴,這些乾隆都可以包庇她。但同時,她卻忘記了,乾隆也是絕頂聰明的人。就算如何喜歡她,也該發現自己被利用了。一直到避子湯事發,乾隆的自尊被擊碎了。乾隆或許可以不在意自己深愛的女人利用自己報仇,但如果對方只是利用卻全無對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深情又該安放到何處呢?
不過乾隆還是給了她最后一次機會,可惜魏瓔珞太驕傲了。兩個還不懂愛的人如果相愛了,彼此傷害總是不可避免。這一次乾隆真的不再回頭,魏瓔珞才明白她早已對這個男人情有獨鐘。不過好在她是魏瓔珞,是從最底層走出來的蒲草,有的就是韌性。討太后歡心,陪太后去圓明園,讓乾隆在看不到自己的歲月里不斷懷念她的好。兩個人分開,才讓他們漸漸明白對對方的深情。
從圓明園再一次回到紫禁城,這是她第三次來到這里。第一次她為了給姐姐報仇,第二次她為了給富察皇后報仇,第三次她心中已無仇恨,是為了回到心愛的男人身邊。
這邊乾隆也在使詐,那個所謂的完美女人沉璧,也是被乾隆利用逼魏瓔珞回來的棋子而已。一報還一報,其他人在兩人眼里,都不重要。經歷了種種艱難后,魏瓔珞也完成了她人格的定性和成長,最終守住了乾隆,成為繼富察皇后后乾隆心中最重要的朱砂痣。
撇開宮斗劇情,如果只能看到魏瓔珞的一次次勝利,卻看不到她從泥潭里爬出來的勇氣和作為。就如同人生路上總有各種風雨,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見到彩虹一般。更多時候,只不過白白遭受了幾次暴擊,什么也沒得到。所以相比成功,我更愛失敗帶來的閃亮的瑰寶。在挫折中,才能真正得到一些重要的東西。
本來對宮斗劇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是被一波波的朋友強烈安利,忍不住去看了。大概一周刷完七十集,佩服自己的神速。之后緊跟著《如懿傳》就上了,這個秋天后宮好忙。
想加入影心理讀者群 請聯系平臺助理微信:xinliwanka,通關密碼:我是讀者。如果覺得我們的文章還有些趣味,或許還能給一些提點和幫助,歡迎點贊轉發,或打賞支持主創。想跟進一步了解主創,可以關注微博:心理咨詢師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