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朋友說,不妨寫寫三豆的數學啟蒙。數學包括很多很多方面,他發展的比較好的算是數感吧。
這是他四歲半的某一天,老師在幼兒園給他出的。都做對了。。(他自己思考過程有改動擦不清楚,仔細看會發現符號都是對的)邊上小紅打鉤是老師畫的。
三豆的數學進展確實比我想象的快,他對數字真的有一種特別的愛。雖然不知道他這樣的愛還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他對數學的興趣更多是天生的還是更多是來自于我們的影響,但是還是在此整理一下我們有做過的和數學有關的內容。畢竟是第一個娃 這些經驗只是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和數學有關,并沒有刻意去規劃方向,請讀者自行斟酌。數學里面有很多不同的方面,三豆只是數感比較好一些,其他方面我們還是沒什么經驗。
按照時間順序回憶:
孕期:
當時還是程序員的我在孕期當然也是繼續寫程序啦。寫到大概7個月左右。每天都在持續的編程,思考,雖然沒有刻意和孩子溝通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也許孩子們在肚子里已經在觀察媽媽在做什么了呢?
回家待產期間,剛好有幾個朋友有空,一周里面每天幾次來家里陪我打牌。打80分打了有一兩個月吧,期間還在斷斷續續做程序。
出生到6個月:
醒著的時候就唱或者念一些有節奏感的兒歌,記得到后來學趴的時候,我們都很好奇三豆可以趴多久,大家會觀察他,同時給他數數,數趴趴抬頭的時間。
記得到4個月左右的時候,三豆對一首兒歌反應特別大: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 每次念笑得特別開心。家里人都常念這一首兒歌。
6個月以上:
開始可以坐著玩了 玩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帶入一些簡單啟蒙。
比如玩具分堆,分類,不管孩子聽得懂聽不懂,換不同的分類方法,一邊帶著解釋。打開玩具,收玩具的時候做簡單的計數,大人數,孩子聽。
玩簡單的形狀箱,泡沫做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讓他去摸去咬去感受。大人和他一起放形狀的時候慢慢表達,現在拿的是什么形狀,我們要放進哪個洞里,每個洞有什么區別。。
三豆長牙之后不是很愛刷牙,我記得每次告訴他,媽媽數數你有幾顆牙齒,讓他張開嘴,一邊數牙齒一邊刷牙。。長新牙的時候告訴他,分享這份喜悅。三豆到現在都很喜歡在刷牙的時候數自己有幾顆牙。有一陣子特別喜歡問每個大人有幾顆牙齒,也喜歡數自己有幾顆牙齒。
一歲以后:
小孩子都喜歡看燈,看會變化的東西。每次下樓玩等電梯的時候他都盯著電梯的數字。因勢利導,他盯著,我就讀著電梯指示讀數,到我們家這一層的時候也告訴他,到X樓啦,我們的電梯到了。進電梯之后,他還愿意看數字的話就跟著正計數或者倒計數,一起看電梯的變化。
如果不想看了,想去按按鈕,按鈕是有凹凸的,教孩子不要按下去,而是輕輕的去撫摸那些凸起的數字,去感受形狀。慢慢的可以告訴他自己家在哪一層,每次讓孩子幫忙按那個數字,慢慢就熟悉自己住的這一層了。
這個期間,豆爸在學習考試,讀的書都特別特別厚,三豆那個時期就特別喜歡趴著或者坐在大人的身邊,去翻看書頁里面的數字。也許所有的字都看不懂,只有這些符號對他而言有點熟悉吧~
行動自由可以爬可以跑以后:
三豆小時候沒有很喜歡運動,但是有個喜歡的好朋友很喜歡運動。兩個孩子總是一起約著去爬樓梯。 小男孩們一起爬樓梯體力消耗比較快,鍛煉小肌肉也消耗體力,當時就常常約著去爬附近最高的樓。 爬上樓頂之后我們會抱著孩子看很遠很遠的地方的風景,體會“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的感覺。
在這個期間,樓梯間的每一層都有數字號碼牌。孩子爬樓梯的時候大人就數樓梯數,在邊上配音。然后每爬一層樓,孩子們都會自然而然的看到上一層的數字長什么樣。大人只要發出贊嘆驚訝的配音就好了,鼓勵孩子繼續去看看更上一層樓是什么樣的數字。就用這種方法,記得三豆一歲半到兩歲半之間的年齡就可以一口氣爬25層樓了。當然我們一開始爬個5層,后面孩子體力好了,就7層,10層,只要孩子們還有熱情就繼續爬到頂。爬樓梯嘛,向上爬鍛煉還不錯,向下小孩子小的就吃不消。這時候又可以重復小時候的坐電梯大法了,樓梯爬到頂,電梯坐下來,不傷膝蓋又可以看數字。坐電梯的時候一起看數字顯示,倒著數下來,對于小朋友而言倒計時也是充滿了樂趣的~
當然這不容易堅持呢,到現在我還很感激當時和三豆一起爬樓的小伙伴藝飛。三豆的學習類型應該是Kinesthetic(動態型的)坐在一個地方靜靜跟著聽跟著念并不是他的風格,在運動中在快樂的氛圍中,在他自己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探索欲的環境下,他很喜歡這個東西。數字的順序就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印在了兩個孩子心中。因為他們有發自內心的好奇,想要知道,再上一層樓,是什么數字?再下去一層樓,我猜的這個數字對嗎?這個假設和驗證的過程小朋友們是很享受的。
行動自由的時候語言發育也上來啦,這個時候三豆正是喜歡兒歌的時候。和數字有關的兒歌好多呀~有事沒事走在路上唱唱,或者睡前表演一段兒歌,也是很好的。常聽的有: five little ducks, five little monkey jumping on the bed, 10 little Indian boys 等等。
帶上動作帶上夸張的表情的結果就是三豆經常說還要還要,這個時候就是編歌曲玩的時候了。10 little Indian boys的旋律最容易編了,不論中文還是英文的,搭上自己的歌詞都可以非常魔性,可以數到上百。大人唱的開心,孩子聽的開心就行了。不用強迫孩子跟著數。
比如:
一個兩個三個小三豆,四個五個六個小三豆,七個八個九個小三豆,這里有十個小三豆。十一十二十三小三豆,十四十五十六小三豆,十七十八十九個小三豆,這里有二十個小三豆。 。。。。依此類推。
數什么隨意,娃喜歡恐龍就數恐龍歌詞,娃喜歡汽車就汽車做歌詞,娃喜歡聽奇奇怪怪來搞笑就數眼睛數鼻子或者數爸爸數媽媽。三豆每次聽到什么三十個爸爸五十個媽媽之類的就笑得前仰后合。開心了,也就慢慢記住了。歌也可以倒著數,一樣的道理,從10數回來,英文中文都可以。
比如:
ten little nine little eight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 six little five little Indians, four little three little two little Indians, one little Indian boy...
為什么數的是Indian我也不知道,我小時候聽的就是這個歌詞,同理隨意改造,想數什么都可以。
慢慢的孩子的動手能力也上來了,我買了一副蘑菇釘。家里人都經常和他拼形狀玩,有的時候就拼成數字,讓他去撫摸去感受那個輪廓。
還有很多游樂場都有一些數學類的玩具,都可以潛移默化的簡單計數。孩子聽也好不聽也好,有反應也好沒有反應也好,大人念念,他們自然就在吸收。
有點記不清是什么時候了,但是我們大人會有時候皮一下,不以1 2 3 4 5來計數,而是走2 4 6 8 10 這種雙數計數,然后每次也拿兩個物體。我還記得挺習慣了按順序正數倒數的三豆,在我們剛開始這樣跳著數的時候很驚訝,聽得很認真。
動手能力越來越強以后:
看了一下自己的記錄,在三豆大概兩歲半的時候,他的語言表達和動手能力都一起發展起來了。前面潛移默化的結果是他已經愛上了數數,出去外面看到能數的東西都很想數一數。
這個時候又是“破壞力”不小每天玩東西到處撒的時候。還記得在一次收拾完具的過程中,三豆不是很情愿,我收著收著數了起來,地上的玩具每一個進玩具筐就記一個數,他一下子被吸引了,一起過來收。我一個他一個往框里放東西,就成了我數1 3 5,他接2 4 6這樣的形式。每次進位的時候他是數不清楚的,但是沒關系,我幫他數進位的地方。地上玩具收拾干凈之后他仿佛意猶未盡還想要繼續玩這個游戲。這樣玩了一陣子之后,他就可以自己數起來了,數到百位都沒有問題了。
這個時候三豆對數字符號也已經非常熟悉了,他的愛好之一就是在家里找最厚最厚的書,去翻看頁碼,先看最后一頁,問我們是多少,然后再往前慢慢翻,或者有時候一本書不停地前后翻看,然而只是看頁碼。。。哈哈
最上癮的時候,我每周都帶他去圖書館借書,我去看書的內容,而他在邊上找最厚的書看有多少頁。那個時候圖書館里那些1-20的數數書就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了。他開始跑到大人或者大孩子的部分去尋找更大的數字。
兩歲半以后:
他這時候開始圖書館只要是和數學有關的書都想借來看看了,于是兒童區一些簡單的給小學生看的數學書就被他借回家了。我們大人有時候念有時候也沒認真,他就自己翻翻。這時候借的諸如此類(各種測量啊,簡單的加減啊什么的 找不到具體的圖):
他到哪里看到數字都開始眼睛發亮,去小朋友家玩兒也是找和數字有關的玩具。記得有個鄰居家里買了個數字拼圖,他非常入迷,我們借回來玩了一星期,他基本是盯著那副拼圖反復玩。大概長這個樣子:
這個期間,他還看著我們大人寫字很好奇,整天想拿我們的書來寫寫畫畫,于是我買了一套KUMON的書給他寫寫涂涂,找不到原本的那本,大概搜到的是這個:
這個連線書他簡直是著迷了呀,滿足了他看數字的愿望,滿足了他在書上寫寫畫畫的愿望,更滿足了我們大人給他打發時間的愿望。O(∩_∩)O哈哈~ 在此期間他對顏色也開始有興趣,于是找了一本類似下面這個的kumon書,通過找數字,涂出對應的顏色,會有對應的圖案出現,也是非常著迷~每天在那里涂啊涂啊。
但是因為他此時還比較小,肌肉發育不完善,我們不想讓他太長期拿筆,每天限制他最多只能畫一頁。因為有了這個限制,他更是每天做完一頁就跑去翻看后面的內容,非常非常期待每天寫寫畫畫。這個時候我們也會認真的幫他寫上日期,在此期間他慢慢接觸到了一周七天,一個月30/31天,一年12個月的概念。他也開始慢慢會看日歷,知道什么日子,幾號。
這樣寫了一陣子之后,他開始試著自己照著日歷抄寫數字寫日期了。歪歪扭扭的寫我們也沒阻攔。寫了一陣子他居然差不多也自己熟悉了基本數字的寫法了。很快他就不滿足一天只能寫個日期了,他開始到處找地方寫數字,這時候剛好有了一個契機:
又寫了一陣子他自己就突破10了,可以寫到更大的數字了。在此期間他繼續到處尋找數字,我們收的快遞包裹有的時候也會拿來讀數字,大人的手機號這時候也記得溜溜的,每天睡前必須要聊天的內容是誰家住在幾號樓,幾零幾。。身邊朋友鄰居的問完了,就開始聊國內國外的親戚,住在一樓的有誰家和誰家,住二樓的有誰家和誰家,以此類推。因為前面已經非常熟悉數字的順序了,加上爬樓梯的記憶,所以什么誰家住最高,誰家住最矮之類的他很容易就感受得到。
這個階段他數玩具收玩具也開始升級了,聽習慣大人跳著數之后他自己也可以開始兩個兩個跳著數了。這個也許就是他理解乘法的基礎吧。因為數字和運算對他而言是可觸可感的,每次扔兩個玩具到箱子里面,就跳兩個數字,而且是累計向上數,就在一遍一遍的動手過程中累積了下來。曾經讓我覺得很煩惱的收拾棋子再也不煩惱了~因為他很喜歡倒棋子收棋子~
有了這些生活中的經驗,兩歲多三歲的時候我和朋友一起合買了下面這個APP,三豆非常喜歡。中文叫都都數學。三豆每天15分鐘可以自由探索。他還是依舊喜歡大的數字,里面有很多大數字相關的拼圖,圖形什么的,玩得不亦樂乎。這個里面有一個部分,就是跳著填空,給娃娃排順序,三豆非常喜歡。里面還有1-100的拼圖,他也可以玩個好幾遍停不下來。?
朋友問蒙臺梭利我給三豆買了什么教具?三豆小時候是蒙氏幼兒園,后來兩歲半離開了。所以我是沒有買教具的。。都是他幼兒園提供的。家里附近有一家蒙臺梭利小店,他喜歡跑去店里玩一個數字盤,1-100,慢慢的把數字整齊的擺放上去,就像是強迫癥一般一定要整整齊齊。但是我真的覺得蒙臺梭利的理念很適合他的學習模式,讓孩子自己去動手,去嘗試,慢慢自發的吸收知識。自發吸收知識總是比被動灌輸來的有效率的~
寫著寫著文章插圖居然超過了10M...不能插圖了好可惜。 那今天先到這里吧~ 改天再去翻找一下三豆喜歡的各種和數字和數學相關的繪本和書來分享一下。
不仔細去想根本記不得這些細節,努力回憶一下仿佛可以找到三豆一路走來濃烈興趣的來由和痕跡。希望對各位有點幫助。^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