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他為我取名為正則,字為靈均。周顯王二十九年,那天正月初七,明亮泛著微黃的月牙兒掛在如墨的天幕,我就是那天出生的,或許自我出生起,我的人生便如那月牙般,存在缺憾。

我從小在樂平里長大,最大的愛好便是看書,我讀的書多而雜,而且對書中的內容總有不同常人的見解,但是也衍生出許多疑問。我就時常抱著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去問先生,先生有時不知如何作答,勸我少看些歪書,然后便拂袖慍然離去。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我家雖為楚國貴族,但我自幼生活在民眾之中,和普通百姓家的小孩兒嬉笑與阡陌之間,再加上家里的長輩時常教導我要體恤民間疾苦,心系天下。故而我十分同情貧窮的百姓,經常為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定期救濟窮人們糧食和衣物。

周顯王四十八年,秦軍犯境,我帶頭組織樂平里的青年奮力抗擊,我一面對青年們進行思想教育,鼓舞士氣。一面利用各種從書本中學到的戰術,指揮青年們巧妙應戰,最終給秦軍以沉重打擊。這一次的經歷使我更加堅定了要走入仕途、報效國家的決心。

周慎靚王元年,仲春三月,明媚的陽光下漂浮著些許柳絮,隨著微風飛舞著。懷王的詔書如一只白鴿飛到我家,輕盈卻也沉重。我的心中有片羽毛翩翩起舞,但我的腳步卻有些沉重,我要離開了這個從小養育我的家鄉進京任職。對家鄉的萬分不舍與對前路的躍躍欲試,我最終踏上了進京之路,在鄂渚擔任縣丞一職。

我見識了更多,并竭盡所能運用平生之所學完成好每一件工作,雖然工作辛苦,但我仍然保持著博覽群書的習慣,在書中我看到了前人的智慧,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運用到我的工作當中;在書中我也看到了前人的錯誤,使我銘記于心避免在我的身上重演。夜涼如水,惟有一盞殘燈陪伴我。春天的夜里涼意慢慢滲透身體,不過這也使我保持清醒,我扯了扯披在肩上的衣服,繼續神游進我的黃金屋。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周慎靚王二年,我升任為左徒。我離懷王更近了,他賞識我博聞強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所以總在議國事時參考我的意見。他還讓我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我感覺自己像條魚,之前居于池塘,水不活,且渾濁,視野并不開闊。后來進京任職,像是游入了溪流,那溪水當是山上泉水匯聚而成,清冽且湍急。我剛開始在里面尚不能適應,水太急,我需竭盡全力才能在湍急的溪流中保持平衡,并時刻注意不要撞到溪中的巖石。現在在朝中,我仿佛游入了大海,四周一望無際,海水深不見底,表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里波濤洶涌,我更需謹言慎行,我的尾巴每劃一下,都要小心翼翼。

這一年的深秋,懷王派我首次使齊,足以見得懷王對我的器重。齊楚兩大國結盟,再聯合其他小國一致抗秦,對秦國是不小的壓力。我的首次使齊大獲成功,我代表的楚國充分獲得了齊國的信任,隨后懷王就順理成章將楚之內政外交工作交于我。第二年,五國聯兵攻秦,我也隨軍而前。親臨戰場,平日里學到的兵法活脫脫呈現在眼前,肅殺的氣息,刀光劍影,鮮血、呼喊······看著戰士們一個個倒在血泊中,我的內心絞痛無比,我亟于做出一些改變,使國家、百姓早日擺脫戰亂的紛擾。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 ?周慎靚王四年,我全身心投入變法改革,制訂并出臺了各種法令。要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需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第一,獎勵耕戰,獎勵農耕,是為了增加賦稅,富國富民,獎勵征戰是為了加強軍事戰略裝備;衛鞅和吳起的變法都是這一套路子,使百姓無論是務農還是出征,都有盼頭、奔頭和念頭,只有建立獎罰制度,臣工和百姓才會心甘情愿的為爵位的驅使去竭盡全力。第二,舉賢能,唯才是舉,戰國時代魏文侯首開禮賢下士之風,使魏國在戰國初期首霸百余年,其次要推齊國的齊桓公,齊桓公辟稷下為學宮,招賢納士,到了齊威王時期,稷下學宮依然是超越大梁穩坐天下風華成為天下士子趨之如騖之地;第三,反壅蔽。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間的溝通障礙,要讓懷王下達的命令準確即時的傳達到臣工的府衙,臣工的府衙也在第一時間把王宮下達的命令傳達給廣大百姓;讓懷王與百姓互通有無,打破君王被奸佞所包圍的態勢;君主能清晰明快的了解民生疾苦,不偏聽偏信。而臣民的意見也可以高速的直達天庭。第四,禁朋黨。鑒于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攻訐。故而要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第五,命賞罰。無論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吳起,都注重嚴格的律條來約束將士的功過;第六,移風易俗。我對楚國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一個個能言善辯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損害國家的主題利益來投機取巧。此次的變法目的在把楚國的不良之風用法律形式來約束。

?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周慎靚王五年,我繼續進行著變法改革,也繼續與舊貴族和一切頑固勢力進行斗爭,他們像纏人的水草,很難擺脫,更難根除,但是我有信心,也有耐心和他們死磕到底。第二年隨著變法改革的深入,民心沸騰;楚之形勢大變,舊貴族面臨著覆滅的命運。他們這回急了,想盡辦法向大王進盡讒言,剛開始懷王還不為所動,可是三人成虎,懷王開始懷疑我不務國事、居心叵測。最終在周赧王元年,我因上官大夫之讒而見疏,被懷王罷黜左徒之官,任三閭大夫之職。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我第一次被流放到漢北地區。和南方比,北方的山、沙、石,更顯荒涼,如我的心里,草木開始枯萎,毫無生機。我雖被流放,但仍然放不下朝中的事,我想盡辦法打聽朝中的消息。周赧王二年,為了打破楚、齊聯盟,秦國派張儀賄賂楚國權貴寵臣,又欺騙懷王說:“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愿意獻出商、于一帶六百多里土地。”這明擺著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我極力勸諫,但是楚王不聽,楚懷王聽信張儀的.,就把相印授予別人跟張儀去秦國受地,結果果然中技,最后大敗于“丹陽之戰”,丟了大片城池。隨后的幾年里,我始終不被中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楚國一次次潰敗。接二連三的失敗讓懷王領悟到被張儀欺騙,出于一時權宜之計重新起用我為齊使,但是當我從齊國回來后卻馬上被懷王疏遠。此時的楚國朝廷,早已是腐敗的老世族的天下,他們建起大理石般堅硬的政治壁壘,任我是如此尖細的一根釘子也鉆不進去。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周赧王十六年,我終于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回到我心心念念的朝中。此時懷王正要接受秦的要求赴會談判,我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懷王的幼子子蘭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咸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被劫往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最終,懷王死于秦國,秦國將他的尸體送回楚國安葬。諸侯由此認為秦國不義。秦國、楚國絕交。我則于周赧王十九年年免去三閭大夫之職,被放逐江南。從郢都出發,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最終到達長沙,這兒可是楚先王始封之地,這山川依舊,只可惜早已物是人非。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江南美麗溫婉的景色并沒有阻隔北方戰場的硝煙,心焦的我時刻都在關注著楚國的動態。頃襄王六年,秦國派白起前往伊闕攻打韓國,取得重大勝利,斬首24萬。秦國于是送給楚王書信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準備率領諸侯討伐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您整頓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戰。”楚頃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懷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就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秦國對楚王的妥協退讓,并不滿足。楚頃襄王十九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上庸、漢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鄧、西陵;頃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于陳城。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在白起攻入郢都的那一刻,我知道,楚國如深秋枝頭的最后一篇枯葉,再蕭瑟的風中搖搖欲墜。這個國家,我曾深愛的國家,我曾志于奉獻一生效犬馬之勞的楚國,如現在花甲之年的我,殘敗不堪。既然今生無緣報國,那就只能等來世了。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維圣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五月初五的夜晚,惟余黑夜茫茫,惟余四顧茫茫。天空中懸掛著銀勾般的月牙,還是月牙,如我出生那天的月牙,殘缺而美妙,那清冷入水的月光仿佛浸透了我的衣裳。我獨步在汨羅江畔,“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回首這一生,總覺恍如隔世。時間如白駒過隙,“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我這一生經歷跌宕起伏,就像當時我所說的,在朝廷里的我,就像汪洋大海里的魚,時刻小心游走,躲過了狂風,躲過了雷電,躲過了海嘯,卻最終陷于漁夫的漁網。那漁網真大真密啊,鋪天蓋地的朝我撲來,令我無處可藏,那網眼太小,我磨破了身上的鱗片想要沖出去,最終只能筋疲力盡、傷痕累累的待在漁網里。如今,已是呈現出滄海桑田之感,我心中殘燈的最后一點微亮也熄滅。來世吧,讓我當一只雄鷹,自由無拘束地翱翔于天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原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我去意已決,懷抱巨石能讓我更快沉入江底,結束痛苦,縱身一躍,耳畔呼呼得風響,我的長發和衣帶在風中纏繞、飛舞,最后再望一眼都城的方向,別了,楚,來世再見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2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24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8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8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8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1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1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9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5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首先 給大家拜個晚年 祝大家 雞年大吉恭喜發財 大吉大利 略略略 客套話不多說 反正你們知道我愛你們就好咯啦啦啦 ...
    娛樂姐閱讀 272評論 0 0
  • 安哥,你咋越變越不爺們了。別忘了自己!
    長不大的自己閱讀 167評論 0 0
  • 今天是7月7號,距離注會考試剩下101天了!距離入職也只剩下101天了。可是什么還沒學進去。不能這樣子啦! 從今天...
    快樂小妞糖小姐閱讀 17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