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強調(diào)——
今天這篇推送高能!高能!高能!
非戰(zhàn)斗人員,請立即下拉至底部,點贊后撤離現(xiàn)場。
如果你想要清涼一夏,好奇心比較重,身邊有隨時能抱緊的人。
那么這就開始——
《咒怨》
Netflix出品,日本經(jīng)典恐怖片翻拍。
導(dǎo)演三宅唱,是個拍文藝片的,代表作《你的鳥兒會唱歌》。
《咒怨》目前豆瓣6.8,對于一恐怖片來說還算可觀。
Sir一個晚上刷完。
這就來和你說說對比原版有什么不同。
01
《咒怨》死忠可能要小小失望了。
因為這個故事里,沒有你們的伽椰子阿姨。
也聽不見標志性的嗝嗝聲。
它更像是《咒怨》前傳。
融合更多的畸形悲劇。
1988年。
女藝人本莊遙(黑島結(jié)菜 飾),在靈異節(jié)目上講述自己遇到的怪事。
她錄下一段可怕的嗚咽,寄給了男主——靈異研究者小田島泰男(荒川良良? 飾)。
他常年收集恐怖故事,對遙的遭遇很感興趣。
遙的男友哲也,自從跟中介去了一間低價房,總是能看到一個抱著嬰兒的女人。
另一條故事線。
漂亮的轉(zhuǎn)校生圣美和兩個新同學(xué)約好,去一座廢棄的房子探險。
當(dāng)然,他們?nèi)ミ^的,是同一座房。
當(dāng)然,這座房有問題。
詭異在哪?
首先是去廢屋探險的三個女孩之一,突然在房間里發(fā)出了滲人的貓叫聲,然后失蹤。
哲也突然暴斃,遙去參加葬禮時,哲也的母親一臉平靜地對遙說:
我沒辦法讓來吊唁的人
看到兒子的這張臉
聽說不管怎么弄都無法恢復(fù)原樣
一張死后怎樣也無法復(fù)原的臉,已足夠讓人浮想聯(lián)翩。
母親接下來的話,和近乎偏執(zhí)的眼神,卻更加滲人。
但是我希望你看看
請你務(wù)必看一眼
在哲也的死相揭幕之前,詭異的氛圍被烘托到了極致,觀眾吊著一顆心,就等最后一個高能。
然后,是彌漫的扭曲和病態(tài)氣息。
中學(xué)生圣美,有一個失職的母親。
她罵女兒是蕩婦,指責(zé)她勾引自己的父親。
自己卻與圣美的老師媾和。
還問老師,想不想和女兒做點什么——
圣美把男友帶到自己家。
見家長?
不,是讓他殺了她的母親。
男孩就用電話機,一下一下地砸向她的頭,任她苦苦哀求,圣美冷眼旁觀,紋絲不動。
而這個男朋友又是怎么來的?
圣美被他和另外兩名女生帶到廢屋探險時,兩個女生一句“surprise”,將圣美按倒。
他實施強奸。
女生在拍照片。
事情結(jié)束后,他成了她的男朋友,而兩個女生先后失蹤不見。
在這個故事中,處處都寫著不合理、神展開。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被玷污后,圣美抱著貓躲到衣櫥。
在這一幕之后,她,不同了。
要說恐怖指數(shù),《咒怨》無疑是今年新片中的峰值。
最高能在第四集。
Sir不多劇透,留給膽肥的你慢慢領(lǐng)略。
但比起驚嚇,這版《咒怨》將社會視角延展得更遠——
人物的畸形和病態(tài),遠遠超過了鬼怪作祟帶來的恐懼。
02
看過原版的觀眾,常常會因為《咒怨》的破碎敘事感到云里霧里。
它基本由每個人物的遭遇片段拼湊而成,時空凌亂毫無規(guī)則,需要觀眾自己捋清時間線,或許還要找找解析。
對于原版伽椰子不斷殺人上分的簡單情節(jié),這樣的敘事操縱會大大提升觀感。
而新版故事線索頗多,布局復(fù)雜,時間跨度從1952到1997,即使是線性平行敘事,也懸念十足。
除了差異,《咒怨》系列的粉絲們,依舊可以在這部全新故事的作品中找到親切熟悉的元素。
比如每一部里御用的黑貓。
三個女生去兇宅探險的情節(jié),也源自舊版。
剖腹取子的情節(jié),則脫胎于最初的《咒怨》TV版中,伽椰子的丈夫佐伯剛雄對小林俊介妻子采用的殘忍手段。
一個更加重要的沿用,是兇宅壁櫥上的閣樓。
老版本中,伽椰子就是被囚禁在壁櫥的閣樓上受虐至死,因此她總是從閣樓爬出來殺人。
新作里,這一地點同樣是女鬼生前被囚禁的場所,怨念的源頭。
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個黑暗的二層閣樓,掩藏著不能面對的惡。
這所兇宅,也和舊版一樣,被設(shè)定成了一個時空的交匯點。
在這里,從前、未來的事件互相影響,舊日悲劇重映,宿命的未來也可窺見。
電影版《咒怨》,來燒毀兇宅的警官遠山,就看到了自己多年后來到這間屋子探險的女兒逸美。
這部新作里,1960年幼年的男主,看到了1997年的圣美。
原來,他童年記憶里那扇被打破的窗戶,是因為未來的這一擊。
時空通過那扇窗戶閉合,設(shè)計高能。
有點像是莫比烏斯環(huán),滿滿都是宿命,卻無力阻止和改變。
這是《咒怨》強烈的悲劇感所在。
同樣一脈相承的,還有孕育咒怨的概念。
電影《咒怨2》中,伽椰子借胎還魂,卻依舊怨念不死。
新版中,怨念和詛咒更是以鬼胎的形式傳遞,生生不息。
遙不斷說,有個房子里的“人”要把孩子給她——
綠帽丈夫殺妻后,念念有詞地說,要把孩子剖出來。
而雄太對妻子施暴時,兒子俊樹在一旁,已然中邪。
咒怨,是通過最親密的關(guān)系延續(xù)下去的。
這種惡的親代遺傳,也是《咒怨》系列的核心母題。
03
所有經(jīng)典形象都是從“人類”的外形加工而來。
喪尸、玩偶、鬼魂。
造成恐懼的根源在于:是人型,卻又變化成原本認知之外的模樣。
它們或打破秩序邊界,為非作歹;或打破生命觀的底線,肆意殺戮。
有時,對“變態(tài)”形象的恐懼源于對于“尸體”的心里投射,是本能的死亡恐懼;有時,則是對各種各樣人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并非不是人。
而是人,卻不仁。
說白了,兩字:
變態(tài)。
舉個例子。
在這版《咒怨》的第一集中,最令人倒吸一口冷氣的是哪個橋段?
女鬼現(xiàn)身哲也家這場戲。的確,這是恐怖片的常見手法。
但這次,導(dǎo)演把真正的高潮,留在了下一場。
轉(zhuǎn)校生圣美,接受新同學(xué)邀請,一同去“荒屋”看小貓。
沒想到,男校學(xué)生雄太加入。
圣美猶豫了。
但新同學(xué)很貼心,打算將雄太打發(fā)走,不讓圣美難做。圣美放心了,選擇互相信任。
到了荒屋。
雄太開口:“居然沒床啊?”
兩個女生回答:“那就地上吧。”
繞到了圣美身后......
好了,那就......
surprise!
她們一邊笑,一邊對雄太說:你好變態(tài)啊。
變態(tài),是嬉笑,是贊賞。
笑容與獠牙間,一線之隔。
但你以為,這只是故事?
在《咒怨》的每一集中,都根據(jù)真實時間線安插進88年-97年,震驚日本的暴力刑事事件。
最明顯的是,是第一集與第四集。
《咒怨》還原出了東京幼女誘拐奸殺事件的兇手,宮崎勤。
劇中“M”一名,就是根據(jù)名字羅馬拼音(Miyazaki Tsutomu)的首字母而來。
甚至,還展示了宮崎勤的犯案過程。
他開車載著小女孩,上一秒還和藹可親。
下一秒,就從車里傳出了女孩凄厲的叫聲。
強烈的沖擊。
表面上一個普通宅男,卻成了影響了日本近30年的變態(tài)。
罪行罄竹難書。
在1988到1989年間,宮崎勤前后誘拐4名7歲以下女童殺害。
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猥褻、奸尸,甚至吃尸、飲血。
犯罪后還向受害者家屬父母送去了“慰問信”,施行二次傷害。
在法庭上,他一再以精神問題逃脫法律懲罰,并聲稱:吃掉女孩尸體是為了使死去的爺爺復(fù)活。
直到2008年,宮崎勤才被執(zhí)行死刑。
除了宮崎勤。
在《咒怨》劇情中,還有很多真實案件與劇情,產(chǎn)生若有似無的聯(lián)系。
比如,對應(yīng)第一集尾聲,不良少年性暴力犯罪的:綾瀨水泥殺人事件。
1989年日本女子被三名高中生綁票、囚禁,殘忍虐待一個月后以水泥罐棄尸的殺人事件。
反映未成年暴力犯罪的問題。
以及,映射日本泡沫經(jīng)濟時代后期,成年人信仰缺失的,奧姆真理教系列事件。
1994年,邪教團體奧姆真理教在松本市進行沙林毒氣實驗。
致使7名市民中毒死亡,約600人受害。
而通過媒體向外透露的,只是一件簡單的煤氣泄漏事件。
到了1995年,真理教將行動擴大。
引發(fā)了轟動全世界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造成13人死亡,約5500人中毒。
在不了解事件內(nèi)容的人們眼中,這些只是匆匆劃過的劇情潤色,而對于知情者(尤其是日本觀眾)而言,這些事件的恐怖效果,甚至超過《咒怨》這IP本身。
不難看出導(dǎo)演的創(chuàng)作動機。
讓原本屬于心理層面的驚悚恐懼,走向社會問題。
反映出日本80-90年代,昭和到平成年號變動,經(jīng)濟下滑時期躁動的人心、人性。
最恐怖的是那間屋子嗎?
04
把一部無差別復(fù)仇的經(jīng)典IP。
在今天,擴充成一個足以讓觀眾接受的劇集。
有人說,《咒怨》的竅門,是新。
借用校園暴力、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新時代問題擴充原本的氛圍恐怖。
Sir并不認同。
在Sir眼中,它真正意圖是去突破禁忌。
第一層“禁”——
顛覆了恐怖片慣行的善惡分明的是非觀。
在第二集的結(jié)尾。
完美對應(yīng)的第一集。
圣美不再是那個被按在地上的受害者,她要挾著雄太,殺掉與老師交媾的母親。
雄太哆哆嗦嗦拾起電話座機,頭也不敢抬。
砸。
那一刻,Sir的雞皮疙瘩起來了。
注意看細節(jié)。
他猶豫、萎縮,卻沒有看圣美媽媽一眼。
壓抑的環(huán)境中,從常態(tài)到變態(tài),沒有善惡是非,只有敢于不敢。
第二層“禁”——
它試圖為惡“辯解”,惡有惡因。
不健康的增長變化、日益膨脹的欲望,與難以滿足的精神寄托,是那個時代日本成年、青年普遍的心理畫像。
他們困在了那座鬼屋?
不。
他困在了時代的詛咒里。
刑警問掌管“荒屋”的中介老板:你也去過那屋子,憑什么你不會出事?
老板從容回答:我要是怕,我就不干這個了。
那為什么總有人住?
老板輕蔑地說:
當(dāng)時東京的房價高漲
沒有人會在意這種事情
他們反而因為價格低廉
而非常開心吧
一個在增長中畸形的時代。
冷漠、自私,利益至上。
在這樣的低壓社會中,惡行制造麻木,麻木制造著新的惡行。
《咒怨》集中恐懼靶心的,正是這諱莫如深,卻又隨時失控的人心。
這只是在說“變態(tài)”?
我們呢?
第三層“禁”——
即是讓我們直視,我們心中的惡。
咒怨系列一直以來的主角,不是伽椰子,不是俊雄,而是那座鬼屋。
在Sir眼中,上中下三層,由下至上恐怖程度加劇,代表人精神結(jié)構(gòu)的三大部分。
老三樣,本我、自我、超我。
第一層,危險程度小,代表超我。
由社會規(guī)范、倫理道德、價值觀念掌控,負責(zé)自我約束,控制。
就連不良少年團體進入這里時,也是規(guī)規(guī)矩矩充滿禮貌。
要脫鞋嗎?
第二層,厲鬼頻頻現(xiàn)身的地方,為自我。
它遵循現(xiàn)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是人格的執(zhí)行者。
一方面,這是屋中厲鬼常常現(xiàn)身的地方。
一方面,也是圣美由受害者覺醒,變身復(fù)仇者的地方。
而隱秘的第三層,壁櫥之上秘密閣樓,“隱秘的角落”。
即是本我。
由潛意識而來,代表最原始的欲望。
在《咒怨》中,這最早囚禁虐待女人至死的地方,一切詛咒的起源。
是怨、是恨、是仇、是恥。
但這里,也是人最本能的,最想要爆發(fā)的情緒。
一直探尋鬼屋的小島田,回想起當(dāng)時姐姐消失的秘密。
姐弟倆貪玩上了閣樓,姐姐看見了黑暗中,有一個人影。
是鬼沒錯。
但她向前邁出了一部,驚喜地喊出了一聲——
媽媽
這,也是意識最深處的愿望,孩子對離開母親的思念與渴望。
這當(dāng)然沒有錯。
而由之后的一系列慘劇,也是再無數(shù)次重復(fù)著這些簡單的愿望,并在一瞬間崩壞傾倒。
有的恐怖片,給你營造氣氛給你生理刺激。
有的恐怖片,讓你打開那個黑暗的閣樓。
它越過了丑陋猙獰的外形,凝視每個人隱藏著未釋放過的惡。
真正的可怕,不是“他們”會傷害“我們”,而是“我們”也可能成為“他們”。
只有看過了,你才能明白。
驅(qū)邪的結(jié)界只有一道。
就在你心里。
永遠都受著沖擊,永遠都要守住。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