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成年人首要興趣是健康問題,其次關注的是人的問題,即如何了解別人,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讓別人喜歡你,如何爭取他人同意你的想法。除了要擁有專業(yè)技術知識之外,還要擁有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擔任領袖的能力、激發(fā)他人熱情的能力。
我們擁有各種各樣的能力,卻習慣性地不去利用,浪費了資源。要學會發(fā)現(xiàn)、發(fā)掘、利用那些潛在你身上的閑置的財富,亦即那些你“習慣性地不去利用”的能力,即潛力。
教育,就是培養(yǎng)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的能力。教育最大的目標不是知識,而是行動。
第一篇? 與人相處的基本技巧
第一章? ? 人性的表現(xiàn):做錯事的人會責備任何人,唯獨不會責備自己。
你想讓某個人改正、調整、改進其習慣或行為嗎?很好,那是好事。但是為什么不從你自己開始呢?從純粹自私自利的角度來說,這比改進別人獲利更多——是的,而且你的風險也小得多
我們待人處事的的時候必須記住,與我們打交道的不是邏輯的生物,而是情感的生物。偏見會激怒這種生物,自尊和虛榮是他們的動機。批評是危險的導火索,它容易引爆自尊的火藥庫,這種爆炸有時會將人置于死地。任何一個傻瓜都能批評、責備和抱怨別人,絕大多數(shù)愚蠢的人都是這樣做的。但是能否做到互相體諒和寬容,那就取決于人格和自制力了。
讓我們試著理解他人,而不是一味指責。讓我們試著弄明白他們行動的理由,這樣比批評更加有利而且有趣,這樣還能培養(yǎng)同情心、寬容和仁慈的精神。“了解一切,就意味著原諒一切?!?/p>
第二章? 與人相處的大秘密:真誠地贊揚他人
讓別人做任何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給別人他想要的東西。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源于兩種動機:性沖動和和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
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原則是渴望得到賞識。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顯著區(qū)別之一就是人類有感到受尊重的欲望。只要你告訴我你如何獲得受尊重的感覺,我就可以說出你是什么樣的人。這決定你的性格,這對你而言有重大的意義。
激發(fā)別人潛在的熱情的能力,通過贊賞和鼓勵的方式,讓每個人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一般人的習慣是對不習慣的東西吹毛求疵,對真正喜歡的東西卻一言不發(fā)。
欣賞和阿諛奉承的區(qū)別是什么?賞識或感激是真誠地,而阿諛奉承是虛偽的。前者發(fā)自內心,后者停留于口;前者的動機是不自私的,后者的動機是自私的;前者是人們普遍歡迎的,后者是人們普遍鄙棄的。把發(fā)自內心的欣賞別人當成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發(fā)自內心的贊許別人,非常慷慨地贊美別人,人們就會珍惜重視你的話,并且牢記終生,即使你本人早已忘記,別人也會始終記得你的贊賞。
第三章? 激發(fā)他人的需求
人們都只關心自己想要的東西;影響別人的方法只有一種,談論他們想要的東西,并向他們說明滿足愿望的辦法。要避免喋喋不休地講述我們的欲望卻毫無成效。要了解別人的觀點的能力,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考慮問題。
顧客喜歡覺得是自己買東西,而不是被推銷。
我的人緣、我的幸福、我的收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我與別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