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會【職場閑談】主編"楓葉豐澤”推薦語:忙碌的職場,需要實習生的幫襯;而從未涉世的學生們,也渴望在初入職場之前,體驗一下人間百態,讓自己未來的職場生涯不會太過緊張和無措。于是在各大企事業單位,實習生便成為一支顯赫的大軍。他們用各自的性格、為人處事的風格,譜寫著一曲曲獨特有趣的進行曲。
本文作者用真摯的情感、自然的文筆,將自己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習生的實習生涯生動地展現于讀者面前。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職場人、實習生各自不同的心態與各自相似的感觸。
雖然最終實習生并沒有轉正成功,但是作者對其付出的真誠以及實習生本人的努力,都留在了歲月的記載中。讀到此文結束時,編輯為兩人結下的情誼,感動不已。
“楓葉豐澤”推薦并分享佳作。
1
我的第一位實習生,名叫小薇。
她入職報道的周一,我正乘機前往總部出差,于是我倆的第一次“見面”只能通過視頻會議。
實習期有三個月之久,我并不打算這么快涉及實質性的工作內容,開會的初衷只是想彼此認識一下。13小時的飛行已令我疲憊不堪,但出于禮貌和尊重,我依然將兩人的第一次一對一會議定在了北京時間的周一下午一點,彼時我所處的西海岸已是深夜。
酒店網絡信號不佳,我沒有太看清她的模樣,不過倒也聽出了她自我介紹時語氣中略帶的局促,好似在回答面試官的提問一樣。我笑笑讓她不用緊張,第一周只需按部就班地參加公司統一的實習生入職培訓,熟悉公司內部所使用的工具和工作流程,需要尋求幫助的話可以隨時找組里甚至公司任何一個人。
記憶閃回到我自己當實習生時面對前輩的忐忑模樣。我將當時別人鼓勵我時所說的“世上沒有笨問題”同樣送給了她,一種微妙的傳承感讓我不禁莞爾。
2
見到真人已是一周后。很書卷氣的女孩,這是我對小薇的第一印象。
其實小薇只比我小兩歲,如果是在職場外相識,我們應該會成為純粹的朋友。只是現在綁定了實習生和帶實習生的人的角色,第一次真正見面時,雙方都多少有些拘謹。
可也正是因為在職場中認識,講究的是效率和目的,人際交往少了不必要的寒暄和委婉。在介紹完她實習期需要完成的項目后,我們開門見山地談了彼此的期望和顧慮。她是第一次當實習生,我也是第一次帶實習生,難免都是忐忑的。
她擔心的是項目涉及的技術棧自己從未接觸過,她不確定自己能否完成。我用自己過來人的例子告訴她,每個實習生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即使有項目經驗相比于這里的體量很可能也只是過家家。公司的實習之所以只招應屆生也是為了考察學習能力和評估發展潛力。這個項目是三個月前我和老板開會定下的,當初為了保險起見,我把提案改了三版,最終將項目細化成了十個子任務。
我始終相信這是一次合作,我需要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幫她完成任務,而她需要做的就是學會工作和感受職場。雖然幾乎每個暑期實習生的目的都是為了轉正,而轉正結果自然會受到實習項目完成情況的影響,但我更真心希望,她能把這次實習當作一次深入了解這家公司的機會。
3
小薇的座位就在我身后,彼此熟絡后,她有問題會隨時來找我,而我轉轉椅子就能去幫她。
粗略估計,平均每個工作日,我會花上一個小時左右幫她答疑解惑。雖然新的技術層出不窮,新的問題也隨之源源不斷,但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學習習慣很好,每次遇到過的情況她都會記下吃透,所以我并沒有在做無用功的挫敗感。
這三個月,我們確實都很努力,捫心自問我比自己實習的時候還努力。雖然項目中途也遇到了兩個突發狀況,不過到底是順利完成了,沒有遇到隔壁組做到一半徹底推倒重來的情況。
項目結束的時候,所有實習生會把成果做成海報張貼在咖啡廳,供大家閱讀和投票。小薇拿到了前三,她將捧回的獎品送給我時,我從她真摯的感謝中咀嚼出了幾分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4
應屆的暑期實習生是異常忙碌的。
除了有繼續學業深造計劃的人,其他實習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還需要備戰秋招。更有甚者,有些研究生的導師還會布置不少科研任務讓其準時完成。
小薇正是后者。她研究生攻讀的課題是模式識別,所以在實習期間,她還需要完成一篇頂會論文。于是,她就過上了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在實驗室科研的生活。
索性結果不差,論文成功中選。年底她去法國開會時,還為我帶回了一個紀念品的手工荷包。
5
然而,人生總是有缺憾的,實習結束前小薇告訴我,她轉正失敗了。
轉正的結果由兩部分決定,一半是兩輪技術面試,一半是實習項目評價。在實習的最后一周,小薇參加了技術面試,但面試官的反饋不盡如人意。于是,在我還沒動筆給她寫評價前,人事就通知了她最后的結果。
我對此自然是難過的。可我也知道,職場里最不缺的就是殘酷的競爭,而面試也僅僅是漫漫職業生涯的第一關。大陸的轉正名額歷年都只有十個,既然結局已定,無論是我還是她,都只能坦然接受。
后來,看她收到了達摩院和某外企研究院的offer,我又替她高興起來。以我觀察,她雖然打算投身工業界,但興趣始終與科研相關,比起這里她去的地方應該會更適合她。我仍記得,當我邀請她給組里分享她在校的科研成果時,她的入木三分和對答如流,那份自信和從容是做實習項目時未曾有過的。
6
最后一天送走她后,我還是在系統中提交了對這次實習的評價。雖然于她已作用不大,權當為我倆這三個月的汗水畫個句號。
雖然大家相處非常融洽,但職場里的每次評價,我的原則都是“公大于私”,所以我盡可能客觀地描述了項目完成度和小薇的能力。
寫著寫著,我想到自己的三次實習經歷,有些好奇那幾位帶我的前輩給我寫的評語。雖然當時我自覺表現不錯,可若是站在現在的我的視角來看,仍舊有許多欠缺的點,比如主動溝通和拓展的能力。當然,再好奇我也無從得知了。
很感謝每一次的實習經歷,友善而博學的前輩們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我的疑問,同時也讓我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有趣的同齡人。實習給了常住象牙塔中的我體驗職場的機會,讓我明白工作不是單純的付出勞動和賺取報酬,而是個人和團體雙向選擇,是大家互相競爭,又能互相成就。
如果可以,我并不介意花費精力將這些感受薪火相傳。只是后來大陸實習政策收緊,小薇便成了我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習生。剛在朋友圈看到她結婚的喜訊,家庭事業雙豐收,為她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