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東北人,客居廣州二十余年。在這里,逐漸適應了酷夏炎熱,習慣了清淡的飲食。最主要的是喜歡上了茶。近兩年,幾乎到了“君子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因為茶又接觸到了,“中國四大陶”之一的欽州坭興陶,一開始是喜歡,現在是癡迷,于是“以茶會友,賞壺品人生”就成了我社交的座右銘。
? ?廣州的茶文化,是受潮汕和福建產茶地區的影響應運而生。早期基本以烏龍類的鐵觀音為主,后來流行一段時間普洱,接下來是金駿眉和正山小種一類的紅茶,最近兩年鳳凰單樅和福鼎白茶又比較受歡迎,現在廣州的茶葉市場比較成熟,茶的種類繁多,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大家都有各自的喜好。我個人比較喜歡各類紅茶和普洱。偶爾喝一點單樅和白茶。
? ? 全國各地區都有飲茶的習慣,能形成文化的,也就是廣東和福建兩地。在東北老家,大茶缸子開水一泡,簡單至極,沒有那么多講究。而真正的茶文化,講究的是茶和水要分離,水沖入茶器,馬上要到出來,這叫出湯,其次根據茶器容量的大小,投茶量也很重要,少了味道淡,多了苦澀。還有就是水溫,普洱、烏龍茶、黑茶和白茶都可以用沸水沖泡;綠茶、紅茶得用85~90攝氏度水。紅茶、綠茶以及烏龍類的單樅、鐵觀音、大紅袍都不適合長期儲存,最好飲用當年的。只有重發酵的茶葉可以長期儲存,出于對茶文化的熱衷,個人存了很多茶,其中生普最多,其次就是黑茶和白茶 還有熟普。如果只是我個人喝的話,足夠后半生享用的了。
? ? 有人只愛飲茶,對茶器沒有講究。有的人既飲茶又玩壺。我就是后者,喝茶的同時,玩壺養壺,不只是為了增樂趣,調慢生活節奏,主要是收藏坭興陶茶器,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大凡喝茶的朋友對紫砂都有一定的了解,關于欽州坭興陶、建水紫陶和榮昌陶可能知之甚少,后三者和紫砂并稱為:“中國四大陶”。我之所以喜歡坭興陶,是因為它更具備藝術欣賞價值,它除了器型的拉坯之外,還有刻字、雕花、窯變等工藝,刻字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簡單,欽州當地有眾多工藝美術師,也可以說是書法家,可以稱為大師的有“王兆儒”、“劉明洲”、“李人帡”等。雕花更是能彰顯匠人的功夫,尤其是浮雕工藝。窯變這個詞語對于大家很陌生,由于陶窯的溫度過高而導致陶器的表面產生顏色的變化,就是窯變,它使茶器具備了金屬的質感。
? ? ?已過不惑之年,凡事已看透大半。喜歡靜下來,喜歡慢一點,所以飲茶就是一種愜意的事情了。閑暇之時,約三五好友,老徐茶室泡一壺香茶,談理想、侃人生。所謂,人生苦短,世事無常,當精進不止。想到南下闖蕩的歲月,客居廣州這二十年,十年創業的酸甜苦辣,造化弄人,就像一灘陶泥,當它被能工巧匠做成精美的茶器的時候,他的命運改變了,它就將永遠和茶結合在一起了,人也是一樣,廣州使我有了事業成就和家庭幸福,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已經無法割舍。老徐偶爾也會詩興大發作詩一首,以作紀念。
? ? ? ? ? ? ? ?祁紅盈盞醉群芳,
? ? ? ? ? ? ? ?魔笛客滿溢茶香。
? ? ? ? ? ? ? ?一器成型只為茗,
? ? ? ? ? ? ? ? 或將余生伴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