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九月份,我開始更新公眾號。
在此之前,我在QQ空間里發牢騷、寫感想、寫隨筆,但是一直沒有什么進步。這是自然的,沒有多少人看,沒有多少人點評,如同寫日記,可能寫十年還是那水平。
后來我一咬牙決定跳出舒適區,厚著臉皮在公眾號上寫。至今天,公眾號更新整整五個月,關注用戶有一千多人,再回頭看以前寫的東西,有一種想“銷毀證據”的沖動,我想,我是進步了吧。
最初更新公眾號時,我加了不少寫作群,也認識了很多喜歡寫的朋友,但是一直堅持下來的,卻不多,很多人寫著寫著就放棄了。
我現在平均保持在兩天更新一篇的頻率,經常有同事和讀者跟我說,太佩服你能堅持下去。
我能堅持寫,第一是因為真心喜歡,真愛一件事情,就會克服種種困難去做,就會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情,途中的一切痛苦也都會甘之如飴。
第二是因為自己心思單純(說白了就是笨),思想不夠活躍,想不到其他適合更自己的事情去做。所以最初朋友鼓勵我寫的時候,便覺得一定要努力寫、好好寫,才算沒有辜負了他。
第三是因為切切實實的從寫作中得到了好處,能一直收到好的反饋,才是堅持下去的動力。
02
從最開始每篇文章寫不過一千字,到現在隨便一篇就可以超過二千字,雖然字數不代表質量,但有朋友告訴我,文章越寫越有深度了。
在簡書的文章,也從剛開始的無人問津,慢慢的有了一些閱讀量。
陸續有其他的平臺、公眾號和我聯系,愿意轉載我的文章。有一篇文章在某公眾號的閱讀量過萬,這真是最大的安慰了。
現在每篇文章,都會有陌生的讀者贊賞,雖然金額不多,但已經夠我買書看了。而且,這是對我文章價值的量化回饋,更是對我堅持寫作的鼓勵以及文章質量一種認可,也會促使我寫出更好更有用的內容。
這些積極的反饋大大的提高了我的自信,不僅讓我覺得自己的知識和思想能夠變現,還讓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因為我的文章對別人有幫助。
這是最直接的好處,畢竟最初寫的初衷就是為了寫出好文章,得到別人的認可,讓更多的人看到。
03
如果說剛開始寫作對我來說是目的,那么現在寫作對我來說,更大的功能是提升自己思想的方法和手段。
我通過寫作梳理自己,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自己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而不會再憑著本能去處理一道難題。
有讀者在后臺給我留言:你的文章最打動我的是,在你的每篇文章里總有一兩個自己很獨到的見解。是的,這段時間的文章不管是什么內容,我總會在里面加上自己的愚見。
因為我自己看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看完總會想,我看完這本書能從中得到什么?一篇有價值的文章,要么文筆優美讓讀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要么可以讓讀者學到干貨;那么我自己寫一篇文章,如果不能讓讀者從中得到啟發和好處,完全只是自我情緒的抒發,那么誰會愿意看呢?
從剛開始全憑靈感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的自嗨模式,到現在也漸漸能總結出一些有用的東西,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的寫一些話題,我把這些當作是寫作能力的提升,也當作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進步。
在《杜拉拉升職記》里面,杜拉拉剛到五百強的DB公司上班時,只是個小小的助理,但是她做事情善于總結,前臺海倫覺得她是主管級別的水平,可見,善于總結,也是一種能力。
04
前面說了我這個人思想比較單純(笨),好像不管是怎樣簡單的事情,都沒有辦法同時進行兩件,你讓我學左右互博左手畫方右手畫圓,那是萬萬不能夠的。
所以在寫文章的時候,我的內心非常干凈,不會存其他的雜念,一切煩心的事情也都能夠暫時拋開,這對專注力的培養非常有幫助,現在我可以很快潛下心來做一件事情,寫作功不可沒。
同時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緒,都可以通過寫作這個出口宣泄出去。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排遣郁悶的渠道,有朋友開玩笑說,千萬不要得罪寫作的人,小心他會在文中把你寫死。據說有位編輯得罪了古龍,于是在某本小說中,古龍把那位編輯冠以惡名,最后死得很慘。
這當然是個段子,不過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郁悶的事情,也確實會在文章中釋放出來,跟誰吵架沒吵盡興,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憋出內傷了,總是要想辦法寫一篇文章出口惡氣。
05
以前看書閱讀,完全是被動的接受,看到什么是什么,看過了就算完了。但是現在就會刻意的去消化,閱讀的時候也會格外用心,哪些觀點是值得借鑒的?哪些文字很優美?作者都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哪些小素材我以后可能用得上?帶著這些目的,讀完一本書就不可能沒收獲了。
有年輕的讀者在后臺問我,你相信命運或者緣份嗎?我實在不太好回答,因為每天都很充實,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我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虛無飄渺的問題。
由于要不停的輸出,會倒逼著自己不停的學習、輸入,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無病呻吟。
因為每天都會有實實在在的“得”,所以會對一些“失”看得淡很多。一些困擾思緒的過往,一些或痛苦或美好的回憶,我現在很少真正的去唏噓傷感,只想花更多的時間放在自我成長上面。
06
“君家住何處?妾住在襄陽”。說了這么多寫作的好處,當然也要說一說寫作的“壞話”。寫作的人就不要想著什么隱私了,如果你持續看我的文章,大概就能把我“家有幾口人,人均幾畝地,地上幾頭牛”完完全全摸清楚。
不止是這些,寫作的人其實是把自己的思想剖開,赤裸裸的展示給別人看。因為不管你寫什么內容,都免不了滲入自己的觀點,哪怕是虛構和現實生活不搭邊的小說,有心人也可以從中窺到你的思想軌跡。
寫作還有一個壞處就是會有一定壓力,寫不出來的時候內心是非常焦慮的。不過這種焦慮我稱之為良性的,因為當你打破這種焦慮的時候,常常伴隨著成就感。
現在我每天打開電腦第一件事情,就是登錄公眾平臺,看看都有誰給我留言了。這真是一種甜蜜的牽掛,通過公眾平臺,我和很多讀者成為朋友,他們中有很多有趣的人,通過與他們的交流,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有位讀者朋友說受我的影響也開始寫作,我用在別處看到的一句話鼓勵她:世界上有99%的人從來都是只看不寫的,那么你開始動筆的時候,就已經超過99%的人了。
雖然我寫的東西距離一些牛人還有很大差距,但是我的很多讀者是看著我從零開始一點點成長的,對他們來說,我是最草根、最接地氣的寫作者。
我這樣的資質,都能讓人生多出一種可能,如果你也喜歡一件事情,那么勇敢的去做、認真的堅持下去,你的人生或許也會多出來更多的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