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綠憶
我尚為幼童時,常與兄弟姐妹們在屋前屋后的山坡田間嬉戲玩鬧,我在岸上看他們下河捕魚,在樹蔭下看他們上樹掏鳥窩,玩鄉下小孩兒都會玩的游戲。那時候,目之所及,都是醉人的綠色。
我應該曾躺在屋后那個小小山坡下的小小草坪上,沉浸在那無窮的綠色里。面對藍天,看到的是悠閑的白云,也有傾斜出來的樹枝,枝葉交錯的綠蔭總讓人忘記今夕何夕。明亮的陽光從枝葉間濾過,灑在我懶懶的身上、眼中、眉間,還有我身旁一片密得沒有縫隙的綠草間,再往前可能還有幾頭健壯的牛。草坪向陽的一邊,有靜默的松樹和柏樹,將那邊的天空染成了幾抹墨綠色的花朵。草坪的另一側,有一條小河緩緩流過,唱著歡快的歌謠。河岸邊,有枝柯繁復的不知名的樹,正掛著無數玩具一樣明亮的白色花球。
不過,我們的玩具,也仍是綠色的。當整個世界都被染綠的時候,蟬蟲也是綠色的,它們在碧草叢中,亦唱著歡快的歌謠。那草很纖弱很柔軟,風一吹便跟著輕輕搖動,似是與蟬鳴共和,譜出美妙的樂章。我們時常會穿梭于田間小道,或是溪邊草叢,去捕捉通體綠色的蟬。只不過,草一動,它便飛走了。就算我們腳步輕一些,已經將手伸進草葉間,也會突然間失了神,因為蟬身與草葉顏色一樣,根本看不清它在哪兒啊!手上的動作重一些,又將它驚走了。還好年幼的時光,總是歡快多,歡歡喜喜出門,亦能歡歡喜喜從田間回來,哪怕兩手空空。
那時候的田間,亦是綠得十分動人。一棵棵水稻在陽光下各自立足,已陸陸續續開始抽穗,夾雜著似是粉末狀的白,在陽光下顯得純粹而透明。這一片綠一直向前蔓延,仿佛若沒有小河小路的阻擋,就要蔓延到天際。不過我也是多年以后才能夠從那片綠色中,看到人們長時間的汗水與希冀結合之后產生的一種莊嚴。
后來的我,極少再歡歡喜喜地穿梭于那一片綠林了。離開鄉村,便極少見到成片成片的綠了。雖有路旁的綠化帶,卻始終比不上鄉村里各種物種將眼前染成不同層次的綠色的精致了。而且,城市里那幾棵立在路旁的樹弓著背,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讓人看著就生氣。
我亦極愛綠色,總執著地在買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的時候優先考慮綠色,又或許是我總能在色彩繁雜的物品中首先看到綠色。
綠色總是很顯眼的、明快的。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深深地迷戀綠色,幾乎不能自拔。我的衣裙是綠色的,表帶是綠色的,甚至于頭繩也是綠色的。那時候我正對生活對未來有些無窮的期待和熱愛。那時候我亦跟孩童一樣,每天歡歡喜喜,不知憂愁為何物。我每天用綠色的頭繩扎著個馬尾,蹦蹦跳跳走過校道,朋友們用根據我頭上那一抹綠色來確定是我。
綠色的時光里,我若想念了,便愿意坐上綠皮火車兩個小時,去見想見的人,仍是用綠色的頭繩。見到了之后,卻會無意識地取下頭繩,將它戴在手腕上,一手又撿起樹下的綠葉,那種大如蒲扇的綠葉,輕輕地搖晃著,似乎可以驅散一路的火車勞頓。
那時候,目之所及,都是醉人的綠色。
亦或是,帶綠色的時光,本就是醉人的。
“一切生命無不出自綠色,無不取給于綠色,最終亦無不被綠色所困惑。頭上一片光明的蔚藍,若無助于解脫時試從黑處去搜尋,或者還會有些不同的景象。一點淡綠色的磷光,照及范圍極小的區域,一點單純的人性,在得失哀樂間形成奇異的式樣。由于它的復雜或單純,將證明生命于綠色以外,依然能存在,能發展。”
我自然沒有沈從文先生由這綠色而引起對民族性格的思考那樣深刻,我是個粗淺的人,對綠色有的只是粗淺的感受,亦曾如他筆下的那樣“被綠色所困惑”。時過境遷之后,一番回憶一番感慨,領悟了生命成長的單純與復雜,我想我是那于綠色之外的生命。
(201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