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文是公關夫妻皮皮仲與婭婭文解讀情商實踐過程中,“高效溝通”練習的第18篇文章。
人在職場,每天都要清晰、有力地“說話”。然而,我們經常會陷入無效溝通的圈套——在沒用的場合、對沒用的受眾、用沒用的方式、做著沒用的溝通。
皮皮仲與婭婭文將結合工作中為500強高管及經理人做溝通咨詢的實際經歷,圍繞職場中最常見的溝通難題,幫助所有向上的職場人找到高效溝通的方法與參考案例。
在職場的社交場合,你是不是經歷過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
第一次和大領導出去開會,坐在領導的車里,你緊張得完全不知道說什么?請新客戶吃飯,客戶來了,你點完菜后不知道說什么,雙方都很尷尬?帶自己的團隊出去玩,你雖然是小領導,但發現與下屬們沒有共同話題,你只好別扭地選擇沉默,最后你的角色就只是付錢的領導?
無論在上面哪一種場景中,當你不知道說什么時候 ,你想的肯定是“我要是能主動說些什么就好了?!边@的確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以我與婭婭文的咨詢經歷來看,盡管你會一次又一次地經歷這種“不會說話”的尷尬,它們并不能自動激發你會聊天的能力。
那該怎么辦呢?今天,我與婭婭文將分享你一個理念,徹底顛覆你對社交場合“不知道主動說些什么”的認知。
先來看一個案例。
尷尬:你與老板單獨相處時,是不是也不知道說什么?
C是一家跨國公司北京辦事處的項目經理,平時話雖不多,但工作扎實,很受前任老板的信任,因此職場上也算順心??墒遣痪弥?,前老板被調去亞太區任職,從香港調來的新老板上周正式履職,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全國主要項目的情況,拜訪重要客戶。
新老板的第一站是北京,這也是C與新老板的第一次見面。然而,氣氛有點尷尬。
在約定好的酒店大堂,C與新老板匯合,然后一起等待晚到的客戶。簡單問候之后,平日里本就不太愛說話的C,略帶羞澀地看著老板,開始搜腸刮肚地翻找各種可以用來打破現場冷場的話題:
項目,上周電話匯報過了,要不要再說說進展?客戶,在匯報項目時候也介紹過了,是不是要再介紹詳細點?自己,工作履歷和成績老板早就看過了,看不出他還想了解什么,人家沒問,自己也不好太多說吧?老板,自己倒是想多了解一些,可是怎么開口問才能不顯得唐突呢?……
大概是老板也看出了C的緊張,也沒有多說什么,微笑一下后,拿出手機開始翻看郵件。
于是,C只好以幫大家先去買咖啡為由,逃了……
讓對方聊得痛快,比你說了什么更重要
如果你是C,你會打破這樣的冷場尷尬嗎?很多人其實不會,因為太難了。
在解決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先來想一個問題:你喜歡與什么樣的朋友聊天?是說起話滔滔不絕,讓你沒機會插嘴的朋友?還是很善于聆聽、會提問,從而讓你能痛痛快快表達的朋友?
很多人都會喜歡第二種朋友,因為他們讓你有表達的機會,你也因此更喜歡與他們交往。
認識到這一點至關重要。你那么想避免冷場的尷尬,想學會主動說話,本質目的是什么?還不是希望和對方建立起相處舒服的關系,最終贏得老板、客戶、團隊的信任感?
所以,你真正要學的,不是如何在陌生的場合讓自己變成無所不知的聊天高手,而是成為那個能為對方創造表達機會的“聰明人”。為什么說這樣做更聰明?因為它既避免你要說太多話,又讓對方有了表達自己最想表達的機會。
那么,怎樣才能稱為這么聰明的溝通者呢?一句話說來,就是要成為謙虛的提問者。我們分享三步具體的方法。
第一步:先判斷你溝通對象與你的關系
他是你的領導?還是你的下屬?是你想努力討好的客戶?還是普通的朋友?無論他們是誰,你和他們總歸會有一個預設的關系。在你想與之“社交”之前,你先要把握好你與他關系的本質。
判斷好關系本質后,你便知道該用什么姿態通過提問來讓對方愿意開口,并且還要聊得開心。
比如在C的例子里,她就可以應該以請教的口吻來打開對話。因為C是帶領導去見客戶,她完全可以問一個與客戶管理相關的問題——
“李總,正好咱們也要等客戶過來。我能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嗎?過去半年開始,我開始要同時管理五六個客戶,壓力很大。您那么有經驗,能給我些建議嗎?”
領導這么一聽,肯定愿意給C支幾招。原本只是想打破尷尬,但卻讓領導給你上了寶貴的一課,還讓他很驕傲地回憶了自己的光輝歷程,還讓他覺得你謙虛好學,這樣的一件三雕,你是不是要好好學?
第二步:掌握三個常用問句,讓你從此不再害怕尷尬
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的提問方式是“請教”。但如果你與對方的關系,不適用這么正式的請教呢?
其實,我們分享的“提問”方法,本質上是對你溝通對象謙虛、真誠的好奇。你向領導請教的是項目管理上的技巧,你也許也可以向你的團隊請教某一個城市旅游的攻略。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請教,在你提問的那一個,你都把對方放在比你厲害、比你更重要的位置上——而這就是對方愿意與你分享、聊天的原因。
當然,“請教”本身也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技巧。我們給你總結了以下三個,供你在與不同關系的溝通對象聊天時,靈活使用:
“我想請教一下.......” ——這個是最正式的提問,適用于領導、客戶、長輩等
“聽說你最近做了A項目,大家都說很厲害啊。你能給我們介紹介紹嗎?”——這個用于與你關系更平等一些的同事等
“你去過尼泊爾?很有意思??!能給我分享分享嗎?”——這個更加輕松隨意一些,可用于朋友之前、與團隊交流等情形
你可以依據以上三個典型問題,融會貫通,想出更多應用場景。當然,提問的前提是你對對方有基本的了解以及真誠的關注。盡管技巧可以幫你打開對話,但如果你沒有花心思去關心對方,你就沒辦法讓對方真正地與你舒暢地聊起來。
第三步:問到做到,讓你的信任感翻倍
在我和婭婭文的情商實踐書中,我們一直提倡所有的“說”都要落實到“做”里。想象一下,如果C向她老板請教了客戶管理的問題,下次再見面時,她如果能簡單匯報了自己在試用領導的方法之后,取得了哪些進步,這種效果該有多棒?
這就是打通“說”與“做”、真誠請教、真誠做事的效果。無論是你在向女客戶請教如何帶孩子,還是向自己的下屬了解大阪的美食攻略,當你的溝通對象聽到你真的去用了他們推薦的方法或攻略,一定會有巨大的成就感。
換作是你,如果給朋友或領導或下屬推薦、分享了什么,突然有一天,他們說你推薦的某個餐廳很好,某本書很有用,某個方法非常棒,你是不是也會很高興?
這就是提問式請教的力量。
簡單總結一下,我和婭婭文向來不喜歡純為說話而學說話,這樣的做法功利性太強。真正的高情商溝通者,內心平和,對周邊的東西保持好奇,打心里認可對方一定有自己不了解的見識,因此,才能在尷尬來臨之前問出問題,真誠地傾聽對方的回答,并為之喝彩。
有關作者:
皮皮仲與婭婭文是一對同行小夫妻。他倆不是專家,但很多人愿意付費向他們學習“如何說話”;他倆也不是作家,但他們的第一本職場溝通書《能說會干:開啟高情商的精進之路》正在京東熱賣;他倆初戀在一起十年多,但很愿意與每一位喜歡慢慢向上的人交朋友。微信公眾號:pipi-zhong。如想深度交流如何提高溝通,歡迎點擊在行平臺,搜仲佳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