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7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竹板打完,今兒咱這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啦!今兒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的主題同樣是弘揚正能量:心存善念,珍愛小動物。
老慣例,閑言少敘,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話說在古時候,某個靠山村里住著一個李姓老漢。這李老漢沒啥本事,就有一膀子力氣。實打實的一個農民。
農忙之余,他就背著獵具,到后山上打獵。拿到鎮子上賣,換一些銀兩貼補家用。
這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都是帶講的。老漢的兒子李良到了讀書的年紀,看著和他一般大小的孩子們都陸續進了學堂,李老漢這心里急啊!
有些看官會問了:“急個錘子,直接送進學堂不就完事了嘛!”
李老漢也這么想的,他不是差錢兒嘛!家里沒錢,拿啥交學費啊!
李老漢和老伴兒這個愁呀!
“這可咋整,老頭子你看看跟小良一般大的孩子們都進學堂了,咱不能讓孩子受屈啊!”老伴兒喃喃說道。
“實在不行,我就舍掉我的老臉,找老二借點去。”
“老二他岳父重病在身,錢都花在岳父身上了,他哪還有錢啊?”
“我試試去吧!”李老漢說道。
第二天,李老漢就去找他弟弟借錢。可結果真如老伴兒所說,因為給岳父看病,他家已經花光了積蓄。
“行吧,我再想想別的辦法。”這可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況且他老李不是英雄,只是個種地的農民,這可愁壞了他。
辦法要想,地里的活還得干,李老漢扛著鋤頭下了地。
他干到一半的時候,就聽見不遠處有“嘰嘰”的叫聲。李老漢拿著鋤頭就開始四下尋找。
在他前方不遠處的山溝里,他看見了一只野狗,正站在那里朝著一個小洞口死盯著。
李老漢仔細一看,原來洞里有幾只黃鼠狼。
“那野狗是想吃它們吧?這不行,大小那也是幾條生命啊!”想到這李老漢就扛起了鋤頭,連喊帶罵驅趕著那只野狗。
野狗招架不住,悻悻而走。
李老漢蹲在地上朝洞里一看,好幾只小黃鼠狼,正在里面亂爬著。
李老漢就這么在洞口守著。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一只成年、全身金黃的黃鼠狼來了。
那黃鼠狼死死盯著李老漢。“你別那么看我,要不是我守著,你這幾個孩子早就喂了野狗了。得嘞,你來了,我就回去接著干活了。”
說完李老漢扛起鋤頭回到了地里。
“唉!你說說我這是圖啥,自己兒子進學堂的學費還沒有著落,我還有閑心救黃鼠狼的幼崽,唉!誰來幫幫我呀!”李老漢邊干活邊喃喃自語。
那只黃鼠狼就站在不遠處聽李老漢嘮叨著。
第二天一早,李老漢還在睡回籠覺,就聽見老伴兒在外面喊:“我說老頭子,天大的好事啊!不知道誰在咱家門口放了10兩銀子,這可是10兩銀子啊!”
“噓!你吵吵吧火的干啥玩兒呢?你是怕別人聽不見咋的?”李老漢責怪道。
“這錢早就夠咱兒子的學費了,日常花銷也能花一陣子了。”老伴兒又說道。
“這錢莫不是別人丟在咱家門口的?你先放起來等等。”
老伴兒高興得合不攏嘴,拿著銀兩就回了屋。
當天晚上,李老漢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了那只黃鼠狼,給他拼命地作揖道謝。
那黃鼠狼說那10兩銀子是它拿來感謝老漢救命之恩的,讓他拿起給孩子交學費。
李老漢想要說話,卻一下醒了。
“老婆子,這錢我知道是誰給的了,明天一早你就帶著孩子去學堂交錢吧!嘿嘿!這還真是善有善報啊!不枉我救了你們一回。”
老伴兒不明所以,于是老漢便將實情告訴了老伴兒。
老伴兒聞言跪在地上不住地感謝著。這夫妻倆終因善心而得了福報,真是好事一樁啊!
結語:
心存善念之人,或許現實生活中會吃一些虧。不過老話也說“吃虧也是福”。在危難之時,心存善念的人常常會峰回路轉,得到好心人幫助,這就是對善念之人的福報!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說,目的是借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