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來自我們的小伙伴小九。一周前,她在北京提前看了《后來的我們》點映,當場哭的稀里嘩啦。
“為什么從來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電影中的這句臺詞,讓她觸動良久?;貋硭臀艺f:我一定要寫劉若英。
人這輩子,最怕突然就看懂一部電影,聽懂一首歌。黃粱一夢18年,久別重逢之后,《后來的我們》是否還能別來無恙?
—— 書單君
-?1?-
1991年陳升的助理辭職了,劉若英加入滾石,成為陳升的新助理。那時的陳升早就是著名歌手了,而此時的劉若英還是朵默默無聞的梔子花。
陳升是個怪脾氣人,劉若英做他的助理,沒少吃苦頭。劉若英出生顯赫,祖父劉詠堯畢業于黃埔軍校一期,是國民黨陸軍上將,祖母是大家閨秀,一世端莊得體。劉若英從小跟著祖父母,從未吃過苦,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陳升從來不管這些,什么活都讓劉若英干。既然你做助理,就要有助理的樣子。買盒飯、背吉他、布置場地、自己的音樂事業都要獨立完成,甚至和金城武一起為陳升刷了整整三年馬桶。
陳升愛喝奶茶,他就替劉若英取名“奶茶”他覺得劉若英不是標準美女,嗓音也不是很特別,但是卻像奶茶一樣溫潤、香濃而又不會膩。
陳升有一雙識人的慧眼,他能聽出來劉若英的歌聲中有一種義無反顧的倔強,和青澀溫潤的芬芳。
陳升也是一個很盡責的老師,他賞識憐愛劉若英。在事業上提攜她,為她寫下《風箏》、《為愛癡狂》,1995年又向張艾嘉推薦劉若英出演《少女小漁》。陳升為劉若英打亮舞臺的燈光,裁剪好紅袍,將最閃耀的光芒留給了劉若英,自己默默地淡出了熒屏。
1995年,因為《少女小漁》,劉若英一舉成名。?
劉若英年少成名,和她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系。高中畢業后的劉若英一門心思想去美國進修聲樂和鋼琴演奏,安排好之后一張機票頭也不回踏入了美國。
但是美國枯燥孤獨的生活讓她感到無助,于是她打電話告訴祖父母:“自己就要支撐不下去了,想要回家。”讓劉若英出乎意料的是以前無比寵溺自己的祖父卻不答應,還撩下狠話對她說:“如果你大學沒畢業,你就死在美國,家里不歡迎你。”
因為那通電話,讓劉若英開始清醒過來,從此再也沒有認輸過。為了證明自己,劉若英開始打工賺錢,一個人去嘗試以往不敢嘗試的事情,除了工作之外還去讀書館充實自己的生活。即使累到躺在床上不想動,第二天依然早起收拾自己去上課。
也正是因為美國獨立生活的四年,讓從小在溫室里長大的劉若英變得堅韌起來。終于再回到臺灣之后遇見伯樂陳升,讓自己在舞臺上肆意地綻放。
-?2?-
當年劉若英愛上了陳升,不僅是因為才華,還有更多復雜的情感堆積在一起。但是陳升是一個有家室的男人,對于劉若英而言這無疑是一堵難以逾越的高墻。盡管如此,她還是要向陳升表明自己的心意,狠心如陳升,始終沒有逾越那條邊界線。
終于劉若英趁著醉意向陳升發了一條簡訊:“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在一起,但是我的心會一直追隨你?!?/b>這條信息給陳升很大的震撼,我想其實陳升也是喜歡劉若英的,可是他給不了劉若英婚姻,由此為劉若英寫下了《風箏》
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子
所以我會在烏云來時
輕輕滑落在你懷中
誰是“貪玩又自由的風箏”?
誰又是那個“容易擔心的小孩子”?
是誰在牽著線,誰又滑落在誰的懷中?
有人說你看李宗盛都和發妻離婚娶了林憶蓮,為什么陳升不可以?
其實并不是這樣,我想也許陳升當年也有過掙扎和痛苦。但他知道他們都是自由的風箏,有各自不同的天空,所以他選擇克制自己的情感。
1996年,劉若英事業有成之后,陳升中止了他們之間的合同關系,并對劉若英說:“你可以離開了,不要在粘著我了。”但是對于劉若英而言,這是暗戀無果的瘟疫蔓延,燒到她渾身無力還要倔強去愛。
離開陳升工作室的劉若英,遠赴馬來西亞和光亮合作,但是看到1999年跨年演唱會上有陳升,她決定回來為主唱做暖場演唱。
3年沒見到陳升的劉若英再次站在陳升面前,因為劉若英差點遲到,陳升卻發起了脾氣。當劉若英上臺之后,陳升卻當著臺下無數觀眾批評她:“我一向尊重演出,可我的學生卻在演出前5分鐘才到現場,我不認為她能把歌唱好,是我的錯,我跟大家道歉?!?/b>
說完之后,陳升走了,留下劉若英一個人在臺上淚流滿面。這大概是劉若英哭的最慘的一次。
2005年12月,劉若英和陳升應邀參加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質》,劉若英跪著將自己新專輯送給師父陳升,但是卻遭到了陳升的拒絕。
他毫不客氣批評了劉若英:“CD是歌手用生命換來的,CD不是你的名片,也不是你嫁入豪門的跳板,你不能隨便送人。”劉若英驚慌失措,淚如雨下。她不明白,為什么師父是別人?
與其說這是一場采訪,還不如說是陳升對劉若英最后的狠心。此時的劉若英早就功成名就,但是站在陳升的面前,她還是那個一如2002年在舞臺上求師父抱她的小女孩。采訪進行了53分鐘,劉若英哭了40分鐘。
當侯佩岑問道陳升這些年有沒有喜歡過奶茶的時候,陳升回答:“你神經病哦,問這個問題,如果不喜歡,我幫她做這么多事情?!眲⑷粲⒖薜叫娜邕煅什荒茏约?。
陳升說:“奶茶是一只風箏,已經跑的很遠了,風箏掉下來的時候,我們都沒有辦法接到了,我接不到了....”
劉若英聽完瘋狂大哭:“可是風箏的線在你手里,只要你一拉,我無論飛到多遠,都會回來的啊?!?/p>
陳升微笑看著奶茶:“你白癡啊,怎么可能呢?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事要做。我的事情還沒有做完。你不會帶動我的,今后你要去的任何地方,其實都不關我的事了。你不會找到我?!?/p>
看到這里你還覺得陳升不愛劉若英嗎?我覺得是愛的瘋狂,但是瘋狂背后我們看到的更是一個理性的陳升。愛一個人,就去保護和成就她,讓她斷了一切幻想而專注自我。也許你現在不會懂,但是沒關系終有一天你會懂,我可以等到你懂的那天。
這場節目,太虐心。我們看到了已婚男人的克制和隱忍,也看到了愛上已婚男人的女人糾結和痛苦。當初我不懂為何不大膽去愛奶茶,但是現在我知道我們雖然無法控制情感,卻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就像電影中林見清對方小曉說:“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倍叫詤s說:“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就像陳升和劉若英,這些年劉若英一直努力變成陳升喜歡的樣子,但是陳升早就從陳升變成了升哥。
陳升的一生只穿過兩次西裝,一次是和夫人結婚的時候,還有一次就是在劉若英演唱會上。劉若英是個聰明人,對于愛而不得的愛情,她選擇想念。
-?3?-
劉若英是一個很懂愛自己的人,即使和陳升走到曲終人散時,她還是保留了愛的能力。
很多人在經歷過失敗的感情經歷之后,會變得膽怯,不敢再去輕易嘗試愛情。但是劉若英卻敢,即使體驗過愛而不得的滋味,吃夠了愛情的苦頭,她還是愿意去相信愛情,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009年《魯豫有約》中,當劉若英再次被魯豫問及陳升時,劉若英坦誠的說:“不要再說我和陳升有緋聞了,我有一個巨大的愛情故事和陳升無關。他對我而言就是師父。
奶茶長大了,她知道什么事情是該做的,什么事情是她應該放下的。奶茶也不再是那個放聲大哭的人了,她有自己的驕傲和得體,如今的她安然若素,臉上始終掛著知足的笑容。
曾經她勇敢熱烈地愛過,也被別人認真地愛過。那些關于青春美好和痛苦,我們每個人都懂。每個人都要經歷單身期的孤獨,快樂來自于自己內心深處的獨處。人到一定年紀,是要學著和這個世界和解的。
與其執著于過去不肯放下,不如讓自己更加的透明,有時候愛情的痛苦來源于執念,放下執念時,也就過得好往下的人生了。
2011年,41歲的劉若英結婚了,嫁給了愛情。
婚后劉若英的生活充實精彩,一邊唱著自己喜歡的歌,一邊拍戲,寫自己喜歡的文字,去自己喜歡的地方旅行。事業和家庭都兼顧的很好。
都是在愛情里摸爬滾打過的人,而劉若英卻一直保持的愛的靈力。她示范了女性可以在婚姻里,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沒有因為世俗的喧囂和外界的紛擾,而舍棄自己最寶貴的夢想。
-?4?-
很多人都羨慕劉若英和鐘石結婚之后,還能把日子過的那么美好。甚至有人去討教劉若英幸福的秘方是什么。
劉若英說:“我們都保持著孤獨的自由,我們享受獨處,熱愛自由。”
劉若英和鐘石的家有兩個書房,位置隔的很遠。每次兩人出去看完電影后都是進家門都是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么相愛的人要分的那么有界限感,但是事實上她們愛的極其充實。
每當劉若英情緒不好或者太累的時候,鐘石總是陪在她身邊。平時的時候鐘石和朋友看電影、打球,而劉若英出去買菜、或者去街角找一束喜歡的花。他們之間沒有那么多約束感,相處起來不累,但是眼里充滿了愛和感激。
人和人之間是有邊界感的,就像劉若英曾在《我敢在你懷里孤獨》里說的那樣:“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b>
現實生活中,人和人之間交往往往缺乏距離感,很多夫妻情侶之間就是因為愛的太滿,占有欲太強,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爭吵,甚至鬧到分道揚鑣。
其實劉若英一直在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在枝繁葉茂的同時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沒有任何一種愛可以替代孤獨的意義,愛可以讓你不再孤獨,但是不能讓你消除孤獨。
-?5?-
“你都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者很沉默?!?/p>
如今劉若英用18年的時間將《后來》拍成電影,本以為她會《一輩子孤單》,好在《為愛癡狂》過的她終于學會和自己和解了。
今年49歲的劉若英,將自己活成了一個真正的文藝青年,沒有一絲矯情,卻用一部電影讓我們對逝去的年華痛哭流涕。我們看電影里的十年,那對男女主角從歡聲笑語到彼此分道揚鑣,輾轉反側到彼此祝福和成全。仿佛就是活生生的自己站在電影里,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們還能不能重新開始?
后來的劉若英在《幸福就是》里唱:“幸福就是去包容卻從不會遺忘自我,懂得愛自己才更加遼闊?!?/p>
在《親愛的路人》里唱:“那時候年輕的不甘寂寞,錯把磨練當成折磨,對的人終于會到來,因為,犯的錯夠多?!?/p>
前半生的劉若英愛的聲嘶力竭,瘋狂如她,一愛二十年。后半生的劉若英把前半生的經歷放在熒屏里告訴我們每個人,《后來的我們》,不該活在遺憾里,我們錯過的只是彼此,并沒有錯過愛。
就像電影中的方小曉,她知道自己和林見清就算重逢寒暄之后,也不可能在回到過去。他們早就從相愛相知,懂得彼此,變成了錯過和遺憾。
這么多年過去了,劉若英是該放下陳升了。而我們,或許也該朝著前方走去,有時候遺憾的結局也會成全另一種美。我們在劉若英的歌里讀懂她的孤獨和真摯,遺憾和成全,在她的電影里看到曾經的自己和逝去的愛人。
電影的最后,林見清轉身問方小曉:“如果當初你沒走,后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我想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我們總是以為如果當初不那樣就好了??墒沁@個世界上怎會有時間不逝,在面對人生不得不經歷的錯過和遺憾,我們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坦然相處。
半生交錯,你我終成回憶里最遺憾的那個人,后來的我們什么都有了,唯獨沒有當初的那個人。一別18年,往事終于都隨風。人這輩子最終的棲息地,終究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