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領導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民植樹造林、共建美麗中國的重要性。講話中指出,綠化祖國必須堅持擴綠、興綠、護綠“三綠”并舉,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四庫”聯動。這一重要理念,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擴綠是基礎,是增加綠色資源總量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積極響應號召,動員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參與造林綠化。應科學規劃造林區域,合理選擇樹種,提高造林質量。同時,加強對植樹造林的宣傳引導,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讓更多人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自覺參與到綠化祖國的行動中來。就像內蒙古的農民黨員任二換,拿出全部十幾萬元積蓄買樹苗,帶領鄉親們植樹造林防風沙、保農田。10年努力,建成2400多畝生態經濟林,完成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轉變。他的行動,正是擴綠理念的生動實踐,激勵著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擴大綠色空間貢獻力量。
興綠是重點,是提升綠色資源效益的核心。我們要多用改革的辦法用活林草資源,壯大林草產業。在傳統產業綠色“蝶變”的案例中,九牧集團作為“老衛浴人”,對陶瓷衛浴過去的制作過程印象深刻。近年來,隨著綠色化、數字化新興技術的應用,九牧集團逐步實現了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綠色改造前,單是注塑機的工位至少要裝上百盞LED照明燈,現在用“機器人”干活不需要光,僅這一項一天就能節約1000度電。不僅如此,工廠屋頂還安裝了4.5兆瓦的光伏面板,廠區白天的用電基本能自給自足。這啟示我們,在工作中要積極探索創新,通過技術改造、產業升級等方式,提高林草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護綠是保障,是維護綠色資源安全的關鍵。我們要加強對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的保護,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在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南長臂猿成為全球長臂猿家族中唯一實現穩定增長的種群,正是因為我們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加強了保護,才能讓綠色資源得以延續,讓生態之美永駐人間。我們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加強監管執法力度,為綠色資源撐起“保護傘”。
義務植樹是全民行動,要一代接著一代干下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在勞動中鍛煉身體、錘煉意志、增長知識,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傳播綠色生活理念,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參與到美麗中國建設中來。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以“三綠”并舉為筆,以實際行動為墨,在祖國大地上繪就一幅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麗畫卷,讓美麗中國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讓中華民族在綠水青山中實現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