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不止一萬種浪費時間的方法,打牌,喝酒、蹦迪、抽煙是令人難過的方法,刷劇,追小說、無止盡的社交聊天,是一般的做法。時間它哪里需要刻意殺死,年紀越長,一不留神便是一個一日一夜。
但人總要休憩的,時間也總歸要浪費些許的。白巖松老師說人總要做些無用之事,非功利的事,我們這個時代太急躁了,就連感慨都是看到點什么有感而觸連思考都沒有就立馬發了朋友圈以示心境哲思。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看似無用,實則大用的緩步提升自我的美好事物上來。
比如用碎片時間讀一本書,學累時,工作到艱澀時,心境不佳時,等人時,等物時,都不如讀一讀書,如浴清風。
讀書也不需太挑,更無須靠著書單一本一本來,因為如此一來連讀書也變的和工作一樣帶著強烈的目的性,不如讀有趣的的書、甚至無趣也無妨,只要自己喜歡即可。
讀書不過讀自己,人終其一生不過在凡世尋一個靈魂伴侶,這十有八九是找不到的,靈魂伴侶這種東西,想要十有八九找到便不如在書里尋,尋一個喜歡的模樣和想要的自己。書里頭總有幾個細節打動我們的,這些細節匯聚起來就是我們所尋找的所期待的。
自智能手機現世后,人們的睡眠時間便一再往后拉,無盡的微博無盡的劇無盡的社交聊天和無盡的朋友圈更新都伸長了手來抓你入囚。
與其如此,不如我們睡前來一部電影吧。
電影也是藝術與現實表現的偉大方式,以光影,教我生活與愛,同書本一樣,以無數細節塑造我。
第一次選擇把睡前時光浪費在美好事物上時,我看的電影是肖申克的救贖。囚牢是困不住一個試圖救贖自己的人的。原來不經意十多年里頭,肖申克時刻都在小心翼翼的策劃這場看似悄無聲息實則浩大的逃離。
肖申克的順利逃離使得我愿意在這個繁雜的世界里相信點什么,比如學識,對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堅持的意義。電影著實應了老祖宗那句黃天不負有心人。以及后來在葉問里頭看到的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昨夜看的是月光男孩。
喀戍從任人欺辱的小不點到滿嘴金牙的小黑。
這遠非一個勵志故事,這是一個悲愴而憂郁的黑人喪歌,當黑人小喀戍逃離多災的白晝熬到黑夜來臨,月光撫摸著他,他終于不再黑色的,他是卻藍色的,是憂郁的。
只有凱文以朋友的名義愛過小喀戍。一個吸毒的母親,一堆欺負他的同學,最后連凱文也被那堆人慫恿的向喀戍揮出了拳頭。喀戍并沒有怪凱文而是爆發式的一招ko了慫恿凱文的頭頭把自己送進了少管所。 出獄后,在偌大的亞特蘭大,小喀戍變成了小黑,日夜健身,鑲上金牙,戴上粗條黃金,利落的販毒。 若干年后凱文性情來了再邀小黑小黑便日夜兼程來到了凱文所工作的餐館與其相見。
“我出獄后便把自己打造成硬漢形象,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壞。我試圖尋找什么,相信什么。但這種尋找總讓我失魂落魄,哪怕有了許多錢后那種缺失感在我身上依舊從未離開,凱文,我這一生只有你撫摸過我,此后再也無他人。” ?這是整部電影月光男孩說的最長的話了,我知道他說的是愛。
無論是電影試圖探討的黑人的悲哀還是引發所有人共鳴與憐憫的喀戍的一生,都讓我發覺自己對世界認知與發覺的狹隘。
電影的末尾,小黑倚在凱文的肩頭,二人不語,房間光線灰暗,卻著實讓人心安。
鏡頭拉遠,故事結局。
電影沒有準確的告訴我們接下來的路,像極了我們每天要面對的生活。第二天的凱文與小黑的生活的結尾不再取決于導演,而是觀眾。
如電影里頭胡安對小喀戍所說的,你成為什么樣的人,沒誰能阻止你,很大一部分,都只取決于你自己。
我知道第二天凱文要面對繁雜的生活,喀戍也不得不去街頭繼續生活。
他們不會很快在一起,但一定會在一起。
我知道這很難,但這是電影教會我的,對生活的悲憫與期翼。
頭腦難免昏沉,世界也總在特定的時刻顯的格外沉重,這時候你只需要一副耳機,你就會有一個自己的獨立世界。
心緒一雜,信息就囂張的在腦里亂涌。深呼吸沒有用,拯救我的是莫扎特的k448,越長大越喜歡孩子,越明白童真的難得。莫扎特總讓我簡單明了起來,我愛k448。
升入大學的我其實遠不如從前對世界思考的多,忙著社團,忙著玩樂,忙著社交。時間越來越多越來越自由,對世界的思考卻越來越在原地做囚。長大的我竟然懶得思考世界了。
讓我重拾對生活的思考的,是寫作。
以文字,以思緒,整整齊齊的呈現,認認真真的思考,冷冷靜靜的敘述。
讓我在問題出現后,都有條序的解決,而不是以未來還長,以 life is now 的借口逃避。
何以解憂,唯有文字。
友人,你有好久沒安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了,或許就在不久前,或許久到忘記了多久。
將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直到在最美的時刻,找尋到你的靈魂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