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爸生日,給他打電話,能夠感覺到他很開心。但我們之間依舊是找不話題,我多找了幾個話題,他稀里糊涂地回答了,然后就迅速地把電話給我媽了。
以前給我爸打電話,我們之間從來也都是以下對話:
吃了么?吃的啥?這兩天學習怎么樣?累不累?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電話一定就被我爸換給我媽了。
每次我往家里打電話我爸都不會主動接電話,都是在旁邊聽,不發一語,你要求他聽電話他才會過來接。
不是我和我爸之間的關系不好,而是不知道說什么,好像中國的大多數家庭,孩子與父親之間的交流都是這樣。
我爸是一個老實人,不懂言辭,也不愛言辭,在家里永遠保持沉默。
我爸身上所具有的特點,應該是有無數中國父親的縮影。
上教育學時,老師說,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童年會留下很深的印記,即使你已經不記得,但在你的深層記憶里是一直存在著的。
而大多數人的性格多是五六歲以前形成的,但也不乏后天的影響。
我小的時候記不太得與我爸之間的互動,他不會從言語上表達他對我的愛,可能我自己也就形成了那種思維,不會對父母,尤其是我爸,從言語上表達出我對他們的愛。
但我相信,他不說,不代表他不愛你,而是都蘊含在他的無言的行為中,就如我愛他一樣。
寒假回家的時候,快過年了,媽催著他去染個頭發,爸從好幾年前就除了過年就不咋染頭了,因為白頭發長的太快了,蓋不住。他就只把頭發剪的很短很短,這樣就看不出來了。
看著幾乎都貼近頭皮的頭發,仍舊能清晰的看到白發,那個高大的男人真的老了。
時間帶走了原來的我,但沒有留下原來的你。
來學校的火車臥鋪上,對鋪的一對老夫妻,他們從孩子那里回家,老大爺一直放心不下剛生完孩子的女兒,隔兩小時就打個電話給女兒,他女兒也許被電話弄的煩了,斥責了他父親幾句,明顯能感覺到大爺眼睛里的光暗淡了。
大爺撂下電話,無所事事,和我聊天談來談去還是拐到他女兒那里,說他女兒多么優秀,給她爭氣。
最后大爺說:“我閨女估計有孩子以后也許隨時都可以放下我,可我只有到死的那一天才能放下她。她永遠不會明白我有惦記她我?!?/h4>
我聽到這句話,突然很想我爸,跑到火車的廁所,給我爸撥通電話,熟悉的聲音傳過來,雖然只是幾句簡單的話,但心里有了踏實感。
中考結束,那時的我還沒有手機,爸有一個手機,他和我媽去地里干活,家里的座機響了,他興奮地告訴我考上重點高中了,那語氣驕傲地不得了。
晚上回家,他多喝一杯,開心溢于言表。我也高興的不得了,和我爸談了好多對未來高中的憧憬,對高中學習進行規劃?,F在想想,雖然當時說出來的話有些不切實際,但那時我和我爸是真的高興。
李健的《父親》唱到,“你為我驕傲,我卻未曾因你感到自豪”。
老爸,我想告訴你你是我的父親就足以讓我自豪。
親情之所以美好,就在于你活著的每一天,縱然平凡而渺小,也依舊是家人最大的驕傲。
我會努力地活得精彩讓我永遠是你最大的驕傲
有點淚目了,再寫下去就要控制不住自己了。
最后,祝我老爸生日樂,也祝全天下的父親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