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了,我每時每刻都活得不自在。嚴重的心里疾病折磨著我,從青春年少到年輕氣盛,我就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摧殘我的心靈,折磨我的身軀。
也許我選擇結婚生子是錯誤的。十年的婚姻,十年的抑郁,我帶給老公和兒子的只是憂愁、煩惱。我真的沒有勇氣再走下去。
夜深人靜了,抑郁了一整天的我筋疲力盡。大腦里還是不能平靜下來,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我想找個方法解脫了,也許我多喝點安眠藥,也許我把刀片刺進血管里,又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將離開這個讓我無奈的世間。從此后,沒有了抑郁,沒有了煩惱,沒有了痛苦……
思來思去,看看我身旁熟睡的兒子,睡覺的樣子都是那么可愛。兒子的成長也算健康快樂,有家人的呵護,有我的陪伴。兒子缺什么也不能缺了母愛。他需要一個完整的家,有父愛的堅實,有母愛的溫暖。想想這些,我又怎能把他割舍?我既然生了他,就要負起責任來。現在活著是一種責任,我必須負責到底。
我的精神狀態一定要改變,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年,難道我活八十歲,注定要抑郁七十年嗎?為了兒子我要改變自己,哪怕一輩子一事無成,但是平凡中活的快樂,自在。最好的心理醫生是自己,任何人都幫不了的。
這么多年了,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著重蹈覆轍的生活。生活自理也是問題。一點點活就夠我干好長時間的,我沒完沒了地洗,沒完沒了地胡思亂想。
改變首先得從思想上改變,我不能總活在壓力中,老公說我好高騖遠,想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人活著應該有思想、有追求,但是理想是否接近實際,不能想得太高了,這樣無形中就會造成壓力,抑郁的人多出于有壓力造成的。有壓力思想上就會有包袱,整天發愁,承受能力不強,久而久之,出現繁繁絮絮的思維,想什么都要強迫自己去鉆牛角尖。思維影響行為,干什么都啰啰嗦嗦。思維亂了,行為亂了,沒了頭緒,抑郁癥來了。
童年的我還是健康快樂的。青春期開始發病,首先體現在學習上,初二一學年我老強迫自己鉆牛角尖,沒有記憶力,學習沒有效果。對于學習我從來沒有后悔過,我勤奮、努力、刻苦,這一點父母也是看在眼里的。就剩初三一學年,我與學習無緣。這也許就是命吧,我要懂得任命。想想在老家小考差那“兩分半”,如果順利考上了,我發病時也該是初三了,前一學期還會是成績優異,因為畢業班老師都是趕課程,到后一學期課程基本結束了。我就是再有心理疾病困擾也能考個委培分。這一步順利了,沒有了壓力,癥狀隨著青春期過去也會逐漸消失的。也許現在的我,有能力有工作……這“兩分半”真的是讓我的人生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讓我抑郁不止,一事無成。
我并不適合學習,這一頁總該要翻過去了。一步的挫折,我思考了二十多年,不惑之年我到底還是想通了。心靈的窗戶打開了,久違的明朗又來了。
分析我了解的抑郁癥患者,都是思想上有問題。他(她)們的生活各方面都如意了,但是心氣高。我閨蜜常和我叨叨,嫌自己的母親給予的還不夠;我的同學老遺憾自己如果先有了工作后再找老公,或許老公條件會更好;我想不通醫科大學畢業的學生會為暗戀女友墮落了,堂堂男子漢怎么就想不開呢?
我有一個閨蜜,性格開朗、心胸寬廣。和男友相戀的三年多,最后讓家人拆散了。痛苦歸痛苦,一段時間后走出來了。朋友們很羨慕她的心態。結婚后有過幾年幸福的日子,聽朋友說她又離婚了,原因是老公出軌。我很擔心她承受不了,弄出病來。我們去看望她時,人依舊想得開,她依然表現出平靜、堅強。
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能想開了再大的事情也能煙消云散;想不開了,小事也能愁眉不展。就像朋友們說我一樣,我命中注定是要抑郁不止的。我了解的抑郁癥患者,就連我看來都是挺幸福的人了,干嘛還不知足,在他(她)們看來,痛苦不堪生不如死。我才悟到:人的性格決定人的命運。抑郁癥都是與生俱來的。
心理學書上說:人群中有83%以上的人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一生中遭遇抑郁癥的概率至少有15%,抑郁癥會光臨每一個人。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人際關系復雜,使人們持續處于應激狀態。有的人遭遇挫折、失敗、夢寐以求、失戀、失去親人等,從而感到悲傷、痛苦,甚至絕望。
相信時間能平淡一切。不要悲傷學業無成,那是因為不適合學習;不要遺憾與初戀擦肩而過,那是因為沒有緣分。日子過來了,記憶也走遠了,時間能淡忘一切,最終也是要走出來的。就像是幾十年后回故鄉,兒時記憶里老屋那幽深的巷子,現在回頭看原來也就幾步之遙。
我有一些好朋友,也就是我的閨蜜。抑郁的日子里,她們是我最大的歡樂。一路過來,有她們的陪伴,有她們的關愛,讓我感動。在我難受時,她們會為我刮痧;在我憋悶時,她們會開車帶我去兜風;她們給我化妝、整理發型,還講有趣的事給我聽。她們是我人生的財富,我愿做她們一生的朋友。
人的思想活躍起來,精氣神也來了,有了樂觀的心態,內心的平靜,思維也會慢慢清晰起來,活得自由自在了,潔癖的毛病也改了不少。不要讓生活瑣事困擾,加快速度,不論干什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與抑郁癥作斗爭,將是我下半輩子為之抗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