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辭職了。
雖然想著出去走走,和朋友來一次長途旅游,可是受限于疫情和金錢,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家宅著。
吃了睡,醒了玩手機,在家躺了兩天,腦海里閃著各種各樣的片段和思緒,告訴我不能再墮落,但每當想要做某些事,又感覺大腦一片混沌,無從下手,只得作罷。
今天終于抽起精神看了之前未看完的書,渾渾噩噩的狀態才漸漸打破歸于蘇醒。
午休起來,洗漱完后拿起鏡子端詳,鏡子里的人神情恍惚臉色蒼白,沒有絲毫朝氣,像是大病初愈。
曾幾何時,鏡子里的人也有著一雙純澈眼眸,有著初出茅廬的意氣風發和躊躇滿志的自信。
我靜靜地發了一會兒呆,想起上周公司新到的21年畢業實習生,眼神中的銳氣似曾相識。
想了想,我居然都畢業2年了。
這已經是我畢業后的第六次辭職了。
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做了剛好3個月,實屬誤打誤撞。
當時正處于畢業前夕,身邊的人都早早打算起來,我對于未來還依然是一片茫然,但還是隨大流地上網投遞簡歷,隨意填了一個感興趣的職位。
后來就接到了面試邀約,面試,簽合同,找房子,搬家,上班……一切有條不紊地迅速進行。
有意思的是,明明我是最不會打算的那一個,結果成了最早確定工作搬離學校的那一個。
一開始,我對這份工作是十分有期待的,但后續發生的一切,讓我不得不心生去意。
入職當天,我有點傻眼了,算上兩位老總,整個公司一共也才6個人,整個公司開始運營也才三個月。
但也沒關系,人少是非少,初創公司歷練多,我安慰自己。
但入職一個月后,公司的問題就開始不斷暴露出來。
副總每天和老總皺眉,說要商量對策;老總拉不到業務,天天叫老員工去開會。
入職第二個月,副總辭了一個老員工,美其名為:她要結婚了,不好耽誤。
入職第二個月中旬,辭了一個實習生,卻說不是辭,只是對方暫時放假了。
入職第三個月初,最后一個老員工(也是帶我的師傅)自己辭職走了。
老總也不愛來公司了,副總只有在下午才會過來。
整個辦公室,空蕩蕩的就剩下我一個。
雖然一個人在辦公室的感覺很爽,可以光明正大地摸魚,刷微博、看論壇、追番……甚至有一次被老總抓包到摸魚瞬間老總也沒說什么。
但越閑也越迷茫,想辭職又還沒想好今后的安排。
不知道辭職之后要做什么,也不知道是否要在這個城市繼續,于是經常看著落地窗外高高的天空發呆。
就這樣無所事事地到了第三個月末,我想起最后一個老員工走的時候,她語重心長地跟我說起的那句,何啊,你被坑了,趁年輕,記得早做打算。
試用期快結束的時候,我才鼓起勇氣去找了副總,說了辭職。
那時剛好九月份,天高云闊,萬物疏朗。
第一份工作就這樣草草結束了。
第二份工作,我堅持了一個星期。
這次,我做回了老本行,在一個知名教育機構做老師。
抱著“要去就去最好的”想法,我投了可以說是國內教育的TOP 1企業,當時我是真的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于是爆發出了巨大的潛力,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淘汰了不少211/985甚至是研究生的競爭對手,才最終成功斬獲offer。
然而我沒想到的是,拿到offer不代表著最終的勝利,通過后面為期兩周的魔鬼培訓才是。
每天滿滿當當的培訓,高效的課后即時小考、天天不斷的練課、寫不完的試卷、折磨人的團隊合作游戲……不斷煎熬著我們的精神。
而這時候,我和名校高材生的差距才漸漸暴露出來。
缺乏時間規劃意識,連續兩天遲到
合作能力一般,團隊游戲中拖后腿
集體討論時只能看著別人侃侃而談
練課評分從最高慢慢降低到落后
……
自信一點點受到打擊,懷疑自己的情緒一點點加深。
為了不遲到,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起床,每天中午沒時間吃飯不敢休息忙著寫試卷,每天晚上準備練課教案錄講課錄音忙到半夜兩三點……
我開始焦慮,失眠,腦海里永遠繃著一根弦,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徹底斷開。
漸漸的,有人離開了。
有好幾次想要放棄時,就會想起講師的那一句:
“我們就是故意設置的魔鬼訓練,這點困難都堅持不了,想走就趕緊走,別留到以后禍害學生!”
就會生出較勁的動力。
從沒想過,我會有這樣拼命努力的一天,連高中時期都沒有如此用功過。
沒有心思吃飯,沒日沒夜不敢休息,短短5天,我瘦了4斤。
終于等到周末的時候,卻又發了一大沓的試卷,要求下一周全部做完提交。
那一天很難得的按時下班了。
疲憊地走在去往地鐵的路上,難得地看向四周的風景。
華燈初上,人們西裝革履,行色匆匆,卻都是冷淡的模樣。遠處暮色沉溺,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廣州塔燈光閃爍。
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問自己,這份工作你真的想要嗎?是你能長久堅持的嗎?你真的想要這樣疲憊忙碌的人生嗎?你的性格真的適合嗎?
回到家里,我拿出那一大沓的試卷,看著寫得密密麻麻教案的本子,沉默了很久。
第二天,我給培訓講師發了辭職消息。
講師沒怎么挽留,簡單問了下原因。我字斟句酌,反反復復刪減,最后也只是在手機上敲下幾個字:
“只是覺得不適合?!?/p>
“好。你下周一過來拿下離職證明吧。“講師毫不拖泥帶水地回復。
我心里像卸下了一塊大石,卻又忍不住羞愧難過,感覺自己像個不戰而逃的懦夫一樣,沒堅持到最后就逃了。
短短的一個星期,我好像經歷了一場夢,那個夢很漫長,很冰冷,充滿熱血,卻又滿是殘酷。
也許普通人就該呆在普通人的世界,強行融入,只能折磨自己。
害怕見到還在堅持培訓的人,那個離職證明我也沒去拿。
第二份工作,就在遺憾中收場。
第三份工作,我干了一個月。
相比于第一份工作的悠閑,第二份工作的忙碌殘酷,這份工作顯得過于可笑。
它主要做的業務居然是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很迷惑,而后在工作中慢慢了解后才發現,這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原來不過是騙局!
閉上眼睛快速翻頁,知識就會自動刻印在腦子里,5分鐘看完一本書,15分鐘可以全部回憶出來……
慷慨激昂的講師,賣力吆喝的員工,狂熱報名的家長,不知所以的小學生,再加上笑得只剩瞇瞇眼的老板……好一出眾生相。
這簡直是把我的智商碾在地上摩擦。
我打定了要走的主意,但想著好歹要做完一個月,拿到完整的工資,于是又咬咬牙繼續忍了下來。
沒想到,最令人煎熬的居然來自我的辦公室同事們。
辦公室加上我,四個人,全是女生。
這幾個女同事每天在辦公室的例行公事,就是問候一下老板的祖宗十八代。
每天在辦公室除了吐槽老板,吐槽公司其他人,就是抱怨工作。
我從不摻和她們的談話,但每天都泡在這樣滿滿的負面情緒中,我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滿滿的負能量,于是對待工作越來越消極,每天最期盼的就是下班。
對比上家公司遇到的人,我才真切地意識到不同學歷之間的人,素質和能力,差距到底能有多大。
每天都在發牢騷抱怨的辦公室同事,做事不行搞事挺行的老板和老板娘,趾高氣揚的業務部門……
勾心斗角,說人是非,電視劇中的狗血橋段樣樣不落。
但我無法改變環境,只能保持沉默。
剛滿一個月,我就迫不及待提出了辭職。
第四份工作,我做了16個月,是我畢業兩年里堅持最久的。
找到這份工作的時候,已經是2019年的12月了。
從6月份畢業,一直到12月,蹉跎又忙碌的幾個月里,好像都是在荒蕪歲月,浪費光陰。
但這份工作,讓我第一次對職場生涯充滿期待。
在這里,我遇見了亦師亦友待我極好的領導,認識了幾位有意思的男同事,收獲了一位至今仍有交流的職場女性朋友。
在這里,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為人處世,對待領導,斡旋縱橫以及職業規劃等等。
可惜的是,待我很好的這位領導在我入職半年后就走了,而后來來去去,我換了領導,又換了崗位,再后來又換了一位領導,換了部門。
身邊的人來了又走,工作換了又換,公司頂層架構也一直處于變動之中,我也越來越厭倦。
馬云爸爸說的話很對,員工走了,要么是錢不夠,要么是受委屈了。
工作了一年多,我不僅沒存到錢,也再學不到任何東西,要干的活越來愈多,工資半毛不漲,親近的人也都慢慢走了,留下來也沒了意義。
再又一次提加薪受到推辭之后,我終于下定決心辭職。
第五份工作,做了2個月左右。
當時選擇這家公司,完全是沖著同批面試中,能給出的薪資而來的,而且這家公司,也是工作這么多公司中,唯一與我專業掛鉤,并且還和我工作崗位關聯的。
入職這家公司時,我心里充滿了放手一干的熱情。
但是一個多月后,我就發現了公司的種種弊端。
明明是一個龐大的集團,但旗下的子公司(我所在的公司)卻沒有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也完全沒有溝通,就連一個簡單的開會都搞得混亂不堪;
面試時說得很厲害的領導,實際上只是由董事長助理發展而來的,組織能力、統籌能力、管理能力,我都沒有看到,而我所在的運營部門,也完全是放任自流的狀態;
部門溝通也是一個問題,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層領導,讓一個老員工負責統籌,但又不給足夠的權限,搞得溝通效率低下,而且還經常交流斷層,好幾個新人來了受不了又走了;
公司業務嚴重受政策影響,在一次政策之后,上層要求盡快進行業務轉型,但又沒有給予新業務足夠的培訓,在完全摸不著頭腦的情況下要求我們運營盡快推廣宣傳出業績……
真的令我無力吐槽,大失所望。
在工作的這段時間,最心累的就是和領導的相處。
不怕領導不會,最怕領導懂一點皮毛,然后就開始指點江山,大談理論,然后各種不切實際的要求。不巧,我遇到的領導就是這種。
在又一次開會過程中被打斷的時候,我終于忍不住大力反駁了領導。此時的我已經不是當年的菜鳥什么都不懂了,面對領導的批評也不再唯唯諾諾,領導一再的拿腔拿調,我早就不耐煩了。
領導的臉色不太好看,但我也懶得看他臉色了。
一天,又加班到晚上,本來以為可以早早下班的我,因為需要面向領導做一個匯報,一直在等領導的空閑時間。
但是直到最后,也沒等到。
同組的前輩好幾次勸我先走,但想著今日事今日畢,我還是堅持等。
一等,就是3小時。
前輩催促我離開,說后面再幫我跟領導說明。實際上我早就按捺不住了,表面無動于衷,內心卻分外焦躁,于是也不再矯情,很快就收拾好東西離開。
走進地鐵的時候,已經沒有多少人了。
拖著疲憊的軀體靠在墻上,包圍地鐵軌道的的玻璃上透出一個灰暗的身影,白熾燈照在那個身影上,有種晦暗不明的黯淡。
我看著鏡子里的身影發呆,想著是否還有堅持的必要。
然后想起,這已經是我畢業后的第五份工作了。
關于工作,我起初有過很多美好的設想??墒亲詈笪野l現,很多都遙不可及。
太差的,接受不了,太苦的,堅持不了,太壞的,適應不了……
我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借口,告訴我不合適,要離開。
一開始,我總是以為自己遇人不淑,遇到的公司都不太好。
后來我反思之后才發現,無論遇到什么,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因為急于找工作所以隨隨便便選擇了第一家公司;
因為受到打擊不夠堅定選擇半途而廢;
因為沒有提前了解貿貿然選擇了一個不靠譜的行業;
因為學不會忍耐選擇離開……
以前經常聽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那時的我總是不以為然。
現在真的發現,如果當初能夠多一點了解,多一點堅持,多一點耐心,對工作多上一點心,不要總在沒想好做什么的時候就做出選擇,可能結果就會不一樣,職場的這條路也會走得更為順暢一些。
以前的上學可以按部就班,但今后的道路都要自己走了。盡管無措,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
藏好軟弱,世界大雨滂沱,萬物茍且而活,無人為你背負更多。
再下一份工作,我想應該不會再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