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時,被一對夫妻順路捎了一段,路上妻子取笑丈夫在剛才的論壇講話中念稿念的磕磕巴巴,丈夫笑著解釋說自己眼花,看不清稿件上的那些字。
妻子繼續取笑丈夫,我以為你是不認識呢。
丈夫也不生氣,笑著承認著,咱就是沒文化啊,不然怎么能和你過這么久啊,要是學問高,早找漂亮的去了。
妻子也不生氣,附和道:是哦,要是聰明了現在還不知在哪呢?
丈夫接話道,對啊,咱人比較笨,就找笨的啊。
妻子似是恍然大悟,說道:還就是笨的和笨的啊,要是一個笨的一個聰明的那還不行啦?
丈夫仿佛對妻子的領悟感到很滿意,接話道:是啊,不是一個水平過不了,也過不久哦!
我在車后排聽這對年過半百的夫妻像討論家常便飯似的討論著這個問題,我不得不暗暗贊揚兩個人的情商,如此的對話自始至終彼此都是輕松的,沒有嫌棄的不屑,也沒有被嫌棄的惱怒,氣氛輕松的像是再說別人的事情。
夫妻間簡單的幾句話,透露出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婚姻里,唯有認知在同一水平的人才能長久。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父母那一代出軌離婚率低,為什么越是偏僻困苦的地方婚姻越永固了,因為大家接觸到的世界不差上下,誰都沒比誰有更多的視野和見識,所以不會有致命的三觀不合的問題,而我們現在,信息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世界催趕著我們向前,這樣的快節奏衍生了參差不齊的價值觀。
你不求大富大貴,想要安穩的生活,而她想名利雙收,搏到社會的上流;你想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生活,而他的雄心壯志更愿意參與殘酷的優生略汰的職場斗爭;兩個人的價值觀南轅北轍,又怎能走到一起?
還記得《從你的全世界走過》里面豬頭被拋棄的劇情,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已經和燕子遠遠不在一個水平上了,一個努力的向上爬,努力的看全世界,而另一個永遠的駐足在原地,以為自己就是燕子永遠的歸宿,可實際上見過大山大水的燕子,早已不是曾經小城飛出去的燕子了。
《全世界》里小容說的那句話,一針見血地揭露了事實:跟不上別人的腳步,就不要抱怨。
愛情里始終是講究勢均力敵的,當然我說的“勢均力敵”不是指所謂的門當戶對,而是彼此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上面的均等,只有在同一水平上的人才能一起進步,才能走的長久。
也許你會說,真要是相愛,可以去追逐啊。但是親愛的,你別忘了,一個站在10樓的人和一個站在1樓的人,相愛的可能性有多微弱?況且真正的愛情是不會讓人感覺到疲憊的,一個1樓的人奮力的爬上10樓,你敢保證這個過程中你一點不覺得累?你敢保證等你爬到時,10樓的人還在10樓?
也許他在等你追上,但是我想最好的愛情是兩個同在1樓的人一起爬到10樓,這期間你們見證了最糟糕的彼此,也成就了最好的彼此,這才是能長久的愛情,同樣這樣走來的婚姻也是持久的。
愛情還是找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吧,婚姻亦如是。
PS:今天公司有活動,很晚回家。滴滴打的順風車。在我等了近半小時后終于被接單,對方先是問清我的位置,又解釋了一下要晚到十分鐘,我知道車不好打,遂同意了,對方一再安慰我,你就站在那等我就行。
于是站在路口一邊等車,一邊在手機上寫文章。車來的時候,我方向感反應了很久才分清東南西北,而對方一直就在電話里給我提示:有沒有看到路口一輛白車打雙閃?有沒有聽到我按喇叭的聲音。
愚笨如我,還是花了會時間尋到車的。我提著很多東西,見我走到車旁,主動接過我手里的各種手提袋,幫我在后座上碼好,剛好還有一個位子留出來讓我坐。
下車時也很紳士的幫我拿行李,在想這肯定是個暖男吧,可惜和我沒關系,不過還是感謝這短暫的溫暖。
再次PS: 等車的時候,有兩個朋友詢問情況,我講發布了搭車的請求,沒人接單。我不否認兩個人都來自關心,但是我明顯感覺到一個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另一個人不過只是禮貌性的關心;我自始至終沒講我的訴求,因為在我看來,身份不對,角色不對,對象不對。
我還是一如既往的“驕傲”,哪怕因了這份驕傲,我要獨立承擔很多,但就是不肯稍微低一下姿態。這就像一只貓,永遠驕傲著,從不肯用乞求的眼光去討食,你給我,我就吃,不給我,我也不求著。人們都說貓不忠心,貓記仇,其實并不是,貓只是驕傲心比較重,它的訴求若有一次被你回絕,那從此以后它是不會對你再有訴求,于你,不近不遠,永遠隔著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