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在心里念佛的李根兒,正自顧自的念得歡生,冷不丁的,那婦人三步并做兩步的,躥到他面前,先是把剩下沒剝完的花生、瓜子往兜里一塞,毫不在意兜里已經(jīng)都裝了不少剝好的肉,就那么混在了一起,然后倆手一對拍,“嘩”的一下子,將手里余下的皮皮渣渣,都拍在了地上,順帶著手的,還拍了拍身上的襖子,騰起更多的煙塵來,嗆得李根兒迷了眼,嗆了肺,一個勁的流淚,好一陣的咳嗽,直咳的臉通紅,鼻涕、眼淚一把抓。
李根兒的媳婦見狀,急了,“唬”的一下子從沙發(fā)上跳了起來,連蹦帶躥的,就到了李根兒眼前,又是拍背,又是擦淚的,嘴里還急叨叨的念著:“根兒,根兒,你怎地啦,你這是怎地啦……”
李根兒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咳嗽著,哪還有功夫說話,暈著眼,紅著臉,搖著頭,一只手捂著嘴不住的咳嗽,另一只手,胡亂的憑空劃拉著,算是在示意自己的媳婦,自己沒事。
見李根兒這樣,李根兒媳婦也不好再和自己男人慪氣了,轉(zhuǎn)身進廚房,倒了杯溫開水,趁著李根兒咳的輕了,塞給他手里,然后又撇了一地的臟亂,擰著眉,輕輕的冷哼了一聲,轉(zhuǎn)身,又沒好氣的回了沙發(fā)上坐了。
李根兒灌了兩口溫開水,總算是止住了咳嗽,見自己媳婦那副樣子,張了張嘴,哎了一聲,又徑自的把頭低下了,摸了摸鼻子,恩,恩,啊,啊的打著嗓子,眼睛四處的瞄著,就是不敢看自己媳婦。
趁這會兒工夫,那婦人一把搶過原本握在李根兒手上的笤帚,胡亂的往兩邊墻角豁(掃)了兩下,不甚用力,也就剛剛好的,將一地的皮皮渣渣都劃拉到墻角,又激起了滿屋子的灰,可那婦人像壓根兒就沒看見似的,隨手將笤帚扔到一邊,嘴里還沒停的嘮叨著:“嬸兒來嬸兒來,你都茫茫,你都茫茫,要不說是你城里人就是愛干凈,這要是擱俺農(nóng)村,這都算是個么事兒,你都說說,這不是的,這么豁兩下不就完了么……”
她這一念叨,李根兒倒是想起來這人是誰了——
這婦人是打自己爺爺那輩兒算就出了五服的同宗,大名叫李陶,她呀,隨了她那個老媽,打小就是個小氣又潑辣的主兒,據(jù)說李陶家里都是她老媽做主,李陶她爹是個八竿子都打不出個屁來的憨貨,她家里里外外都是李陶媽一言堂,甭管天大的事情,只要李陶她媽一瞪眼珠子,她爹隨即就蹲下了,靈光的很,李陶也是從小就看著自己老媽是怎么怎么厲害的,跟著她媽學了個十成十,深得了自己老媽的精髓。
李陶年輕的時候,就在村里出了名了,只不過,這名氣可不是么好名氣!曾經(jīng)有人在她家園里薅了兩根蔥,讓她給瞅見了,追著從菜園子一直罵到人家家門口,最后愣是把那兩根蔥給要了回來不說,還不依不饒的拿了人家家倆雞蛋才罷休,打那時候起,全村人都不敢惹乎她。
后來,李陶到了說親的年紀。雖說名聲不怎好,但好歹也是個黃花大閨女,倒也是有幾分的姿色可言的,有幾戶有男丁的家里就托了媒人上門給說合,這一去,可是不得了了,李陶的老媽張嘴就往人要一百塊錢的彩禮,要不然,沒門兒!
李陶老媽這話一出口,趕巧,媒人正端著碗喝水呢,直接一口水就噴出去了,也顧不得擦嘴,媒人嚇得麻溜的放下碗,連滾帶爬就竄出了李陶家的門,生怕晚一點,李陶的老媽跟她要水錢,臨了,媒人在李陶家門口蹦著高的嚎了一句:“你呀,就等著你家閨女老兒家里吧……”
這做媒的人可不是一般沒見過世面的平民百姓,那可都是走家串巷慣了的人,什么樣的沒見過啊,還別說,像李陶家這種的,也算是開天辟地頭一份的不要臉了,這媒人到男方家添油加醋這么一說,好嘛,全村都炸鍋了,大家伙都寧可打光棍也不要她,這誰要的起啊,一百塊錢的彩禮啊,這可真是千金吶,村長家的老閨女也沒這么精貴啊,人家家可是有老鼻子(非常多)錢了,人家可也沒敢說自己閨女出門子(結(jié)婚)要一百塊錢的彩禮錢,這李陶家有么啊?要么沒么,就有個閨女,你家憑么要一百塊錢的彩禮錢啊,你那閨女是鑲了金邊兒了還是打了銀錠子了?想錢想瘋了吧,一來二去的,還真就應了媒人的話:硬生生給耽誤成老閨女了!
要說一般人家自己家的閨女耽誤成這樣,不定怎么著急呢,可人李陶家,還真不是一般人家,愣是沉得住氣,也不降低要求,就這么有一天,沒一日的拖著,李陶也還是一樣,也不見收斂些的,反倒更是潑辣的狠了,在村里都橫著走也沒人敢放個屁,誰敢啊,惹不起,還躲不起么,遠丟的躲著點兒總沒錯的。
這一拖,就是好些年,拖得李陶從十七八變成二十七八,從青蔥少女變成了老大難,眼瞅著,賴在家里,嫁不出去了,村里,有不少人都暗地里可惜,可惜好好的一個大閨女,就這么被蹉跎了,可愣是任誰也沒曾想的,李陶不知道么時候,偷么的,和村里一個大她八九歲的懶漢好上了。
那懶漢姓姜,叫什么,幾乎沒人記得了,大家伙兒都只記得他的諢名,都叫他姜牙子。姜牙子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爺爺那輩兒是當年逃荒逃到村里的,窮的么都沒有,餓昏在村口,叫村里好心的人給喂了兩口米湯,也是他自己的命大,沒死,就在村里的破廟里住了。
平日子里,姜牙子他爺爺就在村里給東家?guī)蛡€忙,給西家送個東西的,也不要別的,就求口吃的,后來,因為他人老實,又肯干活,村里就幫他在村頭搭房子住下了,也算在村里落了戶,再后來,在村里人的幫助下,姜牙子他爺爺攢錢,墾了兩畝荒地,總算是有了些傍身的錢,最后,又娶了本村的一個窮戶的丫頭當媳婦兒,生了個大小子,才算是在村子里扎了根。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