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大,我們終會相遇。
01
高鐵站的自動販賣機前站著一個年輕的男人,他手里拿著錢包,看著機器上飲料的標價,又看看自己錢包,一臉難為情,他一定是沒有零錢。。
手機支付的時代,這個候車廳里的自動售賣機居然不支持微信、支付寶!
我拖著行李箱走過去,一邊翻著背包找硬幣,一邊等著他跟我搭訕借錢,我的背包里有三十多枚一元硬幣。
一秒、兩秒,三秒····五秒鐘后,他說話了:
「你好,請問你有零錢嗎?」他的聲音居然很好聽。
可能覺得自己太突兀了,他又補充道:“我想買瓶水,結果售賣機不支持手機支付。」
「有的。」我的回答他很滿意,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那能麻煩你借我10塊錢沒,我微信轉給你?」
「好。」
我低頭找錢的功夫,他已經打開微信掃一掃了。
我連忙打開微信,點開自己的二維碼,他愣了一下,然后默默對上二維碼掃描,嘴里不停的「謝謝,謝謝」。
我笑著說「不客氣。」
廣播里突然播報我的車次已經開始檢票,我快速給自己買了一瓶礦泉水,拉著箱子就向檢票口跑。
匆忙了忘記跟這個陌生人說再見。
高鐵上,我放好行李箱,將靠背調整到最舒服的位置,拿出手機消磨時間。打開微信,才明白剛才那個男人為什么發愣。
明明可以用收款的二維碼,我給他的確實加好用用的二維碼。好友申請信息里已經有兩個打招呼的信息了。
「你好,我是沐風」
「你好,我還沒還你錢」
剛點完通過驗證,那邊就發來10塊錢,還有「謝謝。」
02
再一次收到他的信息是幾周之后的中秋節,他的祝福信息一看就是群發的那種,從信息里我知道了他的名字——林銘恩,很好聽的名字。出于禮貌,我給他回復「中秋快樂」。
一分鐘后他又給我發了一個信息「中秋回家了嗎?」
「沒有,在單位值班呢。」
「這么巧,我也是。」
……
我們就這樣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來,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語。他沒有問那些「你叫什么,家是哪里的,多大了……」查戶口似的問題,當然,我也沒有問。
出差到北京,辦完工作上的事情后有一天休息時間,我一個人來到故宮,沿著故宮紅墻黃瓦的墻壁慢慢走著,看著。北京我之前來過幾次,第一次來的時候趕上故宮閉館,之后每次都忙得沒時間來看一眼故宮。我拿起手機拍照,把夕陽下,故宮不可一世的美麗定格住,分享給朋友圈的好友,并定位:北京·故宮。
我逛了一圈出來時,手機微信響了一聲,是林銘恩發來的,我已經把他的備注改為真名。
「你在北京?」
「對,來出差。」
「我在北京工作,你什么時候回,有時間出來吃個飯吧?」
這么巧的嗎····反正一個人也是無聊,有個人作伴總歸是好的。
「明天回,今晚有空。」
「那好,我今晚請你吃飯。」
我的「好」字還沒編輯完,他的信息又跳出來「我們吃火鍋怎么樣,你有什么忌口嗎?」